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
摘 要:中國畫對色彩搭配的考究拿捏的十分精良,中國畫給我們帶來的色彩視覺沖擊也是我們對中國畫最重要的欣賞原因。而且我國的每一位畫家對自己的中國畫用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我們在欣賞中國畫時總能發現新奇的作品。這些與眾不同的中國畫色彩表現手段,為我們源遠流長的繪畫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通過對中國畫色彩特點及表現手法分析,進一步對中國畫進行了深入了解。
關鍵詞:中國畫;色彩;表現手段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177-01
中國人對色彩的執著呈現著我國特有的民族傳統與風俗習慣,對色彩的喜好中傳達著中國的時代精神。源遠流長的中國畫經過畫家們的苦心孤詣的創作,為我們的文化寶庫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畫綿延了數千年,至今仍然能使人感到震撼,給人帶來視覺的盛宴,傳播著中國傳統美的精髓,其中中國的色彩作用特色歷來備受關注。
一、色彩在中國畫中的作用
中國畫的色彩承載著畫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體驗,每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畫家都受著當代社會風氣和時代精神的影響,同時不同的社會經歷又給畫家自身的精神體驗和所獲得的人生感悟有著千差萬別。因此,在作畫時所選用的色彩搭配展現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蘊,通過意象表現出自己精神內涵。也只有承載著主體精神情感的作品,才能稱得上完整的作品,才能具有良好的感染力,與欣賞者達到精神上的共鳴。
中國畫的歷史悠久,經過歷代畫家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與西方繪畫迥然不同的繪畫風格。為后世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繪畫經驗,對于中國畫用色技巧的研究,對于熟悉我國傳統的繪畫色彩有著重要意義,對于把握中國畫的技巧與表現手段,推陳出新的進行中國畫創作有著重要意義。
二、中國畫的用色之道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有著本質差別,中國畫對意境的關注超越了寫實,因此,欣賞中國畫需要靜下心來去感受畫家所要傳達的情感,表達的故事情節。畫家通過高山流水、或草木鳥獸這些普通的意象描繪,加上色彩的協調與精心搭配,給后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欣賞者能夠沉浸在別樣的風景中,感受時代精神的差異。
中國畫作為國粹能夠追溯到兩千多年戰國時期的帛畫,經歷了幾千年的洗禮,中國畫的用色考究已經出神入化,它不局限于某一種顏色,但是也絕不是濫用各種彩虹色。中國畫不求斑斕,但求沉靜中的絢爛。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所造成的,歷代中華民族人民秉承著低調保守的行事風格,但又絕不虛弱無力,在繪畫中呈現出內心的張揚與張揚,繪畫色彩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精神的血液,中國畫的用色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綿延不絕,源遠流長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正是由于中國畫的獨特用色之道,中國畫的色彩搭配才可以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吹雨打后自然流光溢彩,振聾發聵。中國畫源于畫家的思想情感與靈感,注重色彩的搭配卻不局限于色彩的運用,色彩用于作畫但更注重情感表達。
三、中國畫中色彩的運用
1.隨類賦彩。中國畫的色彩技巧最為突出的就是隨類賦彩。簡單來說就是作畫色彩的運用是根據事物的種類而定。中國畫不像西方繪畫那樣注重自然的陰影和周圍事物色彩的影響,緊緊的把注意力放到物像原本該有的色彩上。實際上中國畫家通常會根據自己心中腦中事物固有的形象作為繪畫色彩的基本色調,而不太在意自己眼前所見的物像進行作畫。這就說明了中國畫的物像色彩與人們印象中的實物影響有所差距的原因,中國畫家更愿意用自己心中想象的物像色彩進行作畫,以此賦予了中國畫的深幽的意境。這其實是由于畫家在進行繪畫時更加注重于物像精神內涵的交流,而不止于外部的表象對話。隨類賦彩實際上超出了事物的表象,跳出了實景的牢籠。每個畫家由于自己的生活經歷產生了與眾不同的精神感悟,也正是由于這樣豐富多彩的感情賦予,才給后世帶來了迥然不同的精神體驗和生命內涵,讓人觀賞一幅畫像是讀一個故事。
2.悟得活用。中國畫是有靈魂的活體,它富有深遠的意境,因而畫家在進行色彩的運用時更加注重悟得活用。通過顏色與線條的完美搭配,讓物像躍然紙上,富有內涵。每一位優秀的中國畫家必然可以活靈活現的作用色彩,對悟得活用這個手段的感悟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畫家通過富有藝術氣息的思想去感悟客觀事物的內部意象,更能夠在作畫中表達出物像的本質特征。而且面對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情感經歷時,自己對同一物像的運用也不同,靈活多變的將其理解運用到色彩搭配上,給中國畫展現出形式多樣的情感表達與靈魂。源于實物卻超越實物,源于生活而超越生活。
四、結語
中國畫的色彩搭配內涵是豐富多樣的,我們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探究到底。循序漸進的探索中國畫的用色之道,一步一步的挖掘中國畫的精神內涵,才能更加完整的詮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參考文獻:
[1]周曉光.淺論中國畫的色彩觀[J].大眾文藝,2017(13).
[2]冉冉.試論中國畫的色彩之美[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3]劉珂.中國畫色彩的運用及特色[J].藝海,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