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淺析中國當代文學的文學史敘述問題

      新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04月30日 20:27

      ...語……20世紀中國文學 倫理問題-當代文學填空題 中國當代文學的敘...

      鄧迪

      摘 要: 本文主要以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嚴家炎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為研究文本,就以上三位學者在文學史教材的編纂中對于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這一時期的文學現象的文學史敘述進行對比分析,以期探索出這一時期文學作品的史學意義和文學史評價等相關問題。

      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史;陳思和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003-01

      在上世紀80年代重寫文學史的任務被提出后,以陳思和為首的學者開啟了關于重新研究、評估文學史的工作,通過“重新研究、評估中國新文學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思潮、現象”以達到“開拓性地研究傳統文學史所疏漏和遮蔽的大量文學現象,對傳統文學史在過于政治化的學術框架下形成的既定結論重新評價”的研究目的。在陳思和的這一“中國新文學整體觀”的指引下,左翼文學史的政治建構被逐漸消解,對于文學史的單一的革命敘事的一元格局被打破。正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變革的背景下,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這一時期的文學(以下簡稱“這一時期的文學”)才從過去的“空白論”中脫離,這一時期的文學才被正式地納入文學史的敘述中。

      一、關于三本教程的對比分析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學的文學史敘述中,陳思和、嚴家炎、洪子誠等學者主編的不同的文學史教程中,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學史敘述均有不同的側重。

      1.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在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作者顯然有意識地突出這一時期的文學的文學史價值和地位,并提出了多層面、打破一元化的整合視角、民間隱形結構等核心概念為基礎的對文學作品多義性詮釋的文學史編纂態度和宗旨。陳思和反復強調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特點即文學與政治的過于密切的關聯性,并以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作為分界線就其隨不同時期變化的國家意志為比較,對比其相應政治背景下的文學創作。

      2.嚴家炎主編的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根據《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編輯特點,該本中關于這一時期的文學的部分顯然是由陳思和撰稿完成的,從篇幅和內容上來看,該本關于這一時期的文學的研究與陳思和版本似乎無異,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兩版編撰結構不同:陳本是全書貫穿了陳思和本人的核心研究觀念,而嚴家炎此版則是由眾多學界專家學者分別參與編寫完成,其內容形式更近乎于學術期刊,雖是時代編年的形式,但更類似于文學史的分版塊教學,在這一框架下,關于文學史的延續性即無法保留,在該版中的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潮研究在前后章節上未曾有明顯的關聯性,其對于這一時期的私人寫作與個人話語、個人覺醒在文藝和思想上的啟示性作用也未像陳本中那樣深刻。

      3.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洪子誠版本中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學的研究相較于其他版本而言,基于更為規范和傳統的學術范式,該版本按照嚴格的歷史時序,除了對于政治背景和文藝思潮運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外,還涉及到了當時的文化國際交流、文學期刊的發展情況,并從文學創作和文藝理論批判的角度對當時的集體創作、文學作品特征等進行了歸納。洪子誠近乎理智地對這一時期的公開文學進行了結構原則、敘事方法等方面的分析,這一版與陳思和版本相較,有一定的補充性作用,但是顯然從文藝作品和社會思潮、創作者思想意識等層面上,陳思和版本在這一時期的文學的研究中秉持著較為清晰和深刻的核心學術觀點及研究脈絡,使其整體的研究更加深入。

      二、關于這一時期文學的文學史敘述問題

      1.“潛在寫作”與作家的個人話語。在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學的史學敘述中,以上教材對于該時期文學現象的都不同程度地將民間的寫作與作家的個人話語作為公開文學的重要補充,其中又以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為主。尤其是陳思和所提出的關于“潛在寫作”的研究問題,這一在特殊年代的文學創作現象,在長期被公開文學所覆蓋的文學史研究中,一經發現,即是對于建構全面文學景觀的的重要補充材料,對于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全面立體解讀具有深刻意義。

      2.文學史的不可斷裂。在對這一時期文學的研究中,對于“潛在寫作”和不同形式的非公開文學作品解讀的文學史意義,不僅僅是其對于這一時期的文學全貌的補充與完善,更是發掘出這部分文學創作對于“五四”以來的新文化傳統的延續的意義,以及其對新時期文學尤其是朦朧詩歌的啟蒙與鋪墊作用。從文學史的意義上來講,任何時期的文學現象與前后時代都是連續性和粘合性的,這一特殊時期的文學現象與前“十七年文學”以及“新時期文學”之間均存在著承前啟后的關聯性意義,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史料的發掘與研究對于整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學史都有著深刻的思想史、文化史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2]陳思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展望[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60年[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4]嚴家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學史 這一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黄色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高中生被老师第一次处破女|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日本视频www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无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在线动漫|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 俄罗斯激情女同互慰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老师那里好大又粗h男男|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国产亚洲精品91|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第四色最新网站|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乱妇高清免费|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一| 狼色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教师mm的s肉全文阅读|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 欧美在线视频网站| 五月天婷婷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