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也許很少有人真正經歷過那種「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熱血青春,但這其中的兄弟情義和天真爛漫我相信是所有人都曾經擁有過的。
1986年,從小被欺負到大的蚊子(趙又廷飾),因為不肯交出一只雞腿,他在艋舺交了生平的第一批朋友。
從此他在學校走路有風,不會再被人捉弄,他天真地把黑道與友情畫上等號,與太子幫結義,懵懵懂懂地和其他人一起在街上打打殺殺。
黑道讓他滿足想要歸屬某處的渴望,讓他多了兄弟也多了在生命中始終缺席的父親。
因為志龍(鳳小岳飾)一個充滿興趣的眼神,因為堅持五根手指頭才能組成一個拳頭的幼稚想法。
和尚(阮經天飾)對蚊子伸出了手,太子幫五人組也正式宣告成立。
蚊子翻上學校的圍墻,回頭望了眼,接著縱身躍下。
「今天你不弄死他們,明天你就被他們弄死。」
他們這樣告訴蚊子。
太子幫在小屋里結拜完畢,五人坐著抽煙休息。
「如果不混,你們想做什么。」趙又廷問。
其余的四人打著哈哈,嬉皮笑臉地混過這個問題。
趙又廷再問「你們看過櫻花嗎?」無人應答。
音樂慢慢響起來,煙氣裊裊上升,鏡頭拉遠,油黃的濾鏡滿是懷舊的味道。
濃烈的文藝氣息撲面而來,我們隱約開始知道,故事不會那么簡單。
至此為止,都是「古惑仔」式的江湖。肆意狂放的青春,讓人心生向往的黑道生活。
只有刀和棍棒,沒有槍和黑洞的汩汩流血的彈孔。
時間來到1987年。
從不小心下手太重而殺死狗仔孩(陳漢典飾)開始,混黑道已經不是偶爾打打架掛些彩這么簡單。
這一幕雖未見血、卻是十足的暴力沖擊,葬送了一條人命的陰影,是通往成人世界的不歸路。
之后文謙的出獄、灰狼的野心,讓他們被卷進黑道的紛爭。
現實的殘酷藉由外省幫的介入、文謙與和尚聯手的圖謀篡位凸顯出來。
和尚槍殺了對于蚊子來說如父親一般重要的GETA老大。
珊珊來遲的蚊子把GETA老大抱在懷里,按住流血的傷口,哭喊了無數遍「有沒有人啊。」
他第一次真正認識到,黑道是要死人的。
和尚從一開始就是太子幫里最聰明的那個人,他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洞悉一切的人情世故。
他愛著志龍,電影里暗藏著他是一個同性戀的線索,志龍是是他唯一的弱點。
當文謙提出合作計畫時,和尚知道自己沒有選擇的余地,不是配合就是被并吞,這就是從小長在廟口的他所學到的生存之道。
阮經天憑借此角拿下金馬影帝。凌厲的眼神,濃眉和三寸青皮把一個街頭混混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和尚是重情重義的,但更加識時務,除了志龍之外,他遵守一切規則。
蚊子要為GETA老大復仇。
影片最后,蚊子和和尚對決。
和尚槍響,血在蚊子的襯衫上慢慢暈開,染紅潔白的皮帶。
蚊子跪在地上,和尚皺著眉質問,「為什么要逼我動手。」
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全部寫在了那張臉上。
蚊子哭著說「每天這樣打打殺殺究竟有什么意義,為什么你明明是我兄弟我卻要弄死你。」
和尚答「因為這就是黑道。」
蚊子以這樣鮮血淋漓的方式長大,他終于明白「我混的不是黑道,我混的是友情是義氣。」
和尚最后被自己深愛的志龍砍死。
死前微笑著,我想那是在說,到此為止的解脫吧。
故事的最后,跑馬燈似的回顧各個角色的結局:
死去的兩位老大、狗仔兒、全身包裹紗布還躺在床上的白猴、在病房外守護的阿公、蹲在路邊后悔的灰狼、被人砍掉耳朵的文謙、躺在地上眾叛親離的和尚、為了真相而送命的蚊子。
導演用很重的力度敘述「出來混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盡到一份該有的社會責任。
鄭伊健說自己后悔演了陳浩南。
「古惑仔」將黑道描述得太過美好,年輕人看見了英雄美人建功立業,卻忽視了其間的眾叛親離和草菅人命。
在1986 年的夏天,有五個孩子一起走進了大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