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寶演員、武術引導、導演、監制等,1983年,依附《防范小手》得到第2屆香港影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依附《敗家仔》中的動作指導得到第2屆香港影戲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最機靈的胖子!
王天林1947年由叔父王鵬翼引進影壇,先后做過沖印、灌音、場記、助導等。更憑《家有喜事》贏得第7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1983年引導武俠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83版射雕英雄傳》,是香港從前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
1958年,沈殿霞追隨父母移居香港。1960年參演《一樹桃花千朵紅》開始演藝生活。1967年簽約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成為旗下藝員,主持節目《難忘今宵》。1975年與張德蘭、汪明荃、王愛明構成“四朵金花”并推出同名粵語唱片。1987年開始參演《富貴逼人》系列在香港走紅。2007年得到TVB萬千星輝賀臺慶之“萬千星輝演藝大獎”。2008年2月19日,沈殿霞因肝癌在香港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2歲;同年4月,她得到第27屆金像獎之專業精神獎,由女兒鄭欣宜代領獎。
曾志偉父親曾啟榮曾任香港戎衣警署署長,70年代初移居臺灣。從當女孩子的替身開始,在香港演藝圈沉浮30年,我們最熟習的香港電影人之一。
王晶原名王日祥,1955年5月3日出生于中國香港,本籍浙江省紹興市,香港影戲導演,電視劇導演、編劇、制作人。在香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導演人物,父親是導演王天林。五十多部電影的導演、編過四十多部電影腳本、參演過近二十部左右影戲、監制過四十多部影戲、十幾部電影的出品人。
鄭則仕自小在露臺板屋區長大,家境貧苦,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身為長子的他中學未畢業就到珠寶店學徒。1972年,長弓影業公司舉行第一期演員訓練班,21歲的鄭則仕不顧家人阻擋跑去報名。1976年,無線電視臺進行聲寶片場之演技角逐,一舉奪得第一期角逐的總冠軍,今后成為無線電視臺的簽約藝員。
林雪,天津人。1986年從片場打雜的零工做起拍攝了五十多部電影,永遠的配角。預計是現在香港電影里每年接片最多的演員。
谷德昭,1965年8月15日出生于香港,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畢業于西門菲沙大學。本來是高志森旗下公司的一名小編劇,靠周星馳提攜一步步走紅,出演過三十多部影戲、十幾部影戲的導演和編劇。姐姐谷微麗也是香港著名的電影人。
許紹雄1972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臺第一屆訓練班。近百部影戲中的“綠葉”,最善于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腳色,好比:<暗戰>中的總督察黃開導。
陳果,1959年4月15日生于中國廣東,十歲時追隨父母移居香港至今。香港獨立影戲的代表陳果由劇務開始做起,漸漸由場記、第二副導演、助理制片、一直提升為第一副導演的崎嶇歷程,后使用影戲公司用剩的底片、五十萬港幣及五個工作職員拍攝《香港制造》從而一舉成名。
看來胖子都是有潛能的啊!哪一位最讓你們記憶深刻?歡迎評論!
本文首發來自"著名媒體人",我們不生產娛樂,只是娛樂圈的搬運工,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