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述評] 隨著618的落幕,各大品牌開了規定動作,那就是刷戰報。就電視行業來說,小米、微鯨等互聯網品牌依然熱衷向外界秀成績,但此前在各種大促中表現活躍的樂視卻異常低調。媒體們沒有看到樂視超級電視的戰報,看到的卻是樂視怒對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在絕大多數品牌都不敢、不愿與天貓、京東兩大巨頭撕破臉的時候,樂視為何敢于發文怒對?
618大促京東格外重視
樂視的憤怒,來自于大促期間的定價權問題。在公開聲明中,樂視表示兩大第三方電商平臺(即天貓、京東)在樂視優惠力度上,仍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并且這些補貼多數成本仍強迫樂視方面為其買單,遠遠超出了樂視的承受能力。
聲明表示,當下的價格不僅遠遠擊穿了樂視電視的成本,也導致此次電商節可能成為眾多黃牛的提貨節,大量產品由線上串貨至線下,嚴重擾亂樂視電視的價格體系。
樂視在聲明中稱,正積極與兩大電商平臺溝通,對于部分疑似黃牛訂單進行限制發貨或取消訂單,并呼吁良性的競爭環境,電商平臺強行降價,已經引發惡性競爭。
在樂視電視方面看來,一個靠綁架企業殺價格戰,功利的競爭銷售額的的電商節,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看似讓用戶受益的背后,實際上是在損害企業利益,最終損害用戶利益。
天貓平臺的大促力度不減
如果從孤立的事件看,樂視怒對天貓、京東,是因為兩大平臺干涉了樂視的定價權,破壞了樂視的價格體系和渠道運營。但如果從深層次分析,釘科技認為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內容:
首先,樂視其實與兩大電商平臺有著競爭關系。樂視力圖打造的生態系統包括樂視商城、Lepar這兩個銷售平臺。特別是樂視商城,按照樂視的說法,其所構建的是“生態電商”,與天貓所代表的平臺電商、京東代表的自營電商有著本質不同,甚至“生態電商”可能發展成為電商的第三極。從這個意義上看,與京東、天貓的合作,雖然是樂視“開放閉環”策略的一部分,但并不會動搖樂視打造自有電商平臺的決心,也就不希望自己從一開始就特別依賴天貓、京東這兩大平臺。
其次,樂視電視在618之前已經回歸激進路線。樂視商城官方微博自5月27日起頻繁發布促銷信息,樂視電視最高直降1000元。樂視梁軍也多次對外界表示,激進的樂視又回來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樂視生態還處于缺錢狀態,即便走激進路線,也仍會考慮成本以及所能承擔的價格極限。天貓、京東為了沖618業績,特別是京東,為了將618打造為比肩雙11的全民購物節,對品牌商施加了更大的降價壓力。天貓、京東不會顧及樂視的經營策略和現狀,在樂視已經降價的基礎上,再度對用戶進行價格補貼,并讓樂視承擔相關成本,自然難以讓樂視同意。這也說明,樂視與天貓、京東兩大平臺此前的溝通、對接工作并沒有做到位。
樂視在618之前就開始降價
再次,小米等品牌的大幅降價或是誘因。按常理說,樂視與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在關于促銷政策上應該早就達成了一致,之所以出現樂視所說的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應該屬于突發情況。釘科技認為,618期間小米等品牌的大幅降價或是一大誘因。樂視超級電視在618之前宣布降價,單品最高下調1000元。而小米電視在618期間的價格降幅同樣驚人,小米電視4A 65英寸標準版直降1020元,售價是4979元,人工智能語音版直降1000元,現售價5499元。樂視70吋的X70直降1000元,價格為9999元。相比來說,樂視的電視價格更高,同樣是降價1000元,小米的力度更大。因此,不排除因為小米的大幅降價,平臺方硬拉樂視參與降價的可能。
當然,還有分析認為樂視此舉是為了炒作,替618戰績不佳做掩飾,但釘科技認為此舉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僅僅為了公關的目的而直接得罪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理論上看并不劃算。所以,大促期間定價權問題,與兩大電商巨頭本就存在競爭關系,以及其他品牌不計成本的降價促銷或是這次樂視怒對天貓、京東的原因。(本文為釘科技原創,公號:轉載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