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四位一體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曾芳芳
沈后慶
【摘 要】OBE意謂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的結構模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則是地方高校為滿足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應對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必然抉擇,地方性院校戲劇應用性人才的培養也不例外。廣西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因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問題,而引入OBE教育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完善當前舊有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OBE;應用型;廣藝,戲劇表演,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C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2-0173-02
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習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中文通常譯為“結果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OBE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哲學觀,在實踐上,這一教育理念強調關注學生在接受系統教育后能獲得什么樣的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什么樣的工作并獲得成功?學校的所有課程編排、教育活動及其過程都要圍繞實現預期的學習結果來設計和運行。
OBE教育理念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美國學者Spady等人提出,并引領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基礎教育改革。在《基于結果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一書中,Spady對此種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將其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取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澳大利亞教育部門則把OBE定義為:“基于實現學生特定學習結果的教育過程。教育結構和課程被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們無法為培養學生特定能力作出貢獻,它們就要被重建;學生結果驅動教育系統運行。”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中,將現代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分為三類,即學術研究型、應用型和實用型職業技術人才。其中應用型人才指能夠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從事的相關專業生產和實踐中,并將其轉化為社會生產效益的專業性或技術性人才。
21世紀初期,OBE理念為我國教育學者所關注,已有研究成果或著力于對OBE理念的解讀。現代教育大眾化語境之下,大眾化教育模式與以往精英教育模式不同,它不再以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作為檢驗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唯一標準,而是主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反饋來評價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能力,這自然涉及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問題,培養模式要求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和方式必須有機統一,其中培養目標是核心,培養過程自始至終都需要培養目標,而培養規格能夠將培養目標具體且清晰地展現出來,培養方式則為了更好地實現培養目標和規格。以廣西藝術學院戲劇學表演專業為例,就是要以文化娛樂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地方高校,尤其是少數民族地方高校的特點,通過培養目標、規格和方式的有機結合,培養出適應當下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戲劇類應用型人才。
然而,受制于主客觀條件,尤其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制約,我國高校長久以來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以及創業能力的培養,而這已然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了,尤其是隨著全球化語境的到來,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使用標準也越來越嚴苛,企事業單位不僅要求自己的員工具有深厚的職業能力,而且還應具備很高的綜合性專業素養,僅從廣西藝術學院戲劇學專業培養現狀來看,OBE這一理念及其教育模式的施行,都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間,整體上尚缺少從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能力指標體系、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成果。
其一,教學硬件亟待改進。在全國擴招的背景下,受制于近年來全校眾多院系快速發展的需要,客觀上造成很多院系的教學空間相對不夠,廣西藝術學院戲劇學,尤其是偏向于實踐性的表演專業因學校本身教學經費投入不足,造成實踐教學和實踐場地缺乏,不要說小劇場、黑匣子等實際演出場地沒有,就是平時小品訓練以及形體教室也是簡陋狹窄,這給實踐教學帶來極大的困擾。
另外,學生的實習基地建設也多是掛個牌子,搞個儀式了事,這種流于形式,缺乏科學評價標準的基地自然導致實習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這一點尤其突出在戲文系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以服務理論課程為宗旨,倘若沒有建立獨立于理論教學之外的實踐教學體系,則不易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戲劇批評和編劇人才。
其二,培養方案需要整體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因材施教,而原有的教學方案多對同一專業的學生采用同一教育模式培養,很少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戲劇學專業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方案中,在學生學習課程的設置方面適應新的需要,廣西藝術學院戲劇學專業存在只重視單門課程設置、課程整體優化不夠的弊端。戲文專業教師將較多時間用在理論知識傳授上,對學生實踐寫作、戶外采風等都重視不足,戲劇與影視表演專業在教學內容上一味重視表演實踐,忽略人文素養的培養。長此以往,應用型人才很難根據自己的需要與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從而出現厭學的傾向。
其三,教師隊伍素質需進一步提升。廣西藝術學院戲文專業教師目前有博士3人,碩士4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的有4人,從學歷和職稱層面看,師資力量較強,但這些老師幾乎都是從學校培養出來的,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很少。而戲劇與影視表演專業目前只有4位專職教師,也多為高校培養出來的,缺乏舞臺經驗。
從總體上看,廣西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系成立時間短,中青年以上的教師相對缺乏,教師隊伍整體呈現年輕化趨勢,年齡結構出現一頭大一頭小的不平衡狀態。這種現象喜憂參半,喜的是年輕教師多數為剛畢業分配到高校工作的碩士生、博士生,老師有活力,能夠更好地親近學生,和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憂的是這些年輕教師在尚未有豐富教學經歷的情況下,成為教學一線骨干,尤其是在各高校擴招以后,他們更是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難以得到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老年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上,他們也只有邊實踐邊總結,這自然會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尤其是現在青年教師的成長經歷多比較單一,他們往往在完成高校學習后直接進入教學狀態,對社會實踐缺乏經驗,重視不夠,這對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戲劇人才造成實際的影響。
近年來OBE教育理念已逐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認可,將此教育理念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結合,是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而基于OBE教育模式下戲劇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力圖打破傳統的教育思維,還需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探索并不斷改進與完善具體的做法和措施,廣西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教師團隊已在這一觀念上達成了共識,然而要將這一教學模式落到實處,必須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終使得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使得戲劇類課程真正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自己創演的作品走出課堂,接受社會的檢閱,從而真正培養出適應我國社會和文化市場需求的實用型、技術型的戲劇類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中江,黃成亮.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華小洋,蔣勝永.應用型人才培養相關問題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
[3]楊興林.應用型人才及其培養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高等教研究,2007(4).
[4]姜波.OBE: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30(3).
[5]安怡,杜建平.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化學刊,2011,15(5).
[6]陳光劍,譚春艷.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多元思維探索[J].四川戲劇,2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