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11月開始,一檔名為《聲入人心》的綜藝節目,將長久以來曲高和寡的音樂藝術形式以創新的形態推到了年輕大眾的面前,并且聲勢愈壯。在舞臺公演和真人秀的雙重呈現下,大眾對高雅音樂的刻板印象被打破,美聲、歌劇、音樂劇等小眾音樂形式以可觸碰的方式進入日常生活。
在當代社會,藝術形式的圈層突圍正在頻繁地上演,僅僅從電視綜藝這一門類,就能看到嘻哈、電音、國風等音樂形式的快速興起。與之相類似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節目的興盛,也從側面展現了大眾對于藝術形式的認知和對文藝邊際探索能力的提升,觀眾們已經不再單純以明星、娛樂作為消遣,轉而更注重深層次的審美需求。
這也正是近年來文化消費市場整體的發展朝向,日益多元、個性、并且升級,同時對于現場觀演的消費意愿越來越高。有數據顯示,2018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達469.22億元,專業劇場演出總場次8.79萬場,并且正在逐年上升。
在這樣的消費市場環境中,迅速從線上“出圈”的《聲入人心》可以說既是助推者,也是受益者。憑借節目所成功塑造的“高雅藝術不高冷”的形象,“梅溪湖三十六子”在演出市場產生了強大的消費吸引力,幾乎所有的演出都是一票難求的盛況,即將于5月25日、26日連續兩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上演的《云上之聲》音樂盛典,更是開票即售罄。
此次由浦發信用卡唯美呈獻的《云上之聲》音樂盛典,由在《聲入人心》獲得超高人氣的阿云嘎、鄭云龍、余笛、仝卓、賈凡、馬佳等六位優秀的唱演人共同獻演,科班出生、舞臺經驗豐富、形象俊逸是他們身上共同的標簽,他們不僅將演唱《聲入人心》中的諸多經典歌曲,更是準備了眾多驚喜以饕滬上觀眾。
作為此次《云上之聲》音樂盛典的合作伙伴,浦發信用卡的名字對于眾多喜愛文藝演出的觀眾來說肯定不會陌生。從2015年開始,浦發信用卡便領先于同行業開始與電影、話劇、演唱會等文娛產業項目進行合作,逐漸樹立起了“金融+文娛”的品牌文化形象。
《云上之聲》一票難求的盛況則再一次體現出了浦發信用卡對大眾消費潮流的精準洞察,這是浦發信用卡作為作為金融領域文化傳播先驅之一的實力所在,同時更加彰顯的是品牌與用戶之間深刻的心靈共鳴。
實際上,演出市場總體體量的不斷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大眾在演出消費領域可做的選擇越來越豐富,而對于品牌合作方來說,這更是意味著他們正在經受著眼光與實力的雙重挑戰。作為品牌營銷的一個重要手段,文化營銷旨在理解和融入到消費者生活中,并且依托于產品或服務等載體進行文化傳遞,從而實現無處不在和可接觸性的價值。因而,多次選擇以音樂為營銷切入點也正是浦發信用卡的匠心所在,在多種藝術形式中,音樂可以說是最潛移默化的一種形態了,幾乎可以融入一切場景。
自2017年起,浦發信用卡多次與熱門的演唱會IP合作,精準定位年輕化與娛樂化,在獲得更多年輕用戶青睞的同時也進一步打開了下沉市場。而隨著文化演出市場的多元發展和大眾審美能力的提升,浦發信用卡也緊跟潮流,深刻洞察消費者文化消費需求的升級變化,將合作觸角延伸至經典話劇IP 《如夢之夢》、《戲臺》、爆款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以及愛樂匯輕音樂團經典名曲音樂會等多種藝術領域,構建起了多維度的文娛矩陣,深刻觸及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為拓展消費場景不斷提供新的思路。
不難看出,浦發信用卡多年來始終致力于有計劃、有堅持地推動高雅經典文化的傳播,以及與潮流文化的融合,打造了一張極具浦發信用卡個性特色的品牌文化名片。
用文化的功能與消費者達成共識,借助文化貼近生活,引導并塑造消費行為,借助文化的力量契合社會引領消費,其實是一項不輕的使命,而浦發信用卡一直在以實際的行動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僅僅是通過與諸多優質文藝演出的合作,以為大眾感受藝術熏陶提供良好氛圍為初衷,浦發信用卡還不斷探索文創跨界的新突破。不論是攜手北京、臺北、沈陽三大故宮及多家知名博物館發行的浦發銀行兩岸三地故宮文化主題信用卡,上線小浦書友薈等文化類產品,還是最新推出的浦發名家書法主題信用卡,都是將無形的歷史融入到有形的金融產品中,不斷通過“文化+金融”的營銷模式深耕服務體系,支持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的創新與發展。
品牌每一次觸達范圍的延伸,都是一次認知隔閡的消解,就如同《聲入人心》首期開場的一段畫外音:“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們說不夠流行就不夠資格,他們說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但最終美聲的“出圈”,既是藝術的受益,更是大眾的受益。浦發信用卡此次與《云上之聲》的合作,又一次加固了文化藝術與大眾之間交流互通的橋梁,相信未來,浦發信用卡會繼續與大眾一起感知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共同推動文化藝術在當今社會下的發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