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著名中國畫人物畫家
張令偉
摘要:中國畫三大科(花鳥畫、山水畫和人物畫)中出現最早的是人物畫,人物畫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繪畫藝術獨立和走向成熟。中國畫人物畫內容豐富多樣,題材廣泛,表達情感靈活多變,從題材來看可以分為歷史畫、風俗畫、肖像畫、仕女畫等。歷朝歷代留下來的古畫勝跡數不勝數,生動反映了各個朝代的社會面貌、風俗人情。在中國畫三大科當中,人物畫是最能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因而具有其他畫科難以比擬的社會價值和文獻價值。中國傳統的國畫不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都是以娛人遣興、抒發性情為出發點的,西方的宗教繪畫及俄羅斯19世紀巡回展覽派把主題性繪畫的理念傳給了中國,我們也以此為契點,結合中國傳統的創作理念,開啟了中國畫人物畫主題性創作的大門。
關鍵詞:中國畫 ? 人物畫 ? 主題性創作
中圖分類號:J212.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5-0050-02
一、主題性創作的概念
當代水墨人物畫主題性繪畫產生于20世紀初,“主題性”這個詞匯在50-60年代由俄文翻譯過來,后來約定俗成叫做“主題性美術創作”,指有情節的歷史題材繪畫。
二、中國畫人物畫“主題性”繪畫產生的背景
青海出土的彩陶盆是最早的人物畫,有彩陶噴上跳舞的舞蹈紋,湖南長沙出土了戰國時期的《人物龍鳳帛畫》和《人物馭龍帛畫》,后來發展到壁畫,如先秦時期《人物車馬出行圖》《鴻門宴》《二桃殺三士》等,后來的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寺廟道觀中的壁畫都有人物。其中帛畫上的人物形象較之陶盆上質樸的人物畫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后來的壁畫上越來越多地出現人物畫。發展到宋代,人物畫不再是單一的表現形式,而是具有了一定的獨立審美價值,人物形象的表現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夸張、抽象的手法,以此來感染觀眾,表情達意。例如《潑墨仙人圖》就是在追求筆墨飽滿的同時,將“簡筆畫”這一畫法應用其中,開寫意人物畫之先河[1]。
三、實踐中對中國畫人物畫主體性的自我認識
身處于當下這個科技文明不斷發展的新時代,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和生活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方式豐富而多變,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更注重精神愉悅,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主題性”人物繪畫的選擇,主題性內容豐富錯雜,形式多樣。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以不同的視角去尋求具有人文意義的、對社會發展有深遠影響的“主題性”創作,使得創作更加鮮明地體現出這個時代的文化特色。
(一)關注創作題材的表現性
不論何種藝術創作,旨在表現作者對待世界的態度以及作品對觀眾造成的深刻影響。在當下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面,創作題材內容日益豐富和開放,創作題材可以有更加寬泛自由的選擇范圍,評價一幅作品的好壞,要看這幅作品對于社會的藝術價值以及它所傳達的人文理念是否具有強烈的作用力。當下都市生活節奏過快,很多畫家選取大眾所熟悉的生活狀態為創作題材,通過繪畫來抒發情懷,他們或揭露、或謾罵、或諷刺,其中多透露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這種情緒深深地刺痛了年輕的一代,在這個物質富足、享樂方式錯綜復雜的社會里,他們焦躁不安、思維極端、脆弱無助,以當下繁忙的都市生活為審美焦點,不得不受當下社會審美元素個體感受的影響,如出現的以卡通、寵物等元素為主題的創作。畫家李孝萱的作品《大轎車》以繁華的城市生活為題材,生動描繪出社會各階層在大轎車里擁擠不堪的情景,傳達出一種壓迫感和混亂感[2]。再如《股票!股票》,畫中傳達出當今“股市”熱潮下的人們在證券交易所夸張的表情。除此以外,作者還對警示板、桌椅等環境進行了刻畫,揭示出作者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周圍人群的生活態度。在創作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出更加廣闊的題材,廣泛深入地了解到其深刻的內涵,創作出有深度和廣度的繪畫作品來表現情感價值。
(二)關注當下審美價值觀
在欣賞主題性人物畫的過程中,人物畫的藝術價值被逐步體現出來,主題性人物畫的社會功能也隨之逐漸顯現出來。審美首先應該體現時代性。中國畫人物畫以塑造人物形象來體現作者對人文、家庭和社會的關注,時代不同,那么審美價值觀也就不同,作家的審美情趣源自其的審美心理,只有最深刻、最敏銳、最敏感的審美心理是最持久的[3]。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把自身的審美價值觀和社會背景結合起來,創作出能夠深刻影響當代人的作品。創作活動可以傳情達意,作家在創作過程中需要在自己的審美價值觀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使作品具有活的靈魂,能夠傳達出主題思想,能夠體現出時代文化。在題材選擇方面需要考慮到該創作能否真實生動地描繪當下的時代生活、能否傳達出真實的時代元素、能否恰當地流露出民心民意等。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就是作品生命力,情感愈加深刻,生命力也就愈加強盛。“作品本天成”,便說明了這一點——創作需要融入自己的真實感受,抒發出內心最真摯的情感,將自己對于事物的客觀認識以恰當的手法融入到作品當中,這樣才能創作出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三)創作過程的收獲和感想
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其實就是與自己的對話過程。通過與藝術作品的心靈呢喃,達到一個更高度的自我認知水平。在新時代的號召下,我們既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同時又要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從初期的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到現階段的“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大膽地吸收、借鑒各個國家的現當代藝術來表現和發展當代水墨人物畫內涵。在主題性繪畫的創作過程中,突出表現戰爭與和平、社會性事件以及突發性社會事件等,傳達對和平、自然、幸福、文明等主旋律的倡導和熱愛,提高全民人文素養,注重發揮主題性人物畫的社會功能,注重技法的創新、情感的宣泄以及主題的升華。作品的創作需要由對社會生活的準確把握,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價值觀,向社會傳遞更多真善美的畫面,如公交車尊老愛幼行為、大學生勤勞吃苦等行為,作品要體現出廣大觀眾的現實生活,以起到凈化靈魂、傳遞美好的作用。
四、中國畫人物畫主題性創作的意義
主題性人物畫創作者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不同題材的作品傳達對社會的關注。從主題性人物畫的社會功能來講,主題性人物畫通過關注公共事物、關注文化、關注民生來激勵社會進步。隨著多元化世界的進一步發展,繪畫創作者們的視野變得越來越寬闊,他們不再固守傳統,而是選擇把中國繪畫藝術與西方繪畫藝術相結合,取其精華,并在不斷的探索和融合中,尋求出新的創作技法和表現形式,在主題性繪畫中體現出豐富的人文特色和社會文化,在發揮其社會功能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主題性中國畫人物畫的現實意義
主題性中國畫在反映民生、關注社會、批判現實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向人們傳達一種積極的精神理念來激勵和促進社會思想的進步。繪畫作品為創作者的思想意識所凝聚,同時也帶有某種時代烙印,符合時代的生存理念和審美觀念,顯示了極強的社會意義、文化格局等[4]。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繪畫藝術對社會民生有著“積極促進、發現問題、指正問題”的功能。在新的世界潮流來臨之際,主題性人物畫要完成新的時代性轉變,需要自身的探索和發展,也需要對外來文化不斷吸收、借鑒,通過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才能更好地為現實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作用。
(二)主題性中國畫人物畫的藝術價值
現當代主體性中國畫人物畫是在中西方繪畫藝術不斷交流融合中發展起來的,既保留了中國水墨畫傳統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繪畫嫻熟的創作技法和表現形式。隨著世界交流日益密切,主題性中國畫人物畫的在表現人物情感、反映社會現實方面將更進一步,它的表現內容也越來越豐富,表現手法趨于多樣化。藝術作品創作者擔負著社會責任,當堅持以“積極、發展”為目的進行創作,以嚴謹的態度對待繪畫事業,在吸收借鑒西方繪畫文化的同時不斷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繪畫精髓,創新性地探索出融合性的創作技法的表現形式,努力將繪畫藝術再推高峰!
五、結語
21世紀的今天,世界正處于經濟一體化的交融時期,傳統的水墨繪畫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繪畫藝術的熏陶,國畫人物畫主題在表現形式和內容內涵上趨于多元化,無論是現實意義還是藝術價值方面,都體現出向更加廣闊的方向發展的勢頭。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水墨畫也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考驗。如何在新的經濟形勢避免自身的劣勢下并體現出自身獨特的優勢成為了當代水墨畫研究探索的重點。相信通過不斷的磨合、學習和發現,主題性中國畫人物畫會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魯虹.現代水墨二十年[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5.
[2]姜壽田.當代國畫流派地域風格史[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14.
[3]王學俊.論中國畫藝術創作中的感情表現[J].國家畫,2005,(03).
[4]賈德江.中國現代人物畫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