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升任樂視網(300104.SZ)總經理后,昨天(6月14日)從內部提拔了四位高管,預示著上市公司樂視網今后將進一步以彩電為主。5月21日,賈躍亭卸任樂視網總經理,以電視為主業的樂視致新的總裁梁軍,接替賈躍亭出任樂視網新一屆總經理。履新后的梁軍,將樂視電視的銷售權,從LePar收回,在上市公司層面打通電視業務的研、產、銷的鏈條。這次又在樂視致新提拔了多名高管。
原樂視致新營銷傳播副總裁任冠軍,這次被提拔為樂視網市場傳播營銷高級副總裁,兼樂視致新CMO(首席營銷官)。梁軍在樂視致新的另外兩位老部下,這次也得到提升:廉蕾被提升為樂視致新人力資源總監;劉曉芃被提升為樂視致新財務高級總監。
樂視彩電重回攻勢,最近又大幅降價促銷。梁軍表示,今后樂視網發展,他特別關心四個方面:一是在終端業務保持優勢;二是實現內容變現;三是形成樂視生態閉環的開放;四是組織變革和效率提升。
他還說,“視頻變現的出口更多在于電視,渠道是通過電視的銷售及會員營銷。另外,會員運營也能支持電視業務發展及支持上市業務。”
言下之意是,樂視視頻、樂視電視、會員運營將更緊密地互動;與此同時,樂視電視的內容也不局限于樂視視頻,可以與其它視頻商合作,當然,樂視視頻亦不僅服務于樂視電視,也可以服務于其它電視品牌。但最終,終端的電視產品要擴大銷量,內容要變現獲得利潤,加上管理效率提升,目標是實現樂視電視和樂視網的規模化盈利。
事實上,電視已是樂視網最大的收入來源,梁軍履新將進一步著力打造樂視電視業務。

上市公司聚焦彩電業務,非上市公司則收縮戰線。今年5月初,樂視控股退出懶財網的投資,這離樂視控股去年領投懶財網B輪1.8億元融資只有9個多月。樂視曾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野心勃勃。去年還與新沃資本、歐菲光、科陸電子、世茂股份等籌劃聯合設立新沃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不過,今年1月世茂股份公告透露,籌建過程中各方意見未達成一致,世茂股份已終止參與設立新沃財險。
曾被賈躍亭視作整合各個子生態資源、發揮杠桿效應的樂視金融,已經沒有了狂飆突進的勁頭。2015年8月,原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出任樂視金融CEO。而今年5月,王永利在樂視金融“五年規劃三步走”的鞏固基礎階段,便已離職,由楊新軍接任樂視金融CEO。
收縮的還有手機業務。樂視為第一大股東的酷派公司,今年5月31日公布了虧損42.1億港元的2016年財報。酷派與已招聘的應屆畢業生解約的消息隨之被曝光。樂視超級手機的云存儲服務也將于今年6月30日起停止,無法再提供云相冊等服務。
樂視體育在版權上節節敗退。今年以來,樂視已相繼失去了中超、亞冠的新媒體傳播權。今年5月,樂視體育宣布,中意寧波生態園等參與樂視體育B+輪融資。而樂視體育的新戰略已調整為“體育小鎮”。樂視體育總裁張志勇和首席運營官于航均于今年2月離職。
連賈躍亭最鐘情的樂視汽車,亦放緩了腳步。賈躍亭參股的美國汽車初創公司Faraday Future(FF)在北美的工廠已經停工。今年3月,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辭去樂視超級汽車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CEO等職務。賈躍亭持有的美國汽車初創公司Lucid Motors的股權亦待價而沽。
賈躍亭承認,過去樂視發展太快,資金又跟不上。如今,一直快速擴張的樂視,仿佛在高速公路上急剎車。最大的問題在于,過去為樂視龐大生態體系“輸血“的樂視網,最近其20億發債方案遭到證監會否決,且孫宏斌注資后,樂視網與非上市公司之間設了”防火墻”。樂視非上市業務“瘦身”,也是迫不得已。
目前,樂視網正在醞釀重大資產重組,擬收購樂視控股旗下的樂視影業。在中國電影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樂視影業需要拿出更多創新舉措,真正提升影片質量,才能維持較高的估值。
從目前看,樂視收縮其它戰線后,能否保住或者進一步做強電視、影業、視頻的小生態,至少有三重挑戰。
首先是硬件盈利的挑戰。樂視電視銷量的高歌猛進,是去年樂視網營收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同時樂視電視硬件虧本銷售的策略,也成為樂視網凈利潤多年來首次下滑的主因。自賈躍亭去年11月反思樂視擴張過急以來,梁軍今年曾公開表示,樂視電視今年要減少虧損。
事實上,今年以來,電視面板的成本仍持續上升。如果樂視電視繼續以硬件虧損的模式來擴大銷量,即使今年銷量沖擊700萬臺的目標達成,但其電視業務減虧、扭虧的難度就會增大。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梁軍如何平衡,是挑戰之一。
其次,內容附加值減少的挑戰。不少用戶是沖著樂視體育、樂視影業的內容資源,來購買樂視電視的。隨著樂視體育版權投入減少,其內容吸引力、差異性將降低。還有一點很重要,樂視的會員費,在促銷中一般鼓勵用戶買幾年,只有不斷吸引新的用戶成為樂視會員,才能實現樂視網會員收入的持續增長。如何激活大屏價值,對梁軍來說,是另一個挑戰。
第三是渠道方面的挑戰。樂視電視過去由LePar負責銷售,而LePar過去兩年一直積極發展線下的經銷商合作伙伴,樂視控股的獎勵期權是吸引經銷商加盟的條件之一。一位廣東茂名地區的LePar合伙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他經銷樂視電視,但今年已經沒有做,以防范風險。這位經銷商認為,樂視電視仍有競爭力,但他不認可樂視手機、金融等產品。
隨著樂視手機業務萎縮、樂視電視的銷售權又被收回梁軍手里,LePar今后的走向讓人擔心。而如果減弱對LePar的依賴,改為更多利用社會化渠道,樂視電視還能維持之前渠道成本低的優勢嗎?這對梁軍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