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初探以宜賓市舊州塔公園景觀設...
朱華
摘 要:傳統村落是人類歷史文明遺留的產物,保留著人們生活特征、傳統文化、生產民俗、景觀風貌,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傳統村落及村落景觀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載體,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傳統村落民居建筑、村落文化、村落景觀面臨嚴峻生存及發展挑戰,地域文化特征、歷史文化底蘊正逐漸消失,因此從地域文化特征在傳統村落景觀應用為視角,以地域文化特征為核心,分析傳統村落景觀的構成及特征,闡明村落景觀與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系,探討了村落景觀中地域文化表達載體、表現手法及策略等,為后續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地域文化 特征分析 傳統村落景觀 創新應用
一、傳統村落景觀構成要素和特征
1.景觀與傳統村落景觀
兩者之間有本質性區別。景觀指形成于地表,有觀賞性的景致、自然景觀。傳統村落多指過去,人們因為生活而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群落式的建筑民居,村落景觀突出人文景觀的延續,不是單一的景色,而是注重表達文化內涵、價值意義。可以是某區域內人們為生活需求而創造的文化,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人們思想的呈現,具有較強的空間性、地域性。
2.傳統村落景觀構成要素
(1)自然景觀
草木、山水、風雨等是組成村落景觀的基本元素。傳統村落建筑一般坐落于平原且有河流、環境優美的地界,交通便利,有水適宜生存,優美的自然環境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村落空間形態受自然環境的制約,水體流向、地表的落差決定村落走向,也是村落保持經久不衰的自然基礎。
(2)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是研究古歷史文化的直接依據,也是支撐傳統村落景觀的構架。村落中古道、建筑、文物、古廟、歷史、名樹及人們生活中的節日民俗、工藝技術、民間信仰等,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有機結合,是村落文化發源的根源,承載著豐厚的歷史遺跡?譹?訛。
(3)社會景觀
具有濃郁地域特色景觀有較強的社會感染力,突出人及人類活動的社會現象。特色風景、濃郁民俗是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特色旅游為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娛樂等構成社會景觀,傳承于歷史,溝通于現代。
3.傳統村落景觀特征
(1)傳統村落景觀具有連續性
村落景觀是民居空間景觀的組合,構成一幅連續性的畫面感,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感受,延展成空間的質感,受方向與形式上的約束。鞏義市海上橋村( 圖1-1 )民居建筑最吸引游客的是建筑群體外部空間環境構成的鄉村特色景觀,形成的連續性的歷史畫卷。
(2)傳統村落景觀具有圖像性
環境因素、氣候條件、歷史文化等影響傳統村落內部院落規劃及外部景觀組成,通過對傳統村落分析,利用光影、體塊、空間、色彩增加建筑民居的層次感,呈現幾何圖像的重構性。如果建筑民居作為背景依托,外在空間環境則是圖像,運用圖與底的反轉關系詮釋村落靈動感。全國著名的寫生基地——安徽宏村(圖1-2)背面靠山,借助了山的輪廓,白墻灰頂的徽派民居、綠色的樹倒映在水中,水中漣漪不斷,映襯了水景的優勢,整個畫面宜動宜靜,亦近亦遠,展現共生互融的微妙情懷。
二、 地域文化與傳統村落景觀認知
1.地域文化特征
(1)文化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指某一區域內的文化發展特征,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時間代表文化發展歷史,空間象征著區域性?譺?訛。地域文化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有機組合,特色文化底蘊豐厚,區別于其他文化,具有獨特性、獨創性、不可替代性,是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果。
(2)文化的傳承性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地域文化發展延續至今,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有極強的延展性、傳承性。發展過程中與其他環境文化相融合,吸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形成與地理區位相關的文化特征。
2.地域文化與傳統村落關系
(1)傳統村落景觀反映地域文化
①地域文化塑造傳統村落景觀
傳統村落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地域文化是傳統村落的靈魂?譻?訛。地域文化已經滲透民居生活中,引導著人們思想行為,讓村落景觀更有特色,如鞏義高低不平的地域環境,人們利用有利地形選擇依山而居的窯洞民居,形成特色的窯洞群落,遠看如畫,近看如穴,周圍的村落景觀與民居構成一體,如圖2-1。村落景觀是居民生活的物質空間環境,符合村民物質及精神方面的雙重需求,精神需求是基于生態環境、村落文化體系相互融合發展。
②傳統村落發展反作用于地域文化
傳統村落選址是充分考慮自然環境,并對村落發展有利因素、地域特點加以利用,并逐漸融入了特色文化,形成互生、互動、互約、互制的平衡局面。在長久的發展中,村落文化發展反作用于區域文化并折射著濃郁的人文現象,促成了村落文化豐厚的底蘊。
(2)地域文化對傳統村落景觀價值意義
①提升傳統村落景觀文化內涵
村落景觀文化內涵不是單一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完整的有機整體,是村落遺存的核心生命力?譼?訛,反映了歷史風貌、文化脈絡、社會變遷,具有較強的神秘色彩,豐富村落空間立體感。缺失文化內涵的村落是單調,失去研究價值內涵,失去原本的生命特征,或面臨文化枯竭,村落衰敗也就不遠了。
②延續傳統村落歷史文脈
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村落景觀保護與發展中,最大限度呈現村落景觀文化氛圍,是對傳統文化的升華,對歷史文脈的梳理及延續,從發展中總結經驗,秉承可持續理念,才能更好地保存和繼承。
3.基于地域文化的傳統村落景觀規劃原則
(1)文化傳承原則
村落景觀反映了居民生活狀況、審美趨勢、精神追求。文化發展對傳統村落景觀變遷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善于將特色的歷史巧妙融入村落文化的發展,塑造特色的村落形象、生態環境,營造出空間感、歷史感、特色文化融合的氛圍,村落文化才能得以順利傳承。
(2)生態平衡原則
傳統村落保護、規劃重建,要維持生態穩定,保持原有的民居建筑和自然環境,保護鄉土文化的原汁原味和生態環境的完整。提倡以“人”生存發展為根本,因地制宜,避免村落景觀資源過度開發,使生態體系受到毀滅性破壞。
(3)可持續發展原則
根據村落實際情況進行調研考察取證,并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綜合化、系統化的評估。遵循自然規律,制定出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實現村落生態體系可持續發展進程?譽?訛。
三、 地域文化在傳統村落景觀中的應用表達
1.地域文化在傳統村落景觀中的表達載體
(1)物質文化景觀表達載體
①民居建筑
因地理位置、光照條件、溫濕度差異、文化習俗等不同,故不同地域民居建筑有不同特征,如山西民居和江南民居等各有不同外形。村落建筑能直觀的呈現出當時的歷史文化發展痕跡及地域風貌特征,是物質文化發展的再現和延續。
②水體景觀
水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水體景觀或環繞民居而建,給動植物的生長注入生機,豐富了村落景觀。對已經枯竭的水體進行重新疏通,對污染的水體進行治理,對死水景觀改建成活水自然流通,要注重對水體景觀進行循環利用。
③其他景觀
包含街巷布局、村口廣場等物質文化載體,為人們引導連接各景點的通道,提供休閑娛樂活動場地,是人們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地域文化的象征。
(2)非物質文化景觀表達載體
①名人故事、歷史傳說
為豐富村落文化內涵,使人們對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挖掘有代表性的歷史名人故事、傳記,甚至是民間傳說,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融合到當地人文景觀建設規劃中,增加神秘色彩,增強趣味性,使人們產生共鳴。
②傳統民俗文化
形成于民間的傳統節日活動,是地域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如彝族的姑娘出嫁活動,傣族潑水節,不同地區的祭祀活動,民俗風采濃厚,人們對自身民俗文化認知的基礎上,豐富社會文化生活。
2.地域文化在傳統村落景觀中的表達手法
(1)再現的表達手法
深入研究該地區文化、了解歷史發展并結合現代表達手法,對即將消失或已經失去原有形態進行提煉和修復,讓歷史文化與場景特征再現,目的是引起人們對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譾?訛。
(2)隱喻的表達手法
隱喻是讓人們的情感產生共鳴,采用聯想、夸張等手法與主題性或文化性的符號結合起來,給予作品生命力,有代表性,傳遞地域文化思想和歷史發展烙印,彰顯特色文化。
3.地域文化在傳統村落景觀中的表達策略
(1)歷史文化與現代的協調
傳統村落自然、質樸的氣息,是歷史文化沉淀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對傳統村落景觀規劃不僅要對以往文化傳承,也應當滿足于現代人們的生活需求,適應于當今發展模式,尋求歷史與現代的協調。
(2)地域特征的創新
對能引人注目的文化特征重新整合,加以提煉并注入新的創意元素,提煉后的文化元素特征既有傳統文化的形式和內涵,又有新的寓意情感,形成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地域文化創新是人們對傳統文化肯定與褒揚,同時也是居民適應現代生活的渴望與需求。
四、 結語
傳統村落文化是民間文化的珍藏館,是人類文化的活化石,因此,村落文化景觀越來越受到關注,居民保護的意識也逐漸加強。對傳統村落保護規劃中,通過一系列的設計手法,營造地域文化特征在村落景觀中應用的重要性,使村落景觀設計在地域文化傳承、文化創新中得以順利發展,對今后創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村落有一定借鑒意義。
注釋:
?譹?訛朱哲瑩.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研究[J].山西建筑,2015(1).
?譺?訛趙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譻?訛張文君.城鎮化進程中陜西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研究——以韓城黨家村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4.
?譼?訛王雋妮.鄉村旅游對鄉村社區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0.
?譽?訛張潔.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D].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譾?訛武雯婷,吳蘋.現代城市建設對傳統文化景觀的傳承和再現[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5).
作者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