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忠權
摘 要:當前新聞媒體不斷發展,電視新聞記者起著關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聞的傳播水平和質量。所以,強化新聞記者的素質培養和形象樹立,能夠有效推動新聞的發展。這篇文章通過分析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水平、形象塑造等方面來詳細描述,探討了新聞記者必備的素養要求,和對應的調整方法。
關鍵詞:新聞記者;職業素質;形象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285-01
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信息的要求逐漸提高,相應的對信息傳播主媒介的電視新聞記者的標準也在不斷上升。所以,電視新聞記者要發展自身順應時代發展步伐,增強自身素質培養和形象塑造,在實質上符合大眾需要。
一、相關概念
1.電視新聞記者概述。電視新聞記者就是通常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活動現場,通過電視把新聞實時報道給大眾。這其中有三個重要環節,一是,新聞活動現場,即活動事件的現場、當事人所在現場等;二是,電視鏡頭是傳播物,由鏡頭直觀的傳達給大眾;三是,實時播報的記者,就是對事件的過程報道,進行評論概述等。所以,在符合這三點要素的基礎上,才能叫做電視新聞記者。
2.職業素養和形象塑造。職業素養就是在本職工作中的規范和準則,在職業期間所表達的品質,一般有能力和精神兩層面。職業素養,通常有專業技能和素質培養、職業精神、職業思想、人文底蘊、政治理念等,這些能夠幫助新聞記者較好的發揮職責和作用對于記者形象的塑造,是由記者的行為帶來的效應和在大眾心里對這一群體的評價。所以,在塑造記者形象這方面,記者是關鍵,也就是說,記者塑造形象在本質上是強化自身職業素養的體現。所以,電視新聞人員要在強化職業素養的基礎上,才能在大眾心中有個好形象。
二、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
由于時代的更新和發展,電視新聞記者也在面臨著更大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唯有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強化自身素養,才可以實現大眾對電視傳媒工作者的現實需求,更高效的發揮實時報道新聞的作用。以下我來對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進行具體探討。
1.專業素質。電視新聞記者要具備對新聞事件的辨識度、語言詞匯表達、畫面剪輯和報道等應對能力。對新聞的辨識度來說,是新聞人員一定要有的專業能力。一般是選擇新聞事件重點、有價值的畫面兩點,新聞記者要發揮自身的辨識力對各種信息篩選、組織、對可以表達事件重點的畫面準確捕捉,盡可能的生動形象,報道出高質量的新聞事件。
2.職業精神。電視記者要有著基本的心理素質,對各種突發的地震、火災現場實時報道,面臨各種突發情況,要臨危不亂,保護好自己的同時,進行實時報道。
3.職業道德。新聞記者要在第一現場對大眾實時報道,新聞的可信度和客觀性對大眾有著較大的影響。那么新聞人員在工作期間就要有基本的職業素養,拒絕虛假報道和相關的有償新聞報道。在報道期間,準確了解初始數據資料,客觀的看待事件。并且,在秉承職業素養的前提下,才可以正確引導輿論。
4.人文情懷。新聞事件的出現,通常會給附近民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還有可能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那么新聞人員就不單是完成實時傳遞信息的責任了,還要對受訪人員帶來人文關懷,防止導致二次傷害。新聞人員在工作期間的人文情懷既是工作要求,又是社會人員的基本素養。
5.政治素養。政治素養是能夠規范記者行為的一大關鍵,是主要素養之一。在有著鮮明的政治立場、深入對政治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領會黨的精神需求,實現國家和大眾的真實需要,在實質上執行好思想動員、信息推廣工作。所以,新聞記者在工作期間要具備政治覺悟,明白自身的社會政治責任,保持政治意識。
三、形象如何塑造
由上面可得,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是前提和本質體現。所以,新聞記者的形象塑造,就是對自身的發展。對于如何強化記者素養,有以下兩點:
1.強化新聞記者的準入機制。強化新聞記者的準入體系,要在記者的專業技能、職業思想、職業觀念、人文底蘊、政治觀念等很多環節嚴格把關,重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培養。唯有在這種基礎上,才可以推動電視新聞記者具備高素質和完善的職業素養。所以,強化新聞準入機制,對不滿足條件的人員不能聘用,才可以在實質上確保電視新聞記者的高素養,符合電視新聞工作的真實需求,為記者的形象塑造帶來條件。
2.強化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培訓。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是實踐工作逐漸累積的體現。所以,在新聞機構內部要強化對記者的專業技能培訓,確保記者能夠掌握熟練的專業技巧,為新聞報道工作提供必要條件。
四、結語
電視新聞記者要具備職業精神、職業思想、人文底蘊和政治觀念等職業素養,因此,在強化記者的職業素養時,要強化記者的準入體系,強化記者的技能培養教育,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記者強化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晉華.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素質與形象探討[J].才智,2011(29).
[2]雷雅.淺談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出鏡記者的職業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5(22).
[3]唐群.論融媒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的職業素養[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