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具地域文化特色!你心動了嗎?-一站一景
董雨涵
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方言則是地域文化的載體。弄清楚漢語各地方言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了解各地方言如何反映地域文化,是研究方言、文化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漢語方言形成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漢語方言和地域文化的關系,地域文化在漢語方言中的反映等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方言;文化;漢語方言;地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6-0173-01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語有所差異的話。就一般情況來說,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時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為文化的載體,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過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推進的。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說過:“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地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語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規律是一樣的,前者是整體,后者是分體,二者之間時大同和小異的關系。
由此可見,研究語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須關注地域文化;換一個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過語言和方言這個載體便是一條便捷的途徑。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新成就正是許多交叉學科相互滲透、共同努力的結果。那么,方言與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視角?應該著重發掘哪些方面的語言事實,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正像民族語言與民族文化的關系一樣, 方言與地域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血肉相連的關系。為了豐富和深化方言和地域文化兩方面的研究 ,現在有必要大力提倡把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結合起來進行雙向的或綜合的研究。這種研究將有助于解釋漢語方言中與地域文化密切相關的現象, 解釋地域文化中與漢語方言密切相關的現象,解釋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之間的各種關系,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更好地繼承、發揚、利用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
一、方言與地方歷史
我們都知道,方言是歷史上形成的,現存的方言的許多特征只有聯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確理解。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市十萬之一的地圖中可以發現100多條與森林和動物有關的地名(榆林、梨園、黑棗溝、鹿叫),這說明早期的京畿一帶曾經是森林繁茂、虎豹出沒的地方。閩語區大家都知道的“媽祖”、“天妃”,也進入了方言口語:泉州人把面目威嚴的女人喻為“天妃媽”。由此可見歷史人物在當地的深遠影響,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記。
二、方言與地理環境
人類各種群落的社會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展開的,語言和文化的形成與演變經常都打上了這種環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環境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則有不同的詞匯手段的稱述。隨著環境的變化、社會生活的變遷,方言詞匯有的相應地更替了,有的則固執地傳承下來。不論是不同地理環境造成的方言差異,或者是不同時代的環境因素造成的語言變遷,對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說,從方言詞匯也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
三、方言與地方習俗
索緒爾說:“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的語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名族的也正是語言。”民俗是廣泛流行于民間的風俗習慣。“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是說風俗習慣具有地方性。民俗現象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同時又是文化的載體的語言,它必然活躍在民俗領域,語言和民俗具有相互滲透的關系,民俗的地方性往往會在方言中表現出來。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和廣大農村的小農經濟的大的歷史背景下,我國各地形成了許多有同有異的習俗。各種習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稱。從命名稱謂、紅白大事、四時節慶到民間信仰、地方神只、行業褒貶,明目之多,難以計數。清明上墳或稱“掃墓,拜紙,拜山”;端午節單是節日名稱就有“端陽、端午、五月五”等說法。閩臺兩省共同祭祀的海上保護神媽祖就有“天妃,祖媽、圣母、開臺媽、崇福夫人”等名稱。
四、方言與地域文化
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 ,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的研究可以包括以下重要課題:
1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的關系:(1)方言與地域文化的一般關系;(2)漢語方言與中國地域文化的具體、特殊關系;(3)漢語方言研究與中國地域文化研究的關系。
2.漢語方言形成和發展的文化制約:(1)民族與方言;(2)移民與方言;(3)地理交通與方言 ;(4)行政區劃與方言;(5)政治經濟文化地位與方言;(6)古代經濟形態與方言;(7)地域文化特征之于方言特征。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語有所差異的話。就一般情況來說,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時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為文化的載體,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過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推進的。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說過:“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地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語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規律是一樣的,前者是整體,后者是分體,二者之間時大同和小異的關系。
由此可見,研究語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須關注地域文化;換個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過語言和方言這個載體是一條便捷的途徑。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新成就正是許多交叉學科相互滲透、共同努力的結果。那么,方言與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視角?應該著重發掘哪些方面的語言事實,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