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端午檔期嚴肅八卦最好奇的兩部電影分別是《“吃吃”的愛》和黃子韜的《夏天19歲的肖像》。今天先說蔡康永導演、小S主演的《“吃吃”的愛》。
我之前是非常懷疑《“吃吃”的愛》會難看的。
畢竟這幾年導演的行業門檻日益下降,阿貓阿狗本職工作搞不下去了都有可能搖身一變升格為導演然后隨便找個理由瞎賣情懷把老粉騙去買單。
徐熙娣和林志玲演戲的話,看起來……也完全不靠譜。
就算是喜歡康熙的腦殘粉,一定也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在豆瓣上看到一個人說:“我終于知道鮮肉粉怎么想的了,好怕我家不專業的愛豆會丟人現眼。”
好吧,我們鑒定的結果是:《“吃吃”的愛》有掉鏈子的地方,也有很不錯的創意,全靠最后十五分鐘挽尊了。
90分鐘的電影里,前75分鐘是小S的女諧星獨白+蔡康永式雞湯,最后15分鐘居然有個結構性反轉——即便是匠氣,那也是試圖給一部小打小鬧的個人情書,增加了一點點智力和技術含量。
————————
【“康熙”元素重要嗎?】
基本上不太重要。康熙老粉會看到一個個熟悉的通告咖從自己眼前閃過,但他們僅僅是閃過而已。如果你認出這些通告咖會“啊”一聲,但認不出也不會丟失樂趣,這個片子沒有做成粉絲電影,沒有讓每個通告咖都匯報一下自己的近況或者表演他們的獨家梗。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兩個人。
一是沈玉琳示范閩南普通話念“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驢”,預告片里見過但還是好好笑哦,他很精確地所有的 í 和 ǘ 都念反了……
更有意思的是陳漢典。
天啊陳漢典穿西服戴眼鏡的樣子好帥,居然產生了斯文敗類的蘇感!!
全劇演技最佳陳漢典!突破自我!不愧是在康熙上模仿過無數個名人的演技派!請其他導演多找陳漢典演戲,他會有女友粉的!!
【小S和林志玲有演技嗎?】
首先要知道,她們都是在演自己。
小S演的是悲傷的女諧星和失意宿醉的中年婦女。
林志玲演的是模樣身材都完美的女明星,美到總有女人質疑她是整容裝純的妖艷賤貨。
她們演得好不好,跟觀眾對她們有多大感情有關系。對她們本人人設有感情的人,就比較容易被代入;對她們原來就無感的話,那她們的表演還是有問題的。
小S很認真在演內心戲,林志玲的人設被黑了,很好玩;
然而還是會覺得她們離專業演員仍有距離。
小S在康熙里經常要故意玩”康熙小劇場“,硬尬演技,做出演戲用力過猛的樣子。所以當她認真演戲的時候我時不時會跳戲想:咦,這樣是不是有點”康熙小劇場“?
另一方面小S也是真努力了,一場哭戲里,她不是硬哭,是面部肌肉微微顫抖,這已經很不錯了。
林志玲角色的有趣之處在于她演一個完美人設的女明星,但私底下真的會有愁苦、發火、甚至想通過自己的小手段解決問題,但記者招待會上她還是保持微笑,官腔打得滴水不漏,一邊裝正能量一邊偷偷跟其他女演員過招。有人當面撕她的時候她會失控。
如果有人直接在眾目睽睽下撕林志玲本尊,我猜她也會知道鏡頭架著,不能吼叫。戲里的那個林志玲被妹妹氣炸所以大喊大叫破功了。讓林志玲演完美女明星的破功和偽裝,實在有趣。電影里的林志玲微笑著作秀,告訴小S演的那個毫無自控力的女諧星:成熟一點。
然后,金世佳很好,演得挺好角色也討人喜歡。
【前75分鐘:小S的《小丑》情結+蔡康永的雞湯微博】
小S真正動情的時刻還是她唱《小丑》那段吧,面無表情但感覺很真實,當女諧星,對她來講終究是有千言萬語要傾訴的。
先科普一下《小丑》這首歌是劉家昌寫的,首發于1983年張魁(張帝的弟弟)的專輯《小丑》,市面上主要流傳的版本是姜育恒唱的。
歌詞講的是小丑主動扮演丑態百出的樣子取悅觀眾,自己的悲傷都被當做娛樂大眾的道具:“掌聲在歡呼之中響起,眼淚已經融在笑容里……小丑,小丑,是他的心酸化作喜悅,呈現給你。”
小S本人對這首歌喜歡到無以復加,從《娛樂百分百》唱到《康熙來了》。
她故作夸張地說這首歌是自己的成名作。
但其實觀眾能看出來她每次唱這首歌都是認真的,她也覺得自己是有奉獻精神地把自己的不那么美的部分包裝給了觀眾玩樂,但她內心有種自我憐惜:我啊,是主動放棄了美和溫柔,讓你們快樂的。
女諧星多少會有這種心情,搞笑并不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贊揚,她們主動或者被動選擇了這種方式獲得掌聲。
除此之外,很多不是諧星的明星也喜歡這首歌,因為明星就是一個把自己當商品的職業。劉德華深情翻唱過《小丑》,他還給自己做過小丑紅鼻子造型(不過這個造型唱的是另一首歌)。
總之,《小丑》以及這種“當藝人的哀傷”,是小S的真情實感,電影前75分鐘有各種各樣的煽情,我覺得最真的是這個。
小S跟小甜甜比賽吃棉花糖,兩個女孩子窮兇極惡地爭搶,吃到吐的感覺伴隨著圍觀者的興奮和歡愉,的確是高度競爭時期電視綜藝的寫照。
問題在于,這個電影剛講了一點點故事,就開始無休無止的煽情。
如果說藝人的心酸還算是有實在的細節來支撐,那其他橋段就更是只有雞湯。
姐妹相愛相殺、人生走到盡頭會怎樣,各種常見的知音煽情點配上那種真情曲風音樂,輔以超長慢鏡頭,也許有人確實會有生理上想哭的沖動,但會一邊生理上被煽情了,一邊心里很嫌棄自己——媽呀這種你也中招??
偶爾來一下是可以的,可全片的煽情實在太密集且不克制,感覺就像集中閱讀了《蔡康永給未知戀人的xx條短信》,被雞湯齁到了,整個頁面都是曖昧不清的煽情:“給未知的……戀人……絮語…………愛~~~理解~~寬容~~”這樣。
當然蔡康永是學過電影的,早年也參與過電影創作和制作,但是他當主持人的年頭太久了。
主持人需要的是在各種充實的講述后升華主題,蔡康永那種雞湯燉法就很適合。在你聽完了40分鐘紛亂的陳述后,他可以花1分鐘找到厘清這些事實的解題思路,讓你通體舒暢。
這種極濃的雞湯也同樣適合于微博或者短文集,140個字很短,指向不明的煽情會打動很多人。
但是到了電影,真的太多了,太密集了,太濃了……濃到讓故事和表演都單薄了。
到這里,前75分鐘只有5~6分,但最后十五分鐘可以再加整整1分。
對于沒看過的觀眾來說,我只能講,這是個結構性的反轉,確實沒想到,其他沒法說了,講啥都會劇透了。
看過的觀眾我們來從劇情討論好了。(沒看過的觀眾請直接跳到結尾看結論)
——————下面是劇透———————
——————下面是劇透———————
——————下面是劇透———————
電影一開始有個伏筆,上官娣娣的媽媽說,夢有翅膀,都是成雙的。
觀眾都以為外太空面館是上官娣娣的夢境,僅僅是要講個欲望投射之類的,沒有想到第一個反轉是:歐陽娣娣才是外太空面館老板娘許春梅的夢境。
更驚喜的是,之后還有一重反轉是外太空面館也是宿醉女子(應該是現實世界里的許春梅)的夢,當那女子醒來又回到我們熟悉的可觸摸的現實。
那么,理論上來講,上官娣娣是外太空面館老板娘的夢,外太空面館老板娘是宿醉女子的夢。
因為上官娣娣和宿醉女子看上去生活環境比較真實,也可以把她們倆視作兩個平行世界,外太空面館的夢境是這兩個平行世界的連接點。
跟盜夢空間那種嚴密的層層夢境邏輯不同,這部片子的結尾,觀眾被夢境關系繞暈了也無所謂,大家理解出不同版本也無所謂,反正就是莊周夢蝶,糊涂就對了。
蔡康永那濃稠到可以煉雞精的雞湯到此時放出就好些了,人生有悲歡,夢有快樂和痛苦,另一個宇宙可能很遠也可以在你身邊。
到最后拍得像若曦轉世后見到了四爺,可能也是為了滿足小S愛看《步步驚心》的個人趣味吧。
——————劇透結束———————
——————劇透結束———————
——————劇透結束———————
最后十五分鐘成功給蔡康永挽尊了。
但是,即便是這個結局很創新,但仍然被濃郁的煽情所累。
剛覺得導演構筑出了足夠奇妙的世界,電影就在小S和金世佳的對視那里強烈強烈強烈煽情,就不能給一點點暗示再點到為止嗎?背景音樂和慢鏡頭太用力了吧???用力到像言情劇……實在可惜。
反正可以確定,蔡康永是真的很愛小S,絕不是作秀,不要懷疑。小S那女諧星的自顧自憐、有個仙女姐姐的微妙心理、動不動就想跟女神比高下的沖動(有時真有時假)、內心對感情的渴求、愛喝酒愛宿醉……全部都被融在這個故事里。
因為是真愛,所以這電影不是隨便用康熙元素糊出來的,還好還好。
但也因為到處都是個人的情結和情緒,情感上還是太簡單了些,只是一個女人的酒后呢喃。
甚至于,小S的小丑心情,是不是那個行業、那個群體的全部呢,是不是可以拍出更多層次呢?
大S對小S喜歡唱《小丑》的評價是:”藝人賺錢是種行業,心酸在哪?”
小S終究是可以扮美扮性感,她人生也沒當過幾年小咖,在兩岸都有超高人氣。
戲中的hold住姐謝依霖才是永遠的女丑,大陸還有個放棄漂亮外表當女相聲演員的賈玲,她們是不是覺得嘗盡辛酸換走紅?看上去,她們私底下也從來都很友善可愛人畜無害,是真的豁達呢?還是沒有小S這樣可以撒嬌的空間呢?
如果把每條故事線都真正用細節講充分,收起連綿不絕的煽情,那才更像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