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博科夫作品 的后現代主義特征.pdf
陳卓
摘要:王朔及其小說創作已經成為20世紀后20年當代中國重要的文學現象和文化現象。王朔走進人們的視野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而中國后現代主義特征也是出現在這一時期,王朔小說用其京味調侃的腔調,古怪荒誕情節的設計以及譬喻、反諷等詼諧的手法成為了后現代主義文化哲學的典型表征。他的作品對一切的既定秩序和準則進行了顛覆和嘲弄,因此在后現代文化理論話語系統的觀照中,王朔及其小說創作無疑為當代中國文學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關鍵詞:王朔;小說;后現代;文化特征
一、前言
在20世紀末期,中國文壇出現了王朔這樣一個極其特殊的文學現象和文化現象,王朔小說中的后現代文化意蘊,拓展了中國文學寫作的新向度。后現代主義文化哲學理論的文化精神核心是反傳統的激進價值態度,倡導多元性、不確定性、非體系性等。王朔小說用其游戲的語言,游戲的人生態度顛覆傳統,反抗理性和文化秩序等精神,取向與后現代文化哲學精神實現了很高程度的契合。
二、王朔小說后現代主義溯源
后現代主義文學的產生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后工業時代。但是后現代主義到底是什么?把后現代主義作為某種文化的標識,這樣一個在西方后工業時期物質文明發展迅速和現代社會奢侈享樂中產生的,用來標識中國的文化現象,它的界定范疇也是備受爭議的。相較于中國和西方兩者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現代主義在中國必定帶上獨特的文化色彩。后現代主站在現代主義的對立面,以否定為中心,否認現代主義的烏托邦思想,后現代主義已經走向了邊緣地帶。王朔繼承了這種西方的后現代文學風格,迅速在中國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縱觀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頑主》、《千萬別把我當人》等作品從題目來看就是一種市井的態度,內容更是消解了秩序性和權威性,把目光放在了小人物身上,用其夸張變形、飛揚跋扈的語言以及極具商業媚俗性的寫作特點,來展現當代社會城市一個特殊群體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價值。對于王朔的作品,讀者對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王朔的作品這種媚俗的“痞子文學”只是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太具商業性,毫無文學價值,但也有一部分人很是尊崇王朔的小說,他們認為王朔小說的獨特創作風格,在文學上的作用是不容置喙的。然而這種評價者對王朔小說具有主觀意識的評價不免有些許偏頗,而評價者更應該從美學的原則出發,站在后現代主義文學的角度,深入挖掘王朔小說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王朔的小說中具有很鮮明的后現代主義特征和文學風格,他那飛揚跋扈的語言和市井小人物的描寫贏得了廣大市民的喜愛,可以說是極具特色的“大眾文化”,也可以說王朔的文學特色對當下中國文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王朔小說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王朔小說消解傳統的文學模式,徹底地顛覆傳統的文學創作的思維模式,王朔的作品中有很多前衛的思想觀念,以其反叛的姿態使作品超越文學界限,這也是王朔小說最基本的特征。王朔小說對傳統價值體系和觀念的消解給中國的文壇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同時他邊緣化的敘述視角和充滿痞子味的論調讓很多人難以接受,以至于王朔的作品一直都飽受非議,對其流派的歸屬更是意見不一。但王朔作品中體現的反傳統卻是后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王朔的小說不僅使讀者的傳統思維得到顛覆,同時還讓傳統文學的固有模式進一步結構,甚至打破了人們對思想道德和價值觀的固有看法,使得傳統文學進一步被審視。從根本意義上來看,王朔小說中的后現代主義特征對中國文壇進行了強烈的沖擊。《無知者無罪》是王朔在1999年出版的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砰的一聲如炮彈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王朔的這部作品反傳統思潮貫徹始終,在王朔看來,以滿口仁義道德標榜自己的偽君子,就像卡夫卡《變形記》里的人整天帶著面具演著虛偽的戲,主人公身上那厚厚的殼就是人們虛偽的假面具,只會讓人生走向死亡,王朔的小說以“過把癮”的人生姿態取代了傳統的教條,正是這樣消解了傳統思想道德價值觀。
四、王朔小說后現代主義的表現形式
從王朔大多數的小說來看,題材大多都是取材于市井文化生活,小說語言更是傾向于口語,以其獨特的、詼諧戲謔的方式和邊緣化的市民敘述視角展現了王朔游戲人生的生活態度。他的作品和傳統的文化作品截然不同,不去塑造英雄也沒有崇高的理想主義,這本身就是對傳統文學以及思想道德的一種挑戰,就比如王朔小說作品《我是你爸爸》又或是《玩的就是心跳》這兩部作品從題目看就是以詼諧調侃的方式呈現了一種“痞子”氣息。王朔的小說對一切的行為準則的抨擊繼承了后現代文學的特征,否定了傳統規則,顛覆了人們固有的價值觀念。同時,他作品中的不確定性,對一切的懷疑態度也讓人們對他冠上異類的稱號。王朔的小說作品語言的游戲性,體現出濃重的反思潮模式。對王朔作品的評價應該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客觀的去評價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