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風格居住空間片
趙方欣++謝華
摘 要: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作為建筑二次設計的室內設計涌現出了多種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居住空間中實際位置重點談了談中式風格中古典家具、屏風、國畫、綠化植物等主要設計要素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中式風格;居住空間;古典家具;屏風;國畫
中圖分類號:TU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081-01
一、前言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室內設計行業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可喜局面,藝術類院校也大多設置了這個專業方向。居住空間是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對于初學者來說,受其他裝飾風格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元素的選擇和運用是比較混亂的。根據中式風格設計要素的特點,結合居住空間的實際位置,談談如何更好地運用中式風格設計要素,形成比較鮮明的設計風格。
二、中式風格的發展及形成特點
在20世紀末期,居住空間設計作為建筑的延伸設計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涌現出多種空間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隨著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日益增強,使國人開始用中國文化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周邊環境,中式風格的設計元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被從事室內設計的人員加入到設計理念之中,更重要的是能被諸多業主欣然接受。在居住空間中,傳統中式風格的特點主要是空間造型講究對稱,造型比較繁瑣,色彩沉穩厚重,整體營造出恢弘、華貴和雅致的空間氛圍。
三、中式風格主要設計元素在居住空間中的運用
中式風格的元素是比較典型的,主要有古典家具、屏風、國畫和有一定寓意的綠色植物等。
1.古典家具。古典家具主要是以明清時代家具樣式為代表。那個時期也是傳統家具的鼎盛時期。主要特點是用實木制作,顏色深沉大氣,造型復雜,純手工制作。因用材來自大自然,所以能夠營造出空間的天然氣息。當今人們居住環境優越,客廳面積比較大,可以放置紅木沙發、案臺、太師椅等,空間上要注意層次體現,造型對稱擺放,充分體現主人的情趣和品位。目前市場上出現帶軟墊沙發兼有茶幾和寫字臺功能的紅木矮桌和多功能的電視柜,將時尚的元素完美地融合了進去,中式風味很濃厚,深受年輕人的青睞。中式風格的餐廳,相對來說更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餐桌的選擇要注意與客廳家具的一致性,酒柜可以選擇色彩深沉的博古架式酒柜。書房和臥室除了放置必需的家具外不必過多放置和刻意營造繁雜的功能區。書房在空白區域放置學習或者談心的太師椅和桌案,古代人的典雅生活便如影隨形。臥室讓人身心放松,可以放置一個線條比較簡練、具有現代氣質的床榻,與其它空間形成視覺上對比,個性鮮明,能夠很好的體現出中式傳統文化的沉淀,博覽古今,傳統韻味自然流露。
2.屏風。屏風也是古典家具中的一部分,在居住空間中的應用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從詞義上來說屏風是用來擋風或改變視線的裝飾。在中式風格中運用廣泛。居住環境中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十分講究含蓄美,多數家庭比較忌諱入門即見廳。此時屏風的分隔、擋風、協調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結合一定的造型設計還能夠突出一定的使用功能。通過合理的裝飾能夠成為核心空間中一處靚麗的風景。書房可選擇一個山水畫屏風,既能夠加強書房的私密性又能夠營造出安靜雅致的氛圍。
2.國畫。國畫是傳統藝術中十分重要的體現,是中式風格中必不可少的古典元素。客廳沙發背景墻的位置適合懸掛較大幅面的山水畫,氣勢磅礴,中式味道濃厚,彰顯客廳的主體地位,意喻在生活中有所依靠。有一定意喻的國畫小品,如石榴、葫蘆、柿子都是很好的素材。偶然拜訪老畫家崔德喜先生,他家客廳沙發背景墻掛著一幅很大的國畫作品,蒼勁的樹干上掛滿金黃的柿子。整面墻有非常強的視覺效果,意喻家庭美滿、事事如意,傳統味道十分濃厚,讓人流連忘返。餐廳的墻面適合懸掛有利于就餐的風景畫、吉祥動物畫等。書房和臥室適合懸掛營造安靜雅致的空間氛圍國畫。國畫選擇上要注意避免用印刷品。現在好多展會以低價出售國畫作品,大部分是成批量趕制的印刷品,雖然也能夠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但意境和內涵相差甚遠。
4.綠化植物。在居住空環境營造過程中,綠化植物的渲染作用舉足輕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賦予了綠化植物一定涵義。根據植物自身一些固有的特征、體態和形狀給人不同的聯想。合理綠化植物的選擇會讓居住空間充滿生機和活力。意喻深刻的植物會讓中式設計風格更加明確,內涵更加深遠,比如蘭花、植物四君子、石榴等。
四、結語
中式風格的設計元素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傳統窗欞造型、陶瓷器皿、古玩、博古架和各種傳統圖案等,就不一一贅述。但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居住空間中式風格的形成絕對不是各種元素的簡單堆砌,也不是盲目模仿明清時期古典家具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業主的家庭結構、職業、生活背景、居住環境等這些前期資料的重要性,提煉中式風格的典型要素。在此基礎上巧妙利用新型材料、新的設計觀念去整體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很好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張綺曼,鄭曙旸.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黃春波.居住空間設計與實訓[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