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英語學習方法
之前看過很多英語大神經驗帖里都寫過要多看美劇看英劇,但個人覺得如果單純地看劇,那么水平還是只會停留在基礎階段,這樣的英語學習方法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因為你在看意思的時候你仍然在依賴視覺文字加工,鞏固的是音和形的聯結,而拋棄字幕則是拋開了字形,鞏固的是音與義的聯結。只有當一串發音輸入你的大腦,你立刻能聯想到聲音的意思,你的聽力才會得到提高,“脫稿”英語學習方法能有效訓練到。

舉個通俗的例子
Every storm brings with it hope
That’s somehow by morning, everything would be made clean again.
And even the most troubling stains would have disappeared.
Like the doubts over his innocence.
Or the consequence of his mistake.
這段臺詞取自《瘋狂主婦》,想通過看劇提高聽力的人一般會選擇使用純字幕,而當看到屏幕上跳出這些臺詞時,如果邊看字幕邊聽的話實際上你已經沒有在認真聽了,而是在用眼睛去讀臺詞體會意思。這樣對聽力提高是沒有助力的。所以想要提高英語聽力,必須要脫離字幕進行學習。

同理,在聽BBC、VOA之類的材料時,開始聽的時候必須也要“脫稿”,盡量用自己的耳朵去體會意思,一遍不懂再多聽幾遍,強迫大腦去理解英語。這也是“脫稿”英語學習方法的核心內容。
深層加工英語學習方法
事實上大多數人在鞏固好上兩個階段后,聽力都會有很大的飛躍,但聽得懂不代表能迅速反應,所以終極篇是提升聽力學習的反應速率。深度加工的英語學習方法,是把聽到的音直接對應到現實中它所指代的物體上,而不是簡單的和另一種符號做等價關系。人在學習任何一項技能,尤其語言,要養成一種慣性反應。而慣性反應的產生就得益于深層加工。

假如你聽到一個詞語,只是想到了「banana=香蕉」這樣的對應關系,那你只是把英語的詞匯與漢語詞匯做了簡單匹配,這是一個相對比較淺層次的加工。而相對應的,如果聽到banana的時候,你閉上眼睛想到了黃澄澄的外皮、破土而出的生長、清新的芳香、口中的甜味、光滑的觸感,那么你對這個詞的聯想起碼跨了視聽嗅味觸5個通道,這就是一種比較有深度的加工,這樣你聽到的時候就會瞬間反應,而不需要再轉換成中文。

學習外語,特別是語言輸入,不是要轉換成母語,而是轉換成概念。也就是說不論閱讀還是聽力,甚至背單詞,都不要抱著尋找等價漢語翻譯的目的,應該去把握它的意思。“脫稿”英語學習方法+深層加工英語學習方法get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