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雨中落淚
前幾天,張杰曾因為粉絲冒雨應援,感動落淚,而上周六,他又在《歌手》第八期的舞臺上落淚了,這次落淚,發生在他翻唱田馥甄的《你不要想起我》時,唱著唱著,眼淚一滴一滴落下,而臺下瘦成制片人的李維嘉也跟著哭。
和張杰落淚同步發生的,是他的小號被人扒出來,并且成了熱點。他的小號所透露的情緒,和他的官方微博完全不同,官微意氣風發,積極向上,小號卻常常有消沉頹廢的情緒,倦意叢生。而他并不是孤例,最近的娛樂新聞里,常常會出現明星情緒崩潰的消息,其中有些人,還聲言要退出娛樂圈,例如扮演安陵容的陶昕然,還有余文樂。而正處在人生頂峰的謝娜和胡歌,甚至把這種愿望落到了實處,他們即將短暫退出娛樂圈,出國留學。
明星的負面情緒,并不讓人意外,普通人都會經常崩潰,何況明星呢,在這樣一個高強度的圈子里求生求存,如果不崩潰,那就不正常了。何況,現在的中國娛樂圈,正處在爆發式的發展階段,機會多,利益扎堆,人要承受的壓力,自然也大過以往,他們崩潰、落淚、宣布退出,并不是很奇怪的事。
但倦意和銳意的起伏,乃是人生常態,沒有一直持續的倦意,也沒有一直不停歇的進取之心,這二者是起伏交替的。
朋友曾給我講了一條令他震動的新聞:歐洲某地發生了一場地鐵事故,死傷眾多,但在事發幾年后,死亡人數卻在減少,而且是不斷減少。靈異事件?神仙顯靈?原來,很多厭倦了自己原來生活軌道的人,或者沒有乘坐那趟地鐵,或者在事故中生還,卻趁著事故遁去,假裝自己已經死去。流浪幾年之后,他們還是決定回到原來的生活中,因為那是他們擁有的、不能推辭的、無法改變的,哪怕是借助假死。于是,他們又“復活”了。但是,“復活”之后呢?他們的生活,恐怕也經歷了一次重創吧。
厭倦、振作、退出、復出,是所有明星的職業和情感節奏,但每逢明星用退隱表達厭倦,我們未免都要替他或者她著急,尤其是那些在鼎盛時期急流勇退者。因為他們必然會復出,復出之后,聲勢又往往大不如從前,連身邊拖著的人,都大不如從前。
他們對自己的反反復復都有解釋,葉倩文接受查小欣訪問,解說自己的淡出,原因是“要尋回自己,走一趟心靈之旅,增加對自己、對家人朋友、對世界的了解。”關淑怡的原因是“無心戀戰,從寶麗金開始,我就不那么有進取心。”
信那是她們的真實感受。人總要經歷倦意和銳意的交替,總會此起彼伏,讓人在某個時間段,特別傾向于進取或者退場,但從沒有人能夠真正退場,因為,欲望的永遠在場,決定了他們永遠會重振士氣,再披歌衫,再涉情場,哪怕屬于自己的時代已經不再。人不會死于死亡,卻會死于厭倦,以及厭倦之后的欲望再度激活。
所以,那些退出后再無音訊者,比如劉文正,特別值得羨慕。在他最當紅的時候,倦意就已經襲來,無休止的演出和媒體的傷害,讓他成天思謀著“退隱”,“退隱”甚至成為報道他時必然會出現的題眼。但他最終果然退出,再無音訊——他未必戰勝了自己的表現欲,卻一定戰勝了通貨膨脹,以及情愛渴望。
(作者/韓松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立場。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