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劇俠飯,真的很下飯
葛夢蓉
【摘 要】東京臺深夜劇中美食劇總是一種溫馨的存在,《俠飯》不僅僅在敘事上取勝,更多是在美食的展示和人生哲理的揭露上捕獲受眾。基于對美食類影視劇的研究,本文從敘事模式、敘事環境、人物塑造、敘事情節和精神輸出等方面對《俠飯》進行了研究,試探討總結日本美食劇的敘事特點及成功之處。
【關鍵詞】《俠飯》;敘事藝術;美食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123-02
《俠飯》是根據作家福澤徹三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榊英雄、山口雄也執導,生瀨勝久、柄本時生、內田理央、高畑裕太等主演的深夜美食劇。該劇講述了黑道大哥柳刃龍一卷入了幫派抗爭后,在一名普通大學生良太家中借住,用黑道任俠風的美味料理打動了良太,令他重拾生活信心。
這檔深夜美食劇和《深夜食堂》一樣都是“大叔+美食”的組合,甚至有觀者認為《俠飯》是《深夜食堂》的前傳。《深夜食堂》中,身份神秘的店主不僅向觀眾呈現種類紛繁的美食,還借助美食帶給觀眾一個個溫情暖人的故事。《俠飯》是借助美食傳遞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精神。
一、敘事模式:因果式線性結構
《俠飯》中,柳刃龍一借助美食和每頓美食之后的心靈雞湯,喚醒了大學生良太的自信心,是典型的因果式敘事模式。在影片的開始,黑道大哥柳刃龍一表現出因為職業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死于刀下,所以對每頓飯都充滿敬畏之心,一日三餐的每個細節都十分仔細和認真。餐前必念“我開動了”以表示對食物的敬畏,以及吃飯的時候不管有多餓,都要細嚼慢咽。從就餐的儀式感和對食物的敬重,不禁讓人聯想到《壽司之神》里的小野二郎。面對生活混亂、邋遢無比的良太,柳刃龍一的“吃飯規矩”并不是長輩對晚輩的苛責,而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
本劇的敘事是立足于生活化的故事時間,具有現實時間的同步性和延續性。這類時間尤其存在于和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一些電視劇中,如歷史劇、家庭倫理劇、諜戰劇、家族劇、農村劇等常規性電視劇。[1]這樣的敘事方式使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
二、敘事環境:美食出現的場景
《俠飯》的主要拍攝場景是在大學生良太家中。柳刃龍一第一次進入良太的家,局促的單身公寓,東西雜亂擺放。一夜之間,帶給良太的不僅是家里多了個“黑社會”,還有生活環境的改善、美食鑒賞的提高和人生態度的變化。良太家房間和廚房靠一道推拉門分隔開來,這道門幫助柳刃龍一躲過警察的搜查。簡單的分隔,可以使制作料理環境相對獨立,與品嘗料理的空間有所分隔。柳刃龍一為了能夠存放更多新鮮的食材,更換了良太家里的小冰箱;為了能夠做好每一頓飯,更換了良太家里的廚具和餐具。原本局促雜亂的單身公寓在柳刃龍一的改造下,變得溫馨舒適,原本凌亂的廚房也變得更加適合制作美食。柳刃龍一不僅僅在制作食物時很用心,在擺臺方面也充滿了日式的簡潔之美,能夠感受到對食物的敬意。
三、主要人物的塑造
本劇中美食不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線索,但是整部劇的靈魂,從美食的烹飪和品味上來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征,極大程度塑造了人物形象。廚房凌亂的良太,對食物的定義僅僅停留在維持生命這一層面,他是一個學習一般、能力一般,即將畢業卻又在工作面試中屢屢碰壁的邋遢學生,他缺少變通能力,不懂得拒絕別人,是現階段社會生活中一部分大學生群體的代表。整天出生入死,隨時可能會丟掉性命的黑道大哥柳刃龍一卻對食物有超出尋常的敬重。
廢柴邋遢的學生良太主要通過隨意的肢體動作、夸張的面部表情、頹廢的精神狀態來刻畫,而他雜亂則從另一個側面凸顯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這也為柳刃龍一感化良太提供了鋪墊。飾演廢柴邋遢大學生的柄本時生丑得別有特色,每次品嘗到美食時呈現出來的扭曲的面部表情,都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專注美食的黑道大哥柳刃龍一的形象,主要是通過動作刻畫、語言表達和服裝造型來表現的。柳刃龍一在劇集中一直穿著黑色西服套裝,在家中做飯也是穿著襯衣,頭發一絲不茍,和良太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外形的設計和對美食的尊重,都展現出柳刃龍一對生活的珍惜和熱愛。
四、敘事情節:增加主線以外的美食制作
本劇的主線很簡單,講述的是黑道大哥柳刃龍一在一場黑幫火拼中救下誤入火拼現場的大學生良太,并暫時借住在其家中,用美味的家常料理感化他,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同時,在影片結束部分揭示了柳刃龍一的真實身份,他是一名臥底,為了消滅黑社會團體而蟄伏在良太家隱蔽觀察。本劇的主線非常清晰明了,每一集都為最后的身份揭曉預留了伏筆。但是在更多的觀眾看來,講清楚事件只是最基本的,作為一部美食劇,更重要的是美食。本劇最經典的臺詞就是柳刃龍一說的“開始做飯吧!”緊接著就是美食的烹飪過程。雖然每一集只有30分鐘,但是并不影響故事的開展和美食的呈現。
合理的食材搭配,加上用心烹飪,就可以產生美味的料理。本劇多采用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和烹飪方法,沒有太多高難度的烹飪技巧。最后做出簡單且有新意的美食,讓觀眾在觀看后有嘗試的沖動。
這部劇的優點不僅僅停留在美食上。對于觀眾而言,從中也能學到一些諸如“用純凈水淘米并且煮飯前要讓米浸泡充分,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會更加松軟。”“炒飯要用剛煮出來的飯,而不是隔夜的冷飯,這樣米粒更加飽滿,炒飯也會更美味。”“罐裝啤酒要倒在玻璃杯里產生大量泡沫,口感才會好,并且泡沫能阻隔空氣防止啤酒氧化。”等生活常識。
五、美食之上的精神輸出
《俠飯》每一集都會有美食和人生感悟,類似于“小子,記好了,即便是剩菜,根據做法不同亦可以煥發新生,無論什么都有它的價值。”黑道大叔嘴中脫口而出的話不只是關于“吃飯”,“即便是剩菜,根據做法不同亦可以煥發新生”這樣頗有哲理深意的話令廢柴邋遢大學生深受啟發。雖然面試不斷被拒絕,但是柳刃龍一的話語讓良太看到了新的希望。“干我們這一行的,不知何時就一命嗚呼了,所以我只是不想隨便對付一日三餐。”“什么合適什么不合適,沒有嘗試過就放棄的人,不會擁有完美的人生。”“無論是誰,最適合自己口味的莫過于自己家的菜,沒有必要羨慕別人家的口味。”柳刃龍一在烹調美食、品嘗美食中闡釋了很多生活哲理。借助美食,訴說人生觀、倫理觀和社會道德觀,能夠直接提高影視劇影視敘事的理性化。
六、結語
《俠飯》作為一檔深夜美食劇,在人物塑造和敘事上都很注重分寸。主要人物的選擇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找工作四處碰壁的廢柴大學生良太具有一般性,屬于觀眾容易自我帶入的角色。但是,黑道大哥柳刃龍一的角色定位又凸顯出人物角色設定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可以使觀眾產生神秘感,為影視劇增加看點。
在敘事上,主線故事完整清晰,附加的美食制作和精神輸出則是本劇的亮點,將人生哲理用食物作為載體輸出,極大程度提升了受眾的接受程度。
同樣是東京臺深夜美食劇的王牌,《孤獨的美食家》敘事則更加簡單,它并不會向觀眾闡釋人生哲理,但是,每當主人公五郎完成一次完美的街頭美食之旅時,觀眾就能從五郎滿足的表情和狀態中感受到美食帶給他的幸福感。如果說《俠飯》是一道平淡的家常菜,那么,《孤獨的美食家》只能算作一道簡單的飯后甜點。
參考文獻:
[1]宗俊偉.電視劇敘事的時間之維[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