
近日,群里一句“群主本事大、口碑好”,牽出一個銷售范圍跨全國十余個省份的網絡販賣槍支團伙。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民警經過縝密偵查、順線追蹤,逐步查清一個通過“水客”將槍支走私入境并通過網絡販賣的犯罪團伙。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警方集中收網,將15名團伙成員全部抓獲歸案,繳獲氣槍80支、火藥彈100余發,鉛彈200余發及相關配件200余件,搗毀制彈窩點4個,梳理發現交易線索200余條,涉及全國10多個省份。
“好口碑”引出網絡售槍團伙
今年3月,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一個群群成員每日在群中交流槍支彈藥的照片與視頻,疑似槍支買賣。
偵查中,辦案民警發現神秘的群主有著極其良好的口碑,不僅貨源充足而且為人守信,只要給錢就能買到“真貨”,盡管價格略高,發貨速度卻很快,少則三天多則半月,買家就能收到貨,遠遠超過一般的網絡銷售槍支速度。
這位備受群成員稱贊的群主“CSdiy”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注意。通過調查,民警發現此人的真實身份為重慶沙坪壩人譚某,2009、2013年均因非法買賣槍支彈藥案被處理。“譚某這兩年經常往返深圳、香港等地,結合國內的氣手槍大部分來源于香港,以及譚某以前在網絡上也有賣槍支配件的記錄,綜合各種線索,我們懷疑譚某存在售賣槍支彈藥的行為。”玄武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楊文濤介紹說。

為了進一步確認,5月初,辦案民警找到了群中的兩位成員:安徽蕪湖的陳某與南京的李某。5月6日,民警兵分兩路,在二人家中將其抓獲。通過現場搜查提取物證,陳某家中藏有4把氣槍,李某家中藏有1把氣槍,兩人均交代自己的槍支是從群主譚某手中購買得來。民警隨即將繳獲的槍支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殺傷力鑒定,最終確認符合槍支鑒定標準。
一波三折 警方抓獲團伙頭目
南京市公安局迅速抽調精干力量會同玄武分局成立專案組,梳理發現可疑交易線索200余條,一個以譚某為首的網絡槍支販賣團伙終于浮出水面,銷售網絡覆蓋全國10個省份。
在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的統一組織協調下,專案組派出10多個抓捕小組分赴陜西、重慶等相關省份,在當地警方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集中開展抓捕收網行動,先后成功抓獲涉嫌非法買賣槍支彈藥的鐘某(男,35歲,遼寧沈陽人)、陳某(男,30歲,重慶人)等13名犯罪嫌疑人。
5月10日下午,譚某被抓獲,在抓捕房間里,民警現場搜查出4箱槍支以及百余件槍支配件。
利益驅使 扮“水客”運槍
今年42歲的譚某因為愛好槍支又不滿足于自己收藏,漸漸地走上了販賣槍支的不歸路。2013年譚某曾因為售賣槍支彈藥而入獄服刑,2016年服刑期滿出獄后,譚某不僅沒有收手,反而還擴大了銷售規模。起初,譚某的槍支生意都是熟人介紹,后來他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利用群、論壇等交友渠道發布銷售槍支廣告信息,利用招攬好友并發展為下級代理商,擴大生意規模。
與一般的網絡售槍團伙不同,譚某為了利益最大化,整個流程大部分都是自己一手操辦,進貨、組裝、銷售、宣傳全都親力親為,女友羅某偶爾幫忙運貨,其他幾個代理商也只是幫介紹生意,到譚某處拿貨,他們之間并沒有協約分成。
此外,譚某還有另外一大客戶源,那就是一些小型劇組。“大型劇組使用槍支都知道要正規的報備申請使用,但個別小型劇組法律意識淡薄,為了追求畫面的逼真與刺激,就從網絡上購買槍支彈藥。”楊文濤介紹說。嫌疑人譚某到案后,辦案民警在北京某劇組查獲了15把氣手槍,都是從譚某手上購買的。

在譚某的4個制彈窩點處,辦案民警繳獲了他專門修理槍支的車床,還有大量其自己自制的彈藥。據嫌疑人譚某交代,他每次都會攢齊10筆訂單再去深圳,扮成“水客”去香港拿貨,走私入境之后,就利用快遞將貨發出,有時候他和女朋友羅某還會親自送貨上門。由于譚某的貨源穩定、供貨快捷,這讓譚某很快在網絡上面樹立了口碑,生意源源不斷,短短兩年獲利數十萬元。
目前,譚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