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官宣、直播帶貨、頤和園,原本看似毫不相關的三個場景,彼此之間發生碰撞之后,卻能夠激發出不一樣的火花。
近日,北京衛視《我在頤和園等你》和《跨界歌王》兩檔欄目通過京東直播平臺在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林園頤和園進行節目官宣活動,一場不以帶貨為目的的直播,在3個多小時的直播時間里共吸引941萬名觀眾在線觀看,順帶完成了2.86億的直播帶貨量。
頤和園里開直播 一場傳統與前衛的奇妙際遇
頤和園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每年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入園參觀游覽,感受中國古建筑的魅力。而直播帶貨作為最近一年多最新、最熱的消費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和消費者所青睞,在幫助消費者提升消費體驗的同時,也為許多質量有保證、服務有保障的產品打開銷路。
作為在頤和園進行的首場直播活動,北京衛視與京東并未將其定義為“帶貨直播”,而是希望在直播官宣活動時,讓直播間的用戶能夠更好的感知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
例如在談到一款龍舟造型的粽子,北京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徐滔就順勢為大家講解了頤和園的著名景點清晏舫,之所以取名為“清晏”,就是在表達河清海晏,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心愿。而在談到竹葉青酒時,又提及唐朝女皇武則天對于竹葉青酒格外的青睞,讓觀看直播的網友大呼過癮,感覺自己是在上一趟生動的歷史課。
如果說京東在頤和園的直播是一場傳統與前衛的奇妙際遇,那么綜藝節目通過京東直播進行官方信息的宣布,則為直播行業帶來更多的可能。
綜藝節目官宣進入直播間 構建多維商業價值創造
傳統的綜藝節目官宣,多是以線下媒體見面形式進行,盡管近些年在發布會現場也會邀請媒體進行直播,但對于粉絲或者觀眾來說,仍舊是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除了信息告知以外,并不能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在當下的商業社會,任何有關注度的人或者事都存在著商業變現的機會。無論是節目本身還是參加節目的各種藝人,都自帶流量,北京衛視此次與京東進行合作,無異是一種多贏局面的嘗試。
一方面,北京衛視將過往一場純資源消耗的節目發布會進行商業化的開發,不僅節省了預算,還可以進行節目的衍生創收。另一方面,京東則可以利用節目以及相關藝人的熱度,為品牌廠商商品帶來更多的曝光和售賣機會。而對于參加節目的藝人來說,可以通過京東直播的平臺,與粉絲完成更深層次的互動,甚至有機會向品牌主更加直觀的展現藝人的商業價值。
據了解,此次北京衛視與京東直播的合作,不僅僅停留在《我在頤和園等你》、《跨界歌王》兩檔節目的官宣,后續還將與京東直播展開更多合作,例如在看綜藝的同時能夠買到低價好物,在京東看直播能看到有趣的內容。這一合作的達成,意味著京東直播在帶貨層面進入一個高緯的層次,即不止是為了賣貨而直播,而是給用戶提供更多觀看京東直播的理由,讓“邊看邊買”中的“看”更加有趣,也讓其中的“買”更加的自然。
想象一下,當觀眾在看節目的時候,對植入的商品產生興趣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通過京東完成下單,減少轉化的流失,這對于品牌主來說,將是多么大的一種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