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政、交通和旅游部門可靠的水上交通工具. 公司以科技、人才為...
代旭昭+楊靜
【摘 要】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乾陵旅游紀念品的參與式設計,在調研、設計、測試評價階段讓游客參與其中。將唐代服飾文化與乾陵旅游紀念品設計相結合,設計出符合游客需求、具備唐代歷史文化特色的乾陵旅游紀念品。
【關鍵詞】唐代服飾;乾陵;旅游紀念品;參與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2-0239-01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位于陜西乾縣西北的梁山,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因山為陵,氣勢宏偉,加之陵園石刻群的杰出及其深遠影響,被譽為唐陵之冠,名噪中外,舉世矚目。乾陵是盛唐文化的輝煌體現,它是在繼承和發展了傳統華夏文明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而形成的。開展乾陵旅游紀念品的參與式創新設計,對于乾陵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于乾陵旅游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唐代服飾特點
唐朝服飾是中國服飾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論是服飾造型、紋飾,還是著裝方式等,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與發展。唐朝平等容物、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圍,形成了唐朝豐富多樣的服飾藝術。燦若星河的唐朝服飾可以概括為皇帝寵黃、胡服盛行、服裝寬博、衣領袒露、衣博而裙闊等特點。唐代典型男子服飾造型主要包括:唐朝皇帝冕服、通天冠朝服、具服、遠游冠、武弁、進賢冠、皮弁冠、法冠、聞山冠、平巾幘、常服。幞、圓領袍,革帶,烏皮六合靴,組成了唐朝男子的常見形象。唐代典型女子服飾造型主要包括:襦裙裝、襦裙禮服、女著男胡服、女著男裝、羃籬、帔帛等。唐代服飾的紋樣以植物紋樣為主,以審美裝飾為目的,呈現出色彩濃艷、華美、雍容飽滿、繁復的特征。
二、乾陵旅游紀念品的參與式設計
通過互聯網平臺,運用參與式設計理念,讓游客真正、全面參與到乾陵旅游紀念品的設計中,由游客與設計師組成設計團隊,共同設計出既具備唐代服飾文化特色,又兼具藝術性、審美性、實用性、工藝性的乾陵旅游紀念品。
(一)確定參與設計的游客群體。通過旅游網站、旅游論壇、搜索引擎等網絡平臺搜索游客,并根據游客對旅游紀念品的興趣和購買力將其分為兩類,即領先游客和普通游客。領先游客通常站在時代的潮流前線,對旅游紀念品擁有極具潛力的構想,甚至能夠描繪出旅游紀念品的造型和功能。普通游客指的是對旅游紀念品需求一般的游客。
(二)旅游紀念品的調研階段。以乾陵旅游紀念品為主題,結合唐代服飾文化特色,從旅游紀念品的歷史性、紀念性、功能性、藝術性、工藝性、便攜性等特征出發,制作詳細的旅游紀念品調查問卷,利用網絡平臺對領先游客和普通游客的紀念品消費需求進行詳細調研。運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對調研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出乾陵旅游紀念品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
(三)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創意階段。在設計創意階段,以基于唐代服飾文化的乾陵旅游紀念品創新設計為主題,通過網絡視頻、語音會議等方式將設計師和領先游客聚集在網絡里,組成網絡設計團隊,召開網絡頭腦風暴會議。主持人除了向所有成員闡明會議主題和會議規則以外,還應盡力創造融洽、輕松的網絡會議氛圍,特別要鼓勵領先游客多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從乾陵的旅游資源和唐代服飾文化資源中獲得大量的設計構想和創意。
(四)旅游紀念品的詳細設計階段。在前期調研和網絡會議的基礎上,對乾陵旅游紀念品的調研資料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和整理,深入研究唐代服飾的文化符號,總結其藝術特征和藝術規律。依照以下方法將這些設計符號應用到乾陵旅游紀念品的設計中,形成乾陵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方案。第一,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的直接仿生。模擬唐代服飾的形態、結構、功能、色彩、工藝等特征,進行旅游紀念品的創造性設計。第二,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的幾何抽象。運用平面幾何抽象和立體幾何抽象兩種手段,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進行簡化與提煉。第三,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的置換同構。運用功能的置換同構、形態的置換同構、材質的置換同構三種方法,將唐代服飾文化符號應用于旅游紀念品的設計中。第四,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的意象轉換。將歷史傳說、歷史人物、歷史詩詞等非物質性的唐代服飾文化符號與旅游紀念品設計相結合,實現意象轉換。第五,對唐代服飾文化符號的重構。主要運用易位重構、裂變重構、疊合重構等方法,實現旅游紀念品的創新設計。
(五)旅游紀念品的方案評價階段。在網絡平臺公布所有旅游紀念品設計方案,運用網絡交互方式征集游客對設計方案的具體評價,普通游客可通過一些簡單的測試題進行評價,領先游客則可發揮其優勢,對旅游紀念品的造型、結構、功能、色彩等給出詳細的評價和反饋意見。針對游客的意見和建議,反復修改和調整,直至設計方案的游客滿意度達到85%以上,才可將其確認為最終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吳朋波.旅游紀念品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2]胡小平.服飾藝術賞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