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者》
《綁架者》有著10分潛質的故事立意:一個身為警察的單親母親,女兒突然被綁匪劫走,剛剛追到綁匪下落,綁匪卻遭遇車禍失去記憶;女警尋找女兒的線索就此中斷,綁匪則試圖找回自己的真實身份。
聽起來懸念叢生,張力十足,活脫脫的《諜影重重》+女版《颶風營救》。
《諜影重重》《颶風營救》
哪想到徐靜蕾竟硬生生把這樣一個10分潛質的警匪動作懸疑大片拍成了6分(6分中大概有5分是送給了黃立行的身材)!
徐靜蕾雖有才女名號,但商業大片或者爆米花電影的的確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駕馭的。
明明有這樣一個具備潛力的故事立意,《綁架者》卻偏偏情節生硬、節奏混亂、邏輯羸弱,壓根就缺乏商業片應有的結構和節奏,巧合多過人物驅動,感覺警方純粹是碰運氣才破了案,沒有運氣根本就束手無策,這簡直是拉低了我國公安干警的智商和能力。
第三幕尤其尷尬,實在是太尷尬了。反轉的立意很好(雖然有經驗的影迷一開始就能猜到結局),但實在是太尷尬了,之前一直冷靜的明道突然歇斯底里起來,之前一直看不清自己的黃立行突然對警員發號施令(沒錯,你是警察,你是臥底,但臥底能這么干?!),之前一直堅強勇敢的白百何突然變得懦弱無能。
仿佛第三幕的角色與前兩幕的角色只是共享同一個名字而已,角色個性和行為簡直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拜托,玩反轉不是這么玩的。
白百何飾演林薇
白百何飾演的女警林薇,按理說應該是影片第一主角,因為白百何的名字掛在最前面。
但這個角色除了跟著巧合與意外跑來跑去之外就只剩歇斯底里地亂喊亂叫。請問這起案件有多少線索是林薇調查出來的?她似乎就是跟著黃立行跑而已吧?!
作為一個重案組警察,一招之內就讓別人搶走了自己的配槍,這樣的警察真的合格嗎?
前面剛說辦案不單單是為了找回自己的女兒,更是為了其他失蹤的幾個兒童,后面就私扣黃立行飾演的嫌犯楊念、寧可單獨行動去找女兒也不愿與同組成員合作調查失蹤案。請問邏輯何在?!
自己最信任明道飾演的陸然,但察覺出警局有問題后居然不找外人幫忙、還是去找了同組的小K(李淳的角色)。到了第三幕說自己也曾懷疑過小K,臥槽你這叫懷疑?你都找人家幫忙了!所以這又是什么邏輯?!
林薇這個警察真的是傻的嗎?!
林薇的女兒遭到綁架,按理說應該突出林薇與女兒的關系,從而從家庭層面刻畫出林薇的形象、令觀眾對林薇產生同情和移情作用。
但影片沒有這樣做,或者說做得不夠好。觀眾對林薇的情感是流于表面的,因為影片羞澀于分享林薇與女兒的點點滴滴。
去年的《天空之眼》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它給了受害的小女孩足夠多的戲,增強了情緒的代入感。
《天空之眼》
如果說林薇在第一幕還有主角的樣子,那么從第二幕開始,她的主角地位完全被黃立行飾演的楊念搶走。每一步都是楊念為主、林薇為輔,沒有了楊念這根稻草,林薇甚至就不知道該怎么查案了。
到了第三幕,天哪,林薇正式成為了楊念的情感目標,除了配槍被明道飾演的陸然搶走(第二次被搶槍了),再無任何推動劇情發展的戲。
林薇這個角色,尤其對于一部警匪動作懸疑類型的電影來說,無疑是失敗的。
黃立行飾演楊念
相比林薇,黃立行飾演的楊念更適合做影片主角:遭遇車禍,醒來后發現自己失憶了,又遭到警方和黑道的窮追猛打,一臉懵逼地踏上尋找自己身份的旅程,就此牽扯出一系列兒童綁架案件。
但或許聽起來太像《諜影重重》,又或許徐靜蕾希望以女警和母親的視角去講述這個故事,因此楊念的地位被排到了第二。
然而,一旦故事正式開始(即第二幕開始),楊念的主角地位便不可動搖,強壓過了林薇。
楊念的戲也是影片為數不多的可供一看的戲。徐靜蕾實在是太愛黃立行了,不僅把黃立行的動作戲拍得特別帥特別酷,還特意給他安排了沖澡戲和穿浴袍打斗戲。
但無奈影片的對白實在是太弱智,再加上黃立行略顯出戲的念詞,影片的對白場景幾乎慘不忍睹。
原本楊念這個角色非常好,但偏偏徐靜蕾讓他成了臥底警察,這一下反而畫蛇添足。
正面人物真不一定非要是警察的。警察這個身份忽然讓楊念這個人物的魅力消失殆盡,觀眾的內心原本因為這個角色而激動,但警察身份一亮出來,觀眾就會說:哦,原來他是警察啊,好吧,怪不得呢,你開心就好。
明道
最后輪到明道飾演的陸然。這個角色在冷靜沉著的外表下隱藏著憤怒與沖動的內心。
但憤怒與沖動不代表歇斯底里。陸然在第三幕的反轉簡直是全片尷尬的縮影:明明可以優雅地解決一切,卻偏偏變得啰里啰嗦、胡言亂語(嗯,反派都是因為多嘴才會被擊敗),明明有手段有智商,卻偏偏做出了最愚蠢的選擇。
陸然這個角色,也是失敗的。
林薇,楊念,陸然,三個主要角色,唯有楊念屬于合格,其他兩位都很失敗。
失敗的角色絕對帶不出成功的故事。影片看似你追我趕十分熱鬧,實則空洞乏味,缺乏強有力的邏輯支撐。
一部警匪片,女警需要破案,男主需要找回自己的身份,結果缺乏強有力的邏輯支撐,這樣的故事還能看?!
為什么會缺乏邏輯支撐呢?劇本問題首當其沖,而其中的根源便是角色的失敗。影片的劇情發展并不構建在角色的行動主導上,而是建立在不斷的巧合與意外上(比如林薇和楊念同時出現在KTV,楊念被黑道追殺時碰上了林薇,林薇與楊念又很巧合地在停尸房相遇),感覺就像劇本寫不下去、只能安排一次又一次的偶然。
如此一來,角色設計失敗的結果便直接反映在了故事上:邏輯硬傷、結構失衡、節奏凌亂。
還有雷哥和刁磊的角色,有頭無尾,動機在哪里?合理性在哪里?兩人就這么死了就完事兒了?實在是太牽強了,太牽強了。
爆米花電影并不等于無腦。觀眾不是傻的。
雷哥和楊念
術業有專攻。徐靜蕾還是不適合拍攝這種商業類型大片,白百何也絕對不適合飾演女警類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