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門是什么 你們在哪里
“九零門”所期望營造的社群氛圍和課程訓練,俱與這些品質有關——勇敢,擔當,寬容,專注,睿智,堅韌。只有人格健全者的社群,才指向遼闊而值得追求的明天。
1
阿朱是我的同齡人,當年沒有考上大學,在紹興老家辦紡織工廠,二十年前企業就上市了,是我們這群朋友中最早開上奔馳的,我吃的第一頓鮑魚撈飯就是他請的客。那些年,A股市場妖股橫行,很多上市公司靠著炒作賺得盆滿缽滿,阿朱的公司業績不錯,可是他的那只股票卻一直不溫不火。
有一次我問他,別人家都找券商弄一些題材,甚至直接自己坐莊,你為什么那么老實?阿朱自有他的道理。他說,那些炒股票的人,賺了,都覺得自己了不起,虧了,卻大罵上市公司,我就老老實實地做企業,他們愛買不買。然后,他從西裝內口袋里摸出一張照片,啪的一聲拍在桌上。這是他剛剛讀小學的兒子的照片。阿朱對我說,我們那么拼命都是為了這個臭小子,我不能亂干事,等他長大了,說老爹是一個只會投機的人。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歸根到底是那幫臭小子們的。
一晃眼,那個西裝內口袋里的臭小子就長大了。去年秋天的一個晚上,這個身高1米9——比他爹足足高出一個頭——的90后小帥哥來找我,說,跟他爹實在無法溝通,再弄下來,父子關系可能要破裂了。
小朱帥哥是在美國讀的工商管理,先是在甲骨文總部干了一年,去年初歸國,在阿朱的公司里當董事長助理。父子兩人在種種問題上,從企業轉型、資本運營到管理層更新等等,都分歧巨大,幾乎無法心平氣和地開完一個會、吃完一頓飯。
在我的書房里,我安靜地聽小朱抱怨了整整一個小時。從那張朝氣飛揚的90后臉上,讀得出失望、迷茫和無所適從,說到激憤時,他脫口而出:“他從小就不關心我,不了解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愛不愛我。”
我打斷了他。然后,講了十多年前的那個西裝內口袋里的照片的故事。小朱突然淚流滿面。
2
當今中國,有2000萬家私營企業,主力正是60初到70中的一代。他們白手起家,野蠻成長,靠著直覺和本能拼出一片天地,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家族和國家的命運。
如今,他們的孩子們都長大了。而這一代人,天生是全球化和互聯網的一代,他們從小受到最優良的教育,大部分出國留學,其中85%讀的是商科,經受了最好的科班訓練。當他們回到父母身邊的時候,兩代人之間,確乎隔著一條云纏霧繞的楚河漢界。
如果說阿朱一代是赤手挖礦,鑄鐵成刀,那么,小朱一代則從第一天起就握刀在手,盼顧四望。刀的來歷不同,用途迥異,對刀的理解和期盼便千差萬別。
這就是中國商業界的頭等大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家族面臨接班傳代,產業和財富的傳承正在考驗整個階層。
吳曉波頻道做過的一份調查顯示,65%的私營企業在未來十年內面臨接班課題,其中半數的接班人將為90后。而對90后二代的調查顯示,心態選擇是鮮明的“三三分”:三分之一愿意接班,三分之一明確表示不愿意,還有三分之一搖擺其間。
而像小朱這樣的二代,在同齡人中又是孤獨的群體。他們是咬著金鑰匙出身的,從小不知饑餓為何事,沒有被野草刺傷過雙手,這把金鑰匙既是命運的禮物,也可能是一份“詛咒”。
3
小吳和小王是另外兩個90后二代。去年4月,我組團去德國漢諾威考察工業展,他們報名參加,被安排在一個房間里。小吳的家族工廠在汕頭,小王的在廣州,一個是做能源配套,一個是方便面生產線。
在德國的那幾天,他們白天隨團考察,是最認真的學員,晚上又抱著被子徹夜長談,彼此發現,幾乎面臨很多相同的苦惱,他們躊躇其中又不得其解。后來我才發現,在那個近300人的企業家考察團中,居然有9位正在接班途中的90后二代,在漢諾威工業展上,他們可能是最年輕的中國面孔。
把這批中國企業界的90后二代聚集在一起——這個想法正是小吳和小王他們想出來的,甚至“九零門”這個名稱,也是出自他們的創意。
他們需要一起成長。商業是一個美好而充滿了冒險氣質的人生游戲,它既與學識和能力有關,同時也需要經驗、閱歷和膽識,在年輕啟程的時候,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同齡人同行,大抵也是一份幸運;他們需要幫扶攜行。四十年中國商業進步所形成的價值觀、能量和經驗教訓,需要以最直接的方式投注于這批與未來有關的年輕人,沒有一位先行者和研究者有拒絕的權利。同時,他們需要超越父輩,從進入商海的第一天,就培養產融結合的新理念和知識體系。
他們需要良性溝通。當我們的孩子從西裝內口袋突然跳到面前的時候,他們是新鮮的,陌生的,甚至也是可怕的,兩代人之間的有效互動及互相諒解,是一門已經被荒廢了百年的家族學業,我們需要重新學習;他們更需要被證明和考驗。在這個轉型中的公民社會,商業既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有撕裂階層和腐蝕人性的魔力,從第一天起,年輕的傳承者們就應該站在進步和善良的一邊。
4
傳承,在每一個種族、每一個國家都是一等一的大事。而那些真正值得傳承的,更多的時候,并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常識。戰略會過時,技術會陳舊,管理會老化,模式會被迭代,但是,有一些東西,如洶涌激流下的河床,亙古穩定。它們是——勇敢,擔當,寬容,專注,睿智,堅韌。
“九零門”所期望營造的社群氛圍和課程訓練,俱與上述品質有關。首先有健全的人格,才可能有健全的企業,而一個人格健全者的社群,才指向遼闊而值得追求的明天。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描述了人類眾多文明的興衰之后,提出過一個意味悠長的問題:對一次挑戰做出了成功應戰的創造性的少數人,需多長時間才能經過一種精神上的重生,使自己有資格應對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戰?
事實上,湯因比所謂的“少數人”,在更多的意義上,是代際傳承的挑戰。今天,“九零門”來了,我們所好奇的未來,到底長著怎樣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