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制造業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路徑和對策的研究論文.pdf
劉陶 王靜
摘要:傳統娛樂演藝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只有引導企業真正自覺主動參與轉型發展,文化產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關鍵詞: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演藝娛樂
一、前言
文化是一個民族之根,是一個國家之魂。在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既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因此,進一步貫徹發展新理念,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應是我省在當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務。
二、傳統娛樂演藝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省文化娛樂演藝市場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始終在全國保持著“風向標”和“試驗田”的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造就了湖南的廣泛影響。多年來,以歌廳酒吧為代表的湖南娛樂文化享譽全國,一批實力品牌走出湖南,花開并蒂,先后在各地開設連鎖;各地游人商賈紛至沓來,體驗“演藝之都、快樂之城”的獨特魅力,年接待人次逾千萬。二是譜寫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文化即民生,文化即生活,在歌廳看節目、酒吧樂休閑、KTV展歌喉、劇院看話劇,成為市民商務交流、互動交友的經常場所,成為市民舒緩情緒、釋放壓力的常態生活,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幸福倍增。三是助推了產業的轉型升級。文化產業是城市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門類,演藝娛樂業舉足輕重,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三、傳統娛樂演藝產業的發展瓶頸
從總體上看,傳統演藝娛樂業相對繁榮,但在繁榮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制約的瓶頸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傳統演藝娛樂產業很可能盛極而衰:
(一)政策體制尚不健全,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出臺多個涉及文化產業政策性文件,在財稅、金融、準入、土地等多方面優惠,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十八大以來,文化產業更是被提到將在2020年發展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的目標。但是,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政策導向和扶持措施的全面覆蓋還需時日,文化體制改革的法規政策尚待完善,配套措施仍需進一步健全。放眼全國,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并不算高,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沒有充分發揮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在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方面的功能,有利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和體制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空間布局存在缺陷,產業資源有待整合
傳統演藝娛樂業空間布局仍不夠合理,除一些作為正式規劃的區域外,其他演藝娛樂企業相對分散零亂,產業發展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文化企業之間多是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行業布局規劃,造成重復建設,消耗文化資源,加劇不良競爭。部分規模較小、檔次不高、項目單一的演藝娛樂場所經營情況差,時開時停,造成了文化資源極大的浪費。
(三)企業形象普遍雷同,經營模式缺乏新意
從文化娛樂企業經營項目來看,大部分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演藝娛樂項目上,經營模式有待進一步創新。整體而言,演藝娛樂場所之間普遍面貌相同,品種單一,缺乏獨有的企業形象、服務特色,跟不上日新月異的休閑娛樂發展形勢,也滿足不了群眾不斷增長的娛樂需求,沒有后勁,不能保證持續發展。
(四)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專業人才嚴重匱乏
演藝娛樂業是一項高風險的產業,不僅要求經營者擁有雄厚的資本,獨到的眼光,豐富的經營管理、策劃、營銷等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對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而我省現有的文化娛樂業經營者大多數文化程度較低,對現代企業管理、資產經營知識掌握甚少,在實際經營運作上也比較傾向用傳統的文化娛樂項目和管理辦法,局限性較大。造成制約行業做大做強的資本和管理瓶頸,影響了整體水平提高。
四、傳統娛樂演藝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傳統娛樂演藝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只有引導企業真正自覺主動參與轉型發展,文化產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要加強產業建設宏觀調控
加強對演藝娛樂產業的宏觀調控對于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意義。一是要把文化建設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加強對文化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資源投入、市場準入、市場開拓和監管等方面的宏觀管理和調控。二是要建立科學的文化發展指標體系,制定科學可行的文化工作考核指標,加大對文化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考核力度。三是要加強統籌協調,宣傳、文化、公安、工商、旅游、財稅等部門通力合作,全面落實,形成促進演藝娛樂業加速發展的良好氛圍和有效合力。
(二)要加大產業發展政策扶持
要落實文化產業經濟政策,加大政策法規的支持力度,吸引資金、技術和文化內容,著力培育規模化產業集群。一是要通過政策導向、財政資助、貸款貼息等方式,為演藝娛樂業提供寬松的生存發展空間,對符合建設先進文化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開辟企業發展綠色通道。二是要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做好服務、監督、管理、協調工作,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和人才引進計劃,吸引優秀的文化企業和文藝人才來湘投資或就業,提升演藝娛樂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要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合資經營、兼并收購、加盟連鎖等形式做大做強。四是要繼續加大演藝娛樂企業在資金、稅收方面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強演藝娛樂產業。
(三)要抓好產業運營監督管理
要加強對各種演藝娛樂場所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要針對演藝娛樂市場活躍、流動性大、更新周期短等特點,改進管理方式,不斷完善監管機制。一是要積極引導和規范演藝娛樂企業,提高整體層次。對經營規范、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要進行大力扶持;對規模小、條件差和有嚴重違規違法經營行為的,要在規范管理過程中逐漸淘汰。二是要廣泛開展演藝娛樂從業人員的資格培訓、考核和管理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和經營業務知識的認識,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培訓工作體系。三是要加強對演藝娛樂場所的跟蹤管理和現場監督,做好演藝娛樂市場的管理工作。
(四)要推進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依托相關引智優惠政策,加大演藝娛樂業相關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加強人才培訓工作,創建有利于人才發揮才干的良好環境。一是要加強對演藝娛樂行業各類專業人才,特別是對領軍人物、創意策劃人才和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進行培養,提高演藝娛樂市場管理綜合水平。二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推進人才資源的整體開發,加快建設一支素質優良、務實高效的行政管理人員隊伍,培養造就一批領導人才和管理團隊,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實現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允許有特殊才能、有自主知識產權、有突出貢獻的人才以其管理、技術、專利、品牌等參與收益分配,給予獎勵,要實施選得準、引得進、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興文戰略,使得演藝娛樂產業健康、良性發展。
五、結語
加快傳統演藝娛樂產業轉型升級,關系到我省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關系到“文化強省”等戰略目標的實現,關系到文化體制改革的實施與推進,關系到為人民大眾創造與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深刻的戰略意義。因此,要加快結構調整,抓緊制定完善產業布局規劃,完善落實有關政策發展,優化產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