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到現在還沒看到有人從原著角度對比這部劇的臺詞的。今天我準備扒一扒這部神劇。首先向三位編劇致敬。
原著:大圣行時,忽見有五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殿定是我坐也?!庇炙剂空f:“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
電視劇臺詞:“我得留下個記號,免得那胖老頭賴賬”
點評:哈哈哈哈笑噴了好嗎?原著說怕如來賴賬,電視劇給改成了“胖老頭”,這一改,更顯得猴哥的猴性、不知天高地厚,人人畏懼的佛祖,在猴子的眼里就是個胖老頭,哈哈。編劇太可愛了好嗎?
臺詞:玉帝!如來!俺老孫讓你們給騙了!
原著:根本沒有這句話。如來壓制了猴子,就直接參加安天會,大家樂呵呵的吃完喝完,如來就走了。
點評:編劇的神發揮,這句臺詞給多少人留下了童年陰影,悟空的不甘、憤怒,深深的恨意,都埋藏在這句臺詞里。加入了這句原著沒有的話,更把悟空的桀驁、野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原著:行者又有眼色,見師父洗浴,脫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過來披在身上,卻將那虎皮脫下,聯接一處,打一個馬面樣的折子,圍在腰間,勒了藤條,走到師父面前道:“老孫今日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這等樣,才象個行者。”
電視劇臺詞:天氣涼了,我見你衣衫單薄,這件虎皮就與你擋擋風寒。
點評:原著的虎皮裙是猴子自己做的,電視劇給改成唐僧為猴子縫制,并且用了古意盎然的一個詞匯:擋擋風寒。為唐僧編一句臺詞也必須有古典韻味,決不能用大白話。這句臺詞一出,唐僧的慈悲和對徒弟的寵溺,簡直爆表!
《智激美猴王》
原著:行者接水在手,念動真言,望那虎劈頭一口噴上,退了妖術,解了虎氣。長老現了原身,定性睜睛,才認得是行者,一把攙住道:“悟空!你從那里來也?”沙僧侍立左右,把那請行者降妖精,救公主,解虎氣,并回朝上項事,備陳了一遍。三藏謝之不盡道:“賢徒,虧了你也!虧了你也!這一去,早詣西方,徑回東土,奏唐王,你的功勞第一?!毙姓咝Φ溃骸澳f莫說!但不念那話兒,足感愛厚之情也?!?/p>
電視劇臺詞:悟空,為師的錯怪你了!
點評:這么簡略的一句話就把原著那一大段話概括了出來,而且在原著的基礎上還升華了!原著唐僧并不知道白骨精的真相,悟空也沒有再解釋白骨精的事,編劇給白骨精的故事里加了一個黑狐精,讓這個黑狐精告訴了唐僧悟空打死的三個人都是妖怪。
“為師的錯怪你了”區區七個字,包含了師傅的悔恨和愧疚,對悟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師徒之間掃清芥蒂,感情更深一層?。?/p>
《大戰紅孩兒》
原著:這妖精見沒了行者,走近前,睜圓眼,對菩薩道:“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么?”菩薩不答應。妖王拈轉長槍喝道:“咄!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么?”菩薩也不答應。
電視劇臺詞: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點評:“孫行者”和“猴子”,只一個稱呼的轉變,就瞬間刻畫出了紅孩兒的形象:銀槍小霸王,紈绔富二代,不可一世,輕狂,毫無禮貌,對孫悟空藐視到了極點,連對手的名字都不愿提及。不得不說編劇很懂心理學哦。
困囚五行山》
原著:太宗道:“那袈裟有何好處,就值許多?”菩薩道:“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怞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玲瓏散碎斗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艷。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云飛。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寶氣。重重嵌就西番蓮,灼灼懸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雖無全照原本體,也有生光八寶攢。這袈裟,閑時折迭,遇圣才穿。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與日爭紅。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驚虎豹;影海島,動魚龍。沿邊兩道銷金鎖,叩領連環白玉琮。詩曰:三寶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盡評論。明心解養人天法,見性能傳智慧燈。護體莊嚴金世界,身心清凈玉壺冰。自從佛制袈裟后,萬劫誰能敢斷僧?”
電視劇臺詞:“這袈裟,冰蠶抽絲,仙娥織就。穿我袈裟,不入塵輪,不墮地獄,坐有萬圣朝禮,動有七佛隨身。”
點評:只一句簡略的話就高度概括了原著那一長篇安利,把袈裟的來歷、好處、用途,描寫得清清楚楚,語句鏗鏘,合轍押韻,透露出一股高端大氣的感覺,讓觀眾一聽就覺得這袈裟可了不得!
原著:女兒國國王和唐僧并沒有在房間內單獨對話的戲份,所以以下臺詞全是編劇的原創。
臺詞:難道在御弟哥哥眼里,我還算不得國寶嗎?
點評:童年的我第一次聽這句話,少女心簡直炸裂,這是何等的霸道女總裁,何等的自信,何等的高傲又嬌嗔的一句話啊,都說女兒國這集最出名的是那句歌詞“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可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句“在御弟哥哥眼里我還算不得國寶嗎”!女兒國是憑什么選國王的呢?是選美嗎?哈哈哈最美的女人就當國王了。
臺詞:(女王撥了撥燈芯之后說)這燭光也知人情,預兆今日之喜。
點評:俗話說燈芯爆喜事到。燭光、燈芯,自古以來就是浪漫愛情、喜事的代名詞,外國有燭光晚餐,中國有洞房花燭。女王巧妙的借燭光求愛,應時應景.
御弟哥哥面對女王真誠熱情的求愛,趕緊閉目塞聽,女王又婉轉的說:你不敢睜眼看我,還說什么四大皆空。
點評:女王這是激將法,激將但是不是強逼,你不看我你就是心里有鬼,這讓唐僧不能不看她了。
可是御弟哥哥看著女王卻無情的發出一張好人卡:來世若有緣分····
一般人被發了好人卡會怎么樣?一下子被噎住,不知道該說啥了?可是女王同學的詞匯量可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的,女王仍然用最少的字數表達了她還是執著追求愛情的心意:
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
點評:這一段閨房求愛戲,唐僧無論怎么拒絕女王的求愛,女王都有辦法用最簡練的詞語讓唐僧不能拒絕,沒有強逼,也沒有赤裸裸的什么“配陰陽、魚水之歡”這種詞匯,但是把女王熱烈的、真誠的、溫柔的愛意表達得非常到位。
《三調芭蕉扇》
原著:行者道:“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毙姓叩溃骸澳阌泻巫??直說無妨?!蓖恋氐溃骸斑@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這等亂談!我可是放火之輩?”土地道:“是你也認不得我了。此間原無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被顯圣擒了,壓赴老君,將大圣安于八卦爐內,煅煉之后開鼎,被你蹬倒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有余火,到此處化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宮守爐的道人,當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間,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p>
電視劇臺詞:土地說“五百年前,老君爐里煉就大圣火眼金睛,你把丹爐踢倒,爐磚落在此處,就化作火焰山”
點評:這是情商極高的一個改編,原著土地也知道提起猴哥不光彩的歷史會讓猴子覺得丟臉,所以不敢直說,還先說了一句“你恕我無罪我才敢說”。電視劇沒有直接說“你當被天庭抓住塞進爐子里懲罰”,而是把當年這段丟臉的歷史換一種說法,說是你成長路上必經的歷練,你看你經過這場歷練還得了個火眼金睛呢。給足孫悟空面子!
我也懶得去截圖了,反正這部劇大家都看得爛熟于心了。
原著沒有豬八戒背媳婦這個橋段,電視劇這個橋段也是神添加。不過這段戲沒有臺詞,所以就沒總結這段戲。西游記片頭和片尾字幕上的每個人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
覺得小編寫的不錯可以轉發關注點贊哦,您的轉發關注和點贊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