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文
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已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也給博物館陳列展覽帶來了生機和新的機遇。通過合理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可以提高陳列內容的表現力,提升觀賞者體驗。本文分析了博物館陳列中應用傳統媒體的劣勢,并結合應用實踐,對數字媒體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應用優勢進行論述。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博物館;劣勢;應用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263-01
一、引言
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數字媒體技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數字媒體作為一種有效且速度的信息化手段,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直觀和快速的傳達主題信息,進而增強展品的展示效果,提高觀賞者的視覺體驗,通過營造虛擬、仿真的空間發揮出古文物的最大價值,從而使參觀者獲得全新的參觀和學習體驗。
二、在博物館陳列中應用傳統媒體的劣勢
出于對古文物進行保護的目的,有關部門對其陳列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例如,部分容易受到損壞的文物不能進行陳列或者長期陳列,字畫等需要輪換展示,在陳列期間也需要對溫度、空氣濕度、光照等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展柜中具有適宜的微環境。由于這些條件的影響,觀賞者只能觀賞到文物的局部,或者在不方便觀賞的環境中進行參觀,嚴重影響了文物重要價值的發揮。
1.陳列中不能展示文物全貌。一些古籍只能在展柜中展示封面或其中某一頁,根本不能將其中的豐富內容展示給觀眾,只能管窺蠡測;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在陳列時很難發揮應有的價值。
2.展示細節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陳列大型展品時,只能將大體的外貌展示給觀賞者,一些細節不能被很好地展示,例如容器的內部構造與鐫刻銘文等。而一些小型、做工精致的器物,在傳統的陳列方式中將微小的花紋與雕刻細節等展示給觀賞者無異于天方夜譚,例如金縷衣華麗、考究的針織方式等。
3. 感官單一。傳統的博物館展品陳列只能將視覺信息傳達給觀賞者,聽覺、嗅覺、觸覺等信息的傳播受到限制。有些博物館為了將最全面的信息傳達給觀賞者,只能建造專門的演播室,聘請專業的演員進行演奏,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對于傳統的陳列技術而言,將包括視覺的全部感官信息傳達給觀眾具有很高的難度。
4.不能展示出古文物的原生環境。古文物的原生環境包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對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還能增加觀賞者對古文物的了解程度。但是,古文物經過發掘、運輸到進入博物院,其原生環境已經消失殆盡,逐漸孤立起來。
5.只能進行靜態展示。如果需要陳列的內容具有動態性時,傳統的陳列技術就很難實現這一要求了。例如,需要展示某一文物的制作過程時,圖版等形式很難將其生動、具體地展示出來,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6.單位面積限制信息量的傳播。傳統的文物陳列通常使用實物或者圖版,實物需要實實在在的空間,圖版會占據大量的展板面積,所傳播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也不便于觀賞者查詢信息、搜索資料,不僅給策劃文物陳列的工作人員帶來不便,還限制了觀賞者獲得信息的范圍。
7. 陳列內容更換不便。在傳統陳列方式中,文物選擇、布置完成后,由于難度較大,一般不會輕易進行更換。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陳列文物的狀況、關于文物的研究情況、陳列過程中發現的錯誤等情況層出不窮,因此陳列文物有必要進行及時調整。由于傳統陳列更換內容的成本較高,很難及時更換。
三、數字媒體技術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的應用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在博物館陳列中的普遍應用,顯示屏、影院系統、VR、AR等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應用中的優勢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針對傳統陳列媒體的劣勢,數字媒體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陳列內容的表現力,提升觀賞者體驗。
1. 使陳列文物的信息展示更加全面。在博物館陳列中應用數字媒體方法能夠將文物的信息更加全面、直觀地展示給觀賞者。在陳列三維物體時,能夠利用旋轉等方式將文物的每個側面進行全方位展示,還可以對傳統陳列中無法展示給觀賞者的內部構造與細節問題進行詳細展示。數字媒體方法能夠有效恢復被損毀的文物全貌,便于觀察者對其進行全面了解,彌補歷史的缺憾。例如,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極大地損毀了圓明園的歷史價值及建筑價值,許多人士提議對其進行復建。但是,復建在某種意義上反而是對遺址的破壞。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下,增強現實技術能夠將現在僅剩的圓明園建筑遺跡與虛擬建筑原貌進行結合,既保護了遺址,還能將圓明園原貌進行完整展示。
2.增強陳列文物的細節表現。在博物館陳列中應用數字媒體方法,不僅能夠對不方便陳列的大型文物進行虛擬分解,還能將陳列文物的特寫細節進行放大展示,將書畫作品中作者的筆觸等細節清晰地展現給觀賞者,解決了陳列實物不方便近距離觀察足等問題。
3. 向觀賞者傳播視覺以外的感官信息。傳統的文物陳列大多只能向觀賞者傳播視覺信息,數字媒體方法能夠有力改變這一現狀,從聽覺甚至觸覺等感官上來向觀賞者傳達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顛覆了傳統的只能“看”,不能摸、聽的模式。例如,利用數字媒體技術中的音頻能夠模擬編鐘等樂器的演奏以及方言、歌謠等,提高了觀賞者感受、學習文物知識的體驗。
4.將文物的原生環境展現給觀賞者。原生環境對研究古文物具有重大意義,數字媒體方法能夠對其進行有效還原。例如,某博物館陳列的古船,是從海底打撈出來的古代船只。利用數字媒體方法中的大型投影技術能夠將船只在被打撈出海之間的狀態進行模擬展示。
5. 便于進行動態展示。在博物館陳列中應用數字媒體方法能夠直觀展示出動態的過程。例如,傳統的博物館陳列中只能將一些工藝品的實物進行展示,其制作工藝、流程等很難展現給觀賞者,靜態的文獻資料、立體模型等十分抽象。數字媒體方法中的影像技術或者三維動畫能夠將動態過程進行直觀展示,一目了然,生動具體。再如,在展示生態變化等動態工程時,能夠利用數字媒體方法進行直觀展示,某博物館展示皇姑屯事件時,能夠使用仿真場景將其中的主要歷史事件還原出來。
6.擴大信息容量。傳統的文物陳列受到多種因素例如空間面積不足等的制約,向觀賞者展示的信息十分有限。數字媒體方法能夠將海量的圖形、表格、文字等錄入計算機之中,觀賞者可以自由搜索、瀏覽。另外,還能夠建立完善的查詢系統,豐富獲取信息的渠道,提高觀賞者獲得信息的效率。數字媒體方法使得文物陳列不再受制于空間、面積等因素,不僅節省空間,還避免了大量圖版造成混亂等現象,提高信息的針對性。
7.方便更換陳列內容。在陳列技術取得進步、學術研究取得成果、陳列內容需要維護等情況時,數字媒體方法僅僅需要增加或者更換服務器中的數據即可完成。例如,部分博物館已經創建了陳列文物的數據庫,可以跟隨文物研究與修復的進度隨時更新數據庫,方便觀賞者獲取資料。另外,部分遺址類型的博物館,從發現、發掘遺址到陳列過程中,都在持續不斷地采集數據,為將每個階段的遺址展示出來,需要將最新采集到的數據及時擴展到數據庫中,實時更新。
8. 提高陳列的趣味性。在博物館陳列中應用數字媒體方法能夠將枯燥的陳列信息用更為生動的音頻、游戲等方式展示出來,提高觀賞者的興趣。例如,某博物館根據收藏的文物制作出三維動畫片,將文物中的人物、對話、事件等通過生動的動畫片展示出來,寓教于樂,觀賞者在欣賞影片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物中蘊含的信息。
9. 提高觀賞者的參與度。數字媒體方法能夠將與觀賞者互動變成現實,有效提高參與度。觀賞者參與其中,能夠主動接受信息,提高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另外,通過捕捉動作、識別聲音、識別圖像等能夠實現人機交流。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數字媒體技術近年來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在增強展示表現力,豐富觀眾體驗,強化信息傳播和交流,增加陳列的生動性、趣味性,提高觀賞者的參與性、互動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該技術的運用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在今后不斷地進行探索與研究,以充分完善數字媒體技術,進而促使其在博物館陳列中發揮最佳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宇馳.數字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示中的合理應用[D].上海:復旦大學,2012.
[2]石瑞.數字媒體技術在博物館展陳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