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度學習移動化的思考
畢安瀾
【摘 要】隨著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學習無處不在。本文以友鄰優課為例,簡要地論述了移動學習的特點以及將移動學習從淺層學習轉為深層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移動學習;深層學習;友鄰優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200-01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技術賦能的移動學習的信息時代。[1]學習者不僅能夠利用智能手機自我娛樂、分享知識、探究他們周圍的環境,還可以交流與學習。根據沙爾普斯觀點,至于移動學習,到目前為止確實沒有統一的定義。移動學習是手持式移動技術支持的學習或跨越各種情境或地點發生的學習。因此,移動學習包括那些使用移動或個人設備支持的課堂學習和擴增實境性學習,或把固定和移動技術結合起來跨越許多不同地點的學習。[1]
二、移動學習的特點
移動學習具有自發性、片斷性、便捷性、交互性的特征。
自發性:學習者只要有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個人便攜式移動設備,再加上WiFi或移動流量,就可以自發地與他人交流、分享信息或者進行學習。
片斷性:因為學習者是利用休閑的時間不斷獲取的碎片化的知識,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
便捷性: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學習,也可以利用整塊的時間或零碎的時間學習,可以是在家里或者等公交車的時候學習,非常便捷。
交互性:學習者可以在完成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習共同體用不同的方式與世界范圍內的各類人群開展協作學習。
三、移動學習中的深層學習策略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面對海量的信息,很多人都有“信息綜合征”。現在網絡學習變成了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對于絕大多數學習者而言,當今網絡學習是典型的淺層學習。[2]學習內容是要有深度的,應該是要求學習者花時間品味的,是必須“細嚼慢咽”的。所謂的深層學習,更注重隱形知識的獲得、如批判性思維、決策制定、問題的解決等。[2]而對于學生來說,怎樣利用現有的移動設備,進行卓有成效的深層學習呢?
(一)選取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互聯網上的學習資源浩如煙海,學習者必須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財力、興趣綜合考慮。可以是某一平臺上的在線的免費的或者付費的資源,也可以是手機APP等。當決定好之后就在一段時間里,按照這些平臺的理念或者進度持續學習。比如就學習英語而言,很多中學生會選取智學網上的課程,大學生以及成人可能會選擇滬江在線、新東方英語、友鄰優課APP等。這樣固定下來后就可以不為海量的信息而煩惱了。
(二)個性化地選取資源。每位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水平選某一個平臺后,可以在這一平臺內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資源,進行深層次的學習與加工。如在友鄰優課APP里,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將學習的內容收藏到友鄰書桌,如可以選擇每日新聞早讀、大品牌小故事、夜讀感動世界的書信、劇讀莎士比亞等,便于學習。
(三)充分利用移動學習小游戲。由于移動學習的時間有一部分是碎片化的,如何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呢?充分利用移動小游戲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比如在友鄰優課APP里學完一篇英語新聞后,可以充分利用APP里的詞卡小游戲,如單詞卡、利用圖片學單詞、拼寫小游戲、詞匯小測試、詞匯配對練習等。每一個小游戲時間不長,卻能高效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達到鞏固深化所學的詞匯。
(四)自覺完成過程評價。在友鄰優課里,如學完每日新聞后,可以完成單詞自測,整篇新聞理解的自測,班主任要求把測試成績截頻發在學習群里打卡。同時APP里也有學習者每天的學習時長、學習日歷、心得與討論的記錄以及獲得U幣等。還有班主任會每天推送與新聞有關的晚間小拓展,老師也會招募學員邀請大家一起學習某一個學習內容,等任務完成后,給完成任務的學習者頒發一個電子證書或者獎狀,這些記載學習者的過程評價的記錄與激勵,能更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欲望。
(五)建立學習共同體。充分利用學習共同體來促進深度學習。在友鄰優課APP里,學習者在心得區里,可以回答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互相交流學習新聞后的思維導圖、筆記與心得,可以和老師在微博、群里打卡、交流互動、分享學習成果、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通過這種學習共同體,學習者還可以利用e-mail、、微博等與老師或世界各地的學習者交流互動。在學習共同體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習者看到榜樣的付出,就可以借鑒、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促進深度學習。
要使我們的移動學習達到滿意的效果,我們必須選擇適合學習的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的電池、手機屏幕的大小、手機儲存量的問題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內容。手機屏幕小,不僅閱讀不方便而且容易引起視覺疲勞。移動設備存儲量太小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與興趣。
移動學習為21世紀的終身學習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每一位學習者都要充分利用信息時代帶給我們的便利,將移動學習變成深層學習,這樣才能滿足自身成長的需要,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詹青龍.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與邁克·沙爾普斯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10(3).
[2]陳琳.促進深層學習的網絡學習資源建設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