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漫漫征途,又如白駒過隙,艱難險阻有,繁華美景亦有。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人生追求,離不開“志向”二字。本周五晚21:15,深圳衛(wèi)視《詩意中國》第二季最后一期,“詩意鐵三角”酈波、趙普、龐瑋,詩意少年霍尊、鄭業(yè)成,詩意嘉賓陳銘帶你一起勇攀人生高峰,領略萬千詩意之美。
詩意鐵三角、詩意少年及嘉賓
酈波陳銘正面開杠 “人生應該走彎路嗎?”
都道酈波教授博古通今、妙語連珠,沒承想教授的辯論能力也是一流。這不,本期詩意辯論賽終于安排上了。詩意嘉賓、武漢大學老師陳銘,在辯論節(jié)目上一戰(zhàn)成名,擁有“辯論之王”之稱。這兩人要是打起辯論,可真是神仙打架,路人吃瓜的節(jié)奏了。本期辯論主題——“人生應該走彎路嗎”,也十分具有啟發(fā)性。正方代表酈波教授認為,彎路代表了人生的種種考驗,沒有人能直直爬上山頂,只有走過彎路,將磨難化為養(yǎng)分,才能到達人生至高點。正如蘇軾最后的人生總結——“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他將人生最大的成就放在了人生最大的彎路上,詩中三個地方正是蘇東坡被貶之地。
面對強敵壓陣,反方代表陳銘倍感壓力,但辯論起來仍然從容不迫。他認為人生一世,光陰有限,不該把時間浪費在走彎路上。同時彎路應該是人生自主的選擇,而不應當視為成功的必備條件。幾番辯論下來,兩人難分伯仲,此題亦沒有標準答案,人生之路還得當事人自己思考。
霍尊鄭業(yè)成雙人舞臺引尖叫 一文一舞少年郎詮釋動靜之美
除了費腦細胞的辯論話題,賞心悅目的神仙舞臺自然也少不了。節(jié)目開播之初,就分別提到過兩位詩意少年霍尊和鄭業(yè)成的動、靜“屬性”。收官之夜,兩位少年郎首次合作雙人舞臺,一人唱曲,一人舞劍,極盡詩意之美。霍尊白衣翩翩,不僅人俊歌美,戲腔也是說來就來;鄭業(yè)成黑衣颯爽,舞劍行云流水,宛若游龍。兩人一來一往,默契滿分,引得臺下尖叫連連。
當然,本期節(jié)目的精彩遠不止于此。既然談到了人生追求,那小時候稚嫩的夢想也是志向的開端。詩意嘉賓各自爆料兒時“小目標”,有過“科學家志向”同款的朋友們趕緊看過來。更有詩意探訪,對話“恐龍癡”,尋蹤遠古化石的神秘足跡,想想也是有點小激動了!縱觀本季《詩意中國》,解讀的對象不論是情感、生活還是人生追求,都是在賦予我們認識世界的多重視角,鼓勵我們發(fā)現更多平凡生活中精彩的詩意瞬間。本周五晚21:15,深圳衛(wèi)視《詩意中國》第二季第十期,有志者事竟成,生活有詩,詩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