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無憂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訓練 9下
王波+張干
【摘 要】新課標明確表明,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重點。如何做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一體化是我們當下語文課程研究的重點。我們應該在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改進理念,從而幫助語文課程的發展。
【關鍵詞】課程標準;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203-01
“一體化”可以釋解為:“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協調的事項,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將其有機地融合為一個整體,形成協同效力,以實現組織策劃目標的一項措施。”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叫新課標)對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的表述越來越明確細致。在當今的語文教學中,若能讓兩種教學達到一體化模式,對于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會有巨大的幫助。
一、新課程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文章理解機械化,淡化語言知識學習。精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步驟慣于從作者、背景、重點內容等方面機械地分解,羅列框架,忽視學生從文辭語句本身入手感知語言的魅力,不利于引導學生用文字傳遞情感。
2.忽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技能的培養。教材摘錄的都是經典文章,應該成為學生寫作意識的啟蒙和寫作素材的基礎。閱讀和寫作本是相輔相成的,但目前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寫作技能提高作用不顯著。
3.文本閱讀過于淺薄。新課標要求:“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②而閱讀教學很容易走入程式化的解讀文本的誤區,沒有從學生角度入手,因而缺乏學生的自主感悟。
(二)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應試寫作,思維模式化。應試環境下,分值比重最大的作文一直是教學的重點。“批量提分”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習作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議論文,過于空泛、模式化,這是有悖新課標要求的。
2.追求技巧,忽視情感。現在的寫作教學過于獨立,空泛地講解寫作技巧,誤導學生尋章摘句,不顧學生情感表述。而新課標第三學段(5-6年級)就有要求:“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③通常教師擬定一個題目,機械解題,學生沒有情感寄托,為字數絞盡腦汁,興趣自然不會被激發,惡性循環,寫作能力難以有質的改善。
綜上所述,當下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一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脫節。兩者本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要解決以上教學問題,必須要能重視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
二、關于閱讀與寫作教學一體化的建議
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④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是改善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以讀促寫,以寫激趣
閱讀文本其實是獲取寫作靈感的源泉。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積累素材,學習名家如何寄情文章,舉一反三,提高自己的語言功底。隨著學生運用文字表達的能力逐漸提升,會自然地對文學產生好感,從而激發對閱讀的興趣。
(二)教師更新理念,開放思維
在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啟發引導是關鍵。所以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多關注國內外的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研究新成果,研讀國家的新課標,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理念。學生也會在教師的多元化視野下進行更高效的閱讀和寫作訓練。
(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讀寫習慣的養成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⑤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讀寫練習思維,形成一個讀寫結合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閱讀的文本內容進行一些句子補充練習,文章讀后感練習,文體改寫練習等多種創新方法進行寫作練習。此外,在教材編寫上應注意語文的選文系統、導學系統、助讀系統與練習系統的整體性。各系統應以閱讀與寫作為本體,相互聯系,編出一套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教材,指導教師學生開展教學活動。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兩個重中之重。探索它們的一體化教學是一條曲折而又富有意義的道路,希望這方面的研究能夠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對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進,對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成功有所幫助。
注釋:
①集約型一體化管理體系創建與實踐[M].中國石化出版社,2010.
②③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⑤《漢書·賈誼傳》.
參考文獻:
[1]溫儒敏,巢宗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楊明.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J].課外語文:下,2017(2):147.
[3]路浩月.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J].新課程,2016(36):53.
[4]屈志躍.閱讀教學下的讀寫結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3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