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 楊坤)安徽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如何做到創新、創意、創造?理想的...
鄧超群
摘 要:伴隨旅游景點的興起,黃石旅游逐漸興盛起來,黃石以“礦”立市,形成獨特的“礦冶”文化,即以“礦石冶煉”為核心,由此延伸的一系列物質和精神文化現象,為更好地傳播黃石“礦冶”文化,塑造黃石旅游形象,本文以旅游紀念品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礦冶文化的形象元素研究,設計獨具“礦冶”文化的旅游紀念品。
關鍵詞:礦冶文化;旅游紀念品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0-0161-01
一、黃石“礦冶”文化概述
(一)礦冶文化概述
黃石礦冶文化,是指黃石在開采礦石的過程中,以“礦石冶煉”為中心,由此延伸出來的一系列物質和精神文化現象,如礦冶工具文化和礦冶企業文化。礦冶工具文化是指為解決在采礦、冶煉過程中,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易用性,設計制造的開采工具及其在此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設計創意現象,如對采礦鉆頭材料、造型的多次嘗試與完善;礦冶企業文化是指生產企業在開采、冶煉過程中形成的精神現象,如團結一致、堅苦勞作、奉獻冒險等。
(二)“礦冶”文化中的形象元素
在黃石“礦冶”文化的形成過程中,包涵多種形象元素,礦冶工具文化中蘊含多種工具設計造型與工具設計方法,礦冶企業文化又包涵艱苦勞作、奉獻冒險的精髓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視覺形象元素,火焰造型、鍋爐造型、礦石造型、山脈造型,開采工人形象等;(2)觸覺形象元素:礦石材質、木頭材質、金屬材質等;(3)三維立體元素:開采工具、冶煉工具造型等;(4)精神形象元素:工作標語、工作口號等。
如上所述,黃石礦冶文化的形象元素比較豐富,在紀念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其概括提取出來,應用到紀念品造型設計當中,突出黃石礦冶文化。
二、黃石“礦冶”主題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原則
(一)文化性原則
礦冶是紀念品設計的主題核心,是礦冶文化的集中表現,紀念品是物化載體,在設計過程中,需要以礦冶文化為核心,突出表現。
(二)實用性原則
消費者在購買礦冶主題紀念品的出發點,基于其使用功能,在某些生活場景中,能給消費者帶來實在的物質和精神利益,在設計過程中,注重礦冶形象元素與實用性產品的融合。
(三)裝飾性原則
裝飾是一種非實體功能性的美化設計方法,帶給消費者視覺上的審美,實用性、功能性雖不是很強,但在當今“顏值”世界中,其在紀念品的包裝設計中尤為重要。
(四)數字化原則
紀念品設計需要與時俱進,在當今數字媒介時代,紀念品的設計也需數字化。通過造型,開發宣傳黃石礦冶文化的流媒體、軟件和APP等。
三、黃石“礦冶”主題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方法
黃石礦冶主題旅游紀念品的形態設計以礦冶文化為原點,提取不同層面的形象元素,如采礦用的銅斧、冶煉用的熔爐等,抽象概括成簡約的構造元素,并將其與常用旅游紀念品(手機殼、鑰匙扣等)通過嫁接、仿生、移植等方法,融為一體,設計旅游紀念品。
(一)移植法設計
此類旅游紀念品是將礦冶文化的設計元素,提取出來,移植到數碼產品上,將二者同構組合,塑造時尚的旅游紀念品。如將銅斧、銅鼎簡化,提煉,可以將其與智能手機保護殼連接起來,形成礦冶保護殼。或將開礦、冶煉等場景移植到手機外殼的裝飾上,或制作成浮雕效果,形成高低不平的觸感,即防滑,又具宣傳作用。
(二)仿生設計
此類紀念品將較多的礦冶元素,通過簡化,去粗取精,采用仿生的手法進行簡化,使其成為紀念品的形態造型,如礦冶型燭臺,是將煉礦的熔爐作為基本形,簡化后形成“內空且下部開口”的燭臺。
總之,在當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面前,紀念品的形態設計,需要與時尚接軌,更需要與用戶體驗接軌,提供更好用和易用的紀念品。
四、黃石“礦冶”主題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類別
(一)數字用品類紀念品
此類紀念品主要是諸如U盤、MP3、MP4、移動電源等其他數字產品,這些產品造型大體簡潔,使用消費者人數較多,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兼備,潛在消費群體較廣,有較大的市場價值。此類紀念品設計,提取礦山、銅斧、銅鼎等礦冶視覺造型元素,與U盤進行組合:嫁接性組合和造型一體融合化,嫁接性組合是指把礦冶形象元素直接與數字類產品結構結合,饕餮紋樣U盤,U盤主體還是日常常見的幾何形,為強化文化性和趣味性,在其主體造型四周,增加饕餮紋樣造型。
造型一體融合化是指礦冶視覺元素已經替代數字類產品的外在造型,紀念品已經失去普通產品造型的特征,其外形多為礦冶形象造型,二者自然融合成一體,即銅鉞形U盤,提煉銅鉞的造型,做成一體化的銅鉞形U盤。
第三類數字紀念品設計主要從裝飾出發,提取礦山采礦場景,將其圖案化、圖形化,并通過塑造材質,在U盤、MP4等數字紀念品的表面進行裝飾,美化其視覺效果和觸覺效果。
數字紀念品的潛在目標對象較廣,一般包括:白領、藍領、學生、商人,在風格上定位時尚、簡約、大氣,此類紀念品還包括移動硬盤、移動電源、電子翻頁筆、腕表、腕帶、電子計算器、音響、耳麥等。
(二)生活用品類紀念品
生活用品紀念品的實用性更強,諸如電熱水壺、水杯、杯墊、燈具、桌椅、熱水器、水龍頭等日常生活必備器件,這類紀念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使用頻率較高,對礦冶文化的宣傳有著較廣的現實意義。這類紀念品在設計過程中,更多地采用仿生設計法,塑造產品的自然形象,使“礦冶”潛移默化地進入人們生活中。
紀念品仿生設計主要基于兩個方面:一是單體仿生,另一類是場景仿生,都可以從材質、色彩、造型、結構等方面展開。
燈具是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有燈罩、燈泡和燈桿等零部件組合而成,在燈具紀念品的設計上,可以將燈罩的造型設計成鼎形、鉞形,或者礦冶工具造型,如7字型燈具紀念品設計,將燈罩與燈桿連接成一體,模仿開采工具的造型來設計紀念品形態,突出文化性。片面形吊燈紀念品設計,即將燈具主題設計成一整體性面片,面片造型截取礦山開采裸露面,點燈鑲綴其中,成為文化性較強的設計作品。
在餐具紀念品的設計上,一些餐盤紀念品的造型就可以模仿“礦坑”的造型。
在插畫花瓶紀念品的設計上,同樣也可以借助礦坑的造型作為其主體材料或造型,突出礦冶的主體性。
(三)紀念品包裝設計
紀念品的包裝設計是紀念品設計的重要一環,進一步提升其藝術形象,可以給紀念品加分,紀念品包裝設計更多是對紀念品的外包裝、大包裝進行設計,從材質、圖形等視覺元素切入,如礦山圖形裝飾,石質材料構筑包裝容器造型等。
(四)飾品紀念品設計
飾品紀念品是指首飾用品的紀念品類型,如項鏈、手鐲、耳環等,在礦冶主題文化中,這些造型作為創意的切入點,如項鏈,則采用多面體球形石材重復排列,串聯前后。
五、結語
礦冶主題旅游紀念品的形態設計以礦冶文化為原點,提取不同層面的形象元素,如采礦用的銅斧、冶煉用的熔爐等,抽象概括成簡約的構造元素,并將其與常用旅游紀念品(手機殼、鑰匙扣等)通過嫁接、仿生、移植等方法,融為一體,設計旅游紀念品。
參考文獻:
[1]董錦.旅游紀念品設計藝術理論研究與應用[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15.
[2]帥立功.旅游紀念品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董志勇,高士博.中國旅游紀念品市場調研與開發[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
[4]舒紹雄,李社教.黃石礦冶工業遺產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5]馬景源,胡永炎.黃石礦業開發史[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