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中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理論探討.doc
賴遠美
摘要:社區是現代城市人的居住家園和心靈歸屬港灣,承擔著我國城市社會細胞的重要角色,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社區文化的和諧發展關乎著每一個社區的健康發展與穩定。本文簡要說明了社區文化的概況,針對指出當前社區文化發展的優劣,并指出實現社區文化繁榮發展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新時期;社區文化;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精神文明的建設成為了我國城市建設的重點,而社區作為一個小型社會能完全反映出人們的精神生活,社區文化標志了城市城鎮化進程和文明程度,是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的前提,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和權利的堅實保障,是實現文化大繁榮的必經之路,積極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已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一、社區文化的內涵
社區文化活動受參與群眾的文化程度、年齡、興趣愛好和地域文化等因素影響而產生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不論何種形式,最終都是引導人們樹立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理念,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社區文化發展的現狀
1.社區文化活動成果:(1)基礎文化設施不斷完善。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和科學創建,目前某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基本建成,市、區、鎮、村四級文化設施網絡初具規模,一大批基礎文體設施逐步投入使用,周邊居民可以就近享受“豐富、方便、健康”的公共文體服務,極大地豐富了周邊居民的文體生活,也提高了文化惠民的覆蓋面。(2)社區文化活動多姿多彩。某地區各級政府善于動員社會力量,搭建社區文化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活動,滿足社區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要。(3)文化隊伍水平不斷提升。某市采取切實措施,落實各級公共文化人才的培養、資助和獎勵政策,建立了公共文化人才培養、使用、激勵、評價制度,實行了基層文化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規范了群眾文化從業人員的業務行為,提高了基層文化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2.社區文化存在問題:(1)社區群眾文化設施不足。部分地區的社區群眾文化設施不足,文化站文體活動器材不足,圖書室圖書種類不多、數量不足,社區文化廣場面積不大,不能滿足社區群眾的文化活動開展。(2)基層專業文化人才缺乏。絕大多數文化藝術類高校畢業生留在大中城市,不愿到基層地區工作,加上省市專業文化藝術團體缺乏對農村社區文化活動的指引和帶動,農村地區已經培養出來的本土的優秀的社區文藝工作者也跳槽到城市,導致農村社區文化專業人才相當缺乏,嚴重影響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3)文藝創作缺乏精品。目前,文藝創作缺乏精英文化,演員綜合教育水平較低,導致社區群眾文藝節目整體上存在高雅不足、通俗有余,主題單一、內容單??;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大多是秧歌、健美操、演唱團隊等;廣場文化活動層次難以提高,雖然場面熱鬧,卻難以贏得群眾真正的青睞,難以滿足現代基層群眾文化的需求。
三、新時期社區文化活動開展
1.夯實社區文化活動基礎。某地區各級政府要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穩步推進現代工業發展戰略中,規劃興建一批文體中心、藝體館、主題廣場等規模大、功能新、設施全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場所,要堅持群眾性文體活動基礎設施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機制管理、高效益利用,建設一處活用一處,開辟一處帶動一處,力爭讓每個社區群眾都有屬于自己的娛樂空間。
2.提升社區文化隊伍素養。某地區各級政府要把社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當作繁榮社區文化事業發展的大事來抓,要加強對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各級政府要建立社區文化活動長效機制,要在工作上的關心、政策上的支持以及經濟上的幫助,想方設法創建基層群眾文體團隊、配齊配強文體人員隊伍,培養具有一定表演功底和組織能力的文藝骨干。強化社區文化陣地建設,加大社區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全市每個鎮村都要建一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基層綜合信息服務站、戶外文體活動場所和業余文化團隊,建設一支真正走群眾路線的文藝隊伍,促進農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創造社區文化品牌特色。某地區各級政府要整合精英文化與群眾文化資源,既要創作下里巴人的傳統節目,也要創作陽春白雪的新型節目,以提高社區文化演出節目的檔次和水平。各級政府要鼓勵精英團隊參與群眾文化的研究、創作,將精英階層思想融入到群眾文化節目中去,將先進文化的優秀內涵融入到地方特色文化中去,不斷完善基層社區化培育機制,鼓勵相關創作團隊進行專項創作,不斷創作優秀作品和文化精品,增強優秀文藝作品的影響力。
四、結語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社區文化對于繁榮城市文化、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打造居民精神家園、構建和諧社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組織社區文化活動,有利于構建和諧文化氛圍,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是提高社區文化品位、增強居民凝聚力、陶冶百姓情操、活躍社區生活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打造和諧社區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