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網紅 胡軍的藝術修養
朱雪瑞
【摘 要】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傳統文化開出的絢麗花朵。戲曲中的五個行當,即生旦凈末丑,是戲曲內容演繹的主體,每個行當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旦行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戲曲藝術的發展中處于獨立且無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討論戲曲藝術中老旦的演唱技巧、人物表現,以及老旦的綜合藝術修養。
【關鍵詞】戲曲;老旦;技巧;藝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057-01
老旦在戲曲表演中飾演老年女性,從貧苦的勞動婦女到皇宮的后宮嬪妃都可以由老旦來扮演。老旦不像老生那樣唱腔剛直,老旦的唱腔高亢,念白沉實,動作沉穩。但是旦行往往不受重視,在整個行當中發展相對滯后,在早期甚至沒有專職的老旦演員,往往是由老生來兼任老旦。經過多年的改革完善,終于形成了旦角獨特的表演藝術。
一、夯實基礎,提升綜合素質
“四功”“五法”“十要”是戲曲表演藝術的基礎,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時還要學習戲劇理論、文化知識,塑造自身的藝德,努力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戲曲表演者。例如在河北梆子《岳母刺字》中,唱詞“鵬舉兒站草堂聽娘言講”,“鵬”字由頭腔、鼻腔產生共鳴;“舉”字由咽喉和鼻腔產生共鳴;“兒”字由咽喉和胸腔產生共鳴;“堂”字的尾音要唱出力度,合理運用好抑、陽、頓。這出戲中還有一句“提羊毫我這里仔細端詳,立節象秉精忠做人榜樣,勤王命誓報國方為棟梁”,在唱的時候要著重突出“細端詳”“棟梁”這幾個字,這樣才能突出岳母在國難之中勇敢無畏、大義凜然的母親形象。只有經過專業的演唱學習才能在每一個細節上進行精準處理,在一字一句中體現演員的高素養、高水平。
在經過專業的學習之后,就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舞臺上,只有經過舞臺的錘煉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只有通過舞臺實踐,才能深刻體會到戲劇人物的命運與不同時期的性格,這樣創造出來的人物形象與戲曲表演才有藝術感染力,得到觀眾的認可。
二、博采眾長,吸取各家長處
在戲曲表演藝術中,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晚輩應該學習各派的優勢,博采眾長。筆者綜合了各家的藝術形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習各派不同的、科學的發聲技巧的優勢,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優異唱法。
比如豫劇中的常派吸取了豫西調和豫東調的優勢,將豫西調的渾厚深沉、纏綿悲壯和豫東調的挺拔高亢、激越奔放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唱腔。其中還有些許美聲的融入,使得唱腔豐富。常派唱腔嗓音圓潤,音域寬闊,聲音更具穿透力,演唱更具感染力。在念白方面可以吸取京劇老旦的道白方式,吐字清晰、節奏鮮明,克服地方方言和尖團音的影響,通過抑揚頓挫和傳情達意的技巧來體現人物心境的變化。
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劇本的研究,主要是對劇本主題思想的研究,根據主題思想塑造形象,刻畫人物,準確演繹出人物性格、人物關系和戲劇的主題。更重要的是,要處理好神似與形似的關系。戲曲表演藝術要先形似,再神似,在掌握了人物的性格、內涵之后,通過表演展現給觀眾。不能生搬硬套以前的表演形式,要活學活用,由千人一面轉化為一人千面,在符合人物要求的同時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三、細心揣摩,情感融入角色
在旦角形象塑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劇情與人物的關系。劇情與人物的關系十分復雜,人物的語言、舉動推動劇情的變化發展,劇情的發展又推動人物的變化,劇情與人物相互影響,環環相扣,既豐富了戲劇色彩又給演員增加了難度,準確把握劇情與人物的關系是演繹的關鍵。比如在傳統劇目《回荊州》中《別母》一折戲里,由于吳國公主孫尚香下嫁給蜀國的劉備,周瑜就表現出了用智不成后的惱羞成怒。在《別母》中,孫尚香先見母,然后拜母,最后別母,這一系列的劇情引起了女主角情感的波動,演員需要體現出孫尚香的痛苦與難舍難分之情,并且要把人物的情感表達出來傳遞給觀眾。
《穆桂英掛帥》的最后一段,佘太君勸說其孫媳婦穆桂英為國出征,在演唱時,要通過悲情婉轉的唱腔體現出數十年來楊家為國盡忠,如今家道中衰,只剩一門也要在國難危亡的時刻掛帥出征的悲壯心情。要隨著劇情的發展把握人物的情感,聲情并茂,準確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相比岳母的溫潤善良、知書達理,佘太君英姿颯爽,老當益壯,馳騁疆場,演員應該分析總結出二者的不同,塑造出更真切的人物形象。
筆者根據所學、所見、所悟總結出的旦角表演技巧,時常運用在自身的表演中,但是老旦的演唱形式與表演形式是經過前人百年的努力才總結出來的,我們新一輩戲曲演員要扎實學習旦角演唱的基本功,學習優秀藝術家的表演經驗,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創新,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在表演的時候全身心融入到角色之中,感動自己的同時也感動觀眾。
參考文獻:
[1]牛素花,劉學申.老旦角色唱與人物表現[J].戲劇之家,2014,(5):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