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閱讀推廣與公共書館的應對對策
楊超
摘 要: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知識教育機構,在促進未成年人閱讀發展的過程中承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從未成年人閱讀現狀、未成年人閱讀特點及未成年人閱讀存在的問題三個方面論證公共圖書館在未成年人閱讀推廣過程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上述幾方面原因特點,又分別從五個方面論證公共圖書館在未成人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可為之處。
關鍵詞: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2.17;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248-02
一、前言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知識教育機構,在促進未成年人閱讀發展的過程中承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所在。未成年人的閱讀素質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未來的思維深度和高度,對文化傳承和國家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鼓勵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增強未成年人的閱讀興趣,提高未成年人的閱讀質量,各級圖書館在改善自身閱讀環境、完善文獻信息資源、開展閱讀推廣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其目的在于讓更多的未成年在健康閱讀的同時,享受閱讀樂趣,增長見識,提高自信心。
二、未成年人閱讀的現狀
未成年人閱讀量有所下降。近年來,全民閱讀正在成為一項基本的國家公共文化政策,活動效果日益顯現。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5年組織實施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1.1%,較2014年顯著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19本,較2014年減少了1.26本。在0—8周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到87.1%,這些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3.69分鐘陪孩子讀書。通過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青少年的閱讀率、閱讀環境以及閱讀內容方面都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提升和改變,但未成年人的閱讀量卻有所下降。
三、未成年人閱讀的特點
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閱讀呈現不同的特點。未成年人閱讀可分為幼兒、小學、中學三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閱讀特點。
1.幼兒時期,受知識量的限制,閱讀書目以繪本為主,閱讀方式以家庭為主要載體,家長的閱讀習慣對幼兒時期的閱讀培養至關重要。
2.小學時期,識字量不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未形成,閱讀應以學校所學的基礎知識為主。開始對閱讀有所選擇,受家長的影響逐步減少,閱讀往往缺少計劃性,比較隨意。這個時期的閱讀常會遇到疑問,需要相應的引導。同時,各種特長班會擠占大量課余時間,使閱讀時間相對縮短,
3.中學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中,具備學校所學的各類學科基礎,閱讀選擇權不斷增強,涉獵范圍也逐步擴大,閱讀在促進身心健康成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這個時期的課業負擔較重,升學壓力較大,補習班占據了絕大部分課余時間,閱讀書籍多被應試書所擠占,閱讀時間越來越少。為緩解壓力,放松情緒,漫畫類書刊、恐怖魔幻小說等娛樂型書籍比較受歡迎。
總的來看,未成年人閱讀呈現的主要優勢是記憶力強,誦讀經典一經記住終生受益;劣勢是大多缺乏辨識能力,一部不好的書會把一個人的讀書興趣打下去。這個時期最需要公共圖書館、家庭、學校共同向未成年人推薦經典書目,引導其健康閱讀、高效閱讀。
四、未成年人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未成年人閱讀的功利性
我們曾在圖書館內對未成年讀者進行調查,調查他們認為自己應該讀些什么書,調查結果顯示,幾乎一半以上的未成年讀者回答,要讀對學習有幫助的書,把讀書與課堂教學直接的掛起鉤來.這是一種比較功利的閱讀。其實除了課堂知識學習以外,人格養成,性格發展,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是要從閱讀中獲得滋養的,但這樣一類閱讀目前沒有被特別重視。應試教育壓力之下,學校、家長也大都傾向于引導孩子們為考試而讀書。現實社會中愈來愈濃的功利性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取舍。
(二)未成年人存在“淺閱讀”的閱讀取向
當下許多未成年人的閱讀陷入了一味的感官化、一次性消費式的淺閱讀,閱讀生態發生了嚴重的失衡。手機、電腦、電視已成為未成年人最喜愛的三種媒體,而傳統概念上的書籍已經在未成年人的閱讀生活中“失寵”。 為了迎合需求,部分圖書越來越薄,插圖越來越多,文字越來越少,內容越來越濃縮,表面化越來越強,精神性越來越弱。這種“淺閱讀”培養了主體性缺失的讀者,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這種讓人憂慮的變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現象,而是當前“快餐文化”時代種種世相的必然映射。生活節奏加快、應試教育的壓力、家庭閱讀的缺失、新媒體的沖擊,使未成年人群“淺閱讀”盛行。
(三)缺乏對于未成年人的分級閱讀意識
閱讀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動,而未成年人因為年齡、認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更多地依賴外界提供適合他們閱讀的圖書。現實情況是,很多家長、學校、出版社及公共圖書館分級閱讀意識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常常會出現為5歲孩子推薦14歲孩子適合讀的所謂“經典”書目,或者是急功近利的讓孩子接觸“偽經典”,將所謂“少兒版”、“青春版”《紅樓夢》當做經典書目推薦給孩子。這兩種做法的后果,要么孩子看不懂,長而久之,孩子起了逆反心理,閱讀效率大大降低;要么損壞了孩子閱讀經典中最關鍵的閱讀期待與審美享受,傷害了孩子的閱讀能力與素養培養。圖書閱讀分級是對未成年人心理接受能力、認知能力和識字量等劃分了詳細標準,可以避免青少年盲目閱讀。
(四)少兒圖書陷入“同質化”的尷尬局面
目前全國580多家出版社,90%以上的出版社都在從事少兒圖書出版,參與度很高,但“同質化”現象屢見不鮮。選題雷同,跟風出版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少兒讀物出版社哄抬版稅、印數,有的作家“礙于情面”,不得不以縮短合同期的方式將自己的同一部作品多次授權。很多出版社缺乏創作研發隊伍,但又受市場的剛性需求,便聘請一些非專業人士復制、仿造童書。一部《西游記》連環畫分100多個版本,圖書質量差別懸殊,未成年人在挑選書籍版本時確需有效引導。endprint
五、公共圖書館在未成年人閱讀推廣中的可為之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未成年人教育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公共圖書館以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專業性的閱讀服務,為為未成年人創造了一方閱讀凈土,成為其愉悅精神的百草園。圖書館工作者如何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有針對性的開展閱讀輔導活動,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提高閱讀能力,調動閱讀興趣,達到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健康閱讀的目的,這是圖書館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豐富館藏資源,推薦優秀讀物
未成年人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要對象,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上應單獨為未成年人讀者群體設計一個藏書體系,文獻內容應突出趣味性、新鮮性,載體上突出多樣性,形成與未成年人年齡相匹配的藏書體系,并定期補充新書。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應根據不同年齡層次讀者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計劃的向未成年讀者推薦優秀讀物,推薦書目閱讀面要寬,引導未成年人大量閱讀,讓他們品嘗到閱讀的樂趣。
(二)建立個人閱讀檔案,為出版市場輸送有效閱讀信息
圖書館應對未成年讀者的年齡、性別及借書明細建立電子檔案,實現未成年讀者電子閱讀檔案館際互聯,使電子閱讀檔案陪伴孩子成長的全過程,并利用網絡云技術及時將未成年讀者借閱的書目進行大數據智能分析。公共圖書館在掌握電子分析數據結果的基礎上,可以有意識的引導未成年的閱讀取向,定期向未成年讀者推薦優秀書目。同時,注意與出版單位保持溝通聯系,階段性的將收集整理出的電子數據反饋給出版社,使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服務讀者,書籍采購時能夠更加有的放矢。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吸引各個年齡段的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之于未成年人最終服務宗旨是吸引未成年讀者走進圖書館,引導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把圖書館作為自己終身受教育的最佳場所。如何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需要我們公共圖書館在開展讀書活動上下足功夫。圖書館可開設故事劇場,將經典寓言童話故事搬上小舞臺,讓小讀者參與其中,以舞臺表演的方式進行話語對白,滿足其好動的心理,不斷激發少兒讀者的閱讀興趣,進而開展思想交流。圖書館可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為讀者提供交流空間,在豐富個人閱讀體驗的同時,讓小讀者在交流中有所啟迪,有所感悟?!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圖書館在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后更應該使其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使閱讀效果事半功倍。為此,圖書館可聘請知名專家、學者,定期開辦講座,教授未成年人閱讀指導方法,包括對文獻的選擇,高效的閱讀能力,對文獻內容的理解和吸收,以及對文獻所載內容的消化運用能力等,孩子們一旦掌握閱讀技能,就會觸類旁通的解決許多問題。
(四)利用VR\AR\MR等新技術,開啟閱讀新體驗
運用VR、AR、MR以及新媒體、信息傳播等現代新技術,向未成年讀者展示優秀文化作品,以引人入勝的沉浸式體驗方式進一步拉近讀者與數字圖書館之間的距離,發掘出圖書館的更大魅力,是圖書館未來幾年面臨的重大變革?!?R+圖書”是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的科教讀物相結合,是一種接觸式的“閱讀”體驗。3R技術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有機結合起來,帶給讀者穿越的樂趣和眼見為實的親身體驗。從趣味性和新奇性出發,這種技術是對傳統出版的有益補充,是激發未成年人的興趣,吸引未成年人走進圖書館閱讀的利器。
(五)全面監管和規范少兒圖書市場
圖書是未成年人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目前少兒圖書市場中,不僅出現了盜版書、偽書等內容, 有些正規出版社的出版物也有色情、暴力等消極因素,這樣粗制濫造的少兒讀物,已經嚴重影響少年兒童閱讀。文化出版監管部門,應加大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力度,尤其對少年兒童的圖書市場加大監管。一方面要對正規出版物進行嚴格把關,堅決杜絕有害出版物進入市場,要有合適的標準來評價;監管部門可以引入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的意見來判定。據了解,在歐美國家,對童書進行審查的組織往往由來自圖書館、學校和父母的力量自發組成,目的是阻斷不良圖書流入兒童閱讀通道。出版社要自覺擔當,著眼未來,向質量要效益,向內容要市場,不能一味以經濟利益為上。
六、結語
閱讀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是精彩人生的開始。閱讀推廣是現代圖書館服務的主要類型之一,更是圖書館兒童服務的最主要類型。公共圖書館應該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未成年人閱讀體系,開闊未成年人閱讀視野,激發未成年人閱讀興趣,營造全民閱讀氛圍,建設書香社會,鑄造城市文明。
參考文獻:
[1]劉淑霞.談圖書館應積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J].經營管理者,2010(14).
[2]李巍.公共圖書館推動全民閱讀的思考[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3]吳志宏,高春玲.圖書館未成年人閱讀使命與思考——基于閱讀素養的視角圖書與情報[J],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