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秀娟
摘 要:文章運用“無印良品”的設計思想從藝術設計與市場兩方面辯證地分析了藝術設計與市場的關系。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造就了藝術設計的繁榮,藝術設計促進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得出藝術設計和市場兩者緊密相連,互相影響,互相制約。
關鍵詞:藝術設計;市場;無印良品;設計思想
中圖分類號:J504;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033-01
一、解讀“無印良品”及市場經濟與藝術設計的關系
當前,由于藝術設計與市場迅猛發展,人們對產品的選擇越來越多,同時人們的品牌觀念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在此大背景下,無印良品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新奇的體驗。鄧小平同志曾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就是說藝術與技術是一種生產力,推動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無印良品”源于日本,是一個拋開外在的裝飾、去除多余的色彩包裝的品牌,給大家呈現的感覺是無品牌。從哲學的角度看,是對生活的一種低調的態度,一種對生活的思考,是一種禪宗美的詮釋。它不贊同多余的裝飾,不贊同醒目突出的品牌印記,而是運用本土材料,簡化包裝,它的追求就是沒有品牌,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藝術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些條件都為藝術設計的發展創造了優厚的條件,同時,藝術設計的發展也促進著社會經濟的繁榮。
二、“無印良品”的設計思想
“無印良品”產品給人們呈現的是一種禪宗的意境,獨具東方靜謐氣質美學。
設計師原研哉是日本本土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一位設計師。原研哉的設計思想也就是無印良品的設計思想——無,亦所有。無印良品的設計不主張突出造型,突出個性,而在于樸素,在于對生活方式的思考,產品簡約而不簡單。作為無印良品這個品牌的開發者之一的原研哉曾經說過,“無中生有”就是無印良品的品牌定位思想,在這個全方位的品牌設計思想上進行再設計。所謂“無”,就是在設計中主張樸素、主張純粹、主張自然。這一思想順應了老子“大象無形”的哲學思想,真正的東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在哲學上講,也是一種順應自然,返璞歸真,追求舒適的一種美學情懷。當今社會,品牌眼花繚亂,“無印良品”能夠脫穎而出吸引人們正是因為它遵循順應自然的設計思想。
三、“無印良品”的營銷理念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商品不會沒有標簽,例如:阿迪達斯和GAP的服飾,品牌標識很醒目,在衣服前面都標有很大字體的品牌標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越來越追求名牌。這直接導致了市場造假的惡性競爭。例如,新百倫的運動鞋,市場上一些商家為了謀利不顧一切模仿新百倫的設計造假。商品的眼花繚亂,為人們分辨真偽帶來了困擾。這一現象直接導致了人們對名牌的信任度下降。然而,“無印良品”從創立以來,始終沒有山寨盜版,這正是因為“無印良品”沒有品牌的設計特色。據調查,“無印良品”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不重視品牌卻被認為是高端名牌,“無聲勝有聲”,是“無印良品”的成功之處。“無印良品”自創立以來,在材料、工藝、包裝設計等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與檢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消費者用最舒適的物品,并且在設計中,采用本如材料,充分利用,本著不浪費原料的設計觀。這樣,既節省了材料的浪費,又降低了成本,保證了質量,合理控制了價格。這些反而最能迎合消費者的內心。在設計中,用色單調,主要以白、灰、木色為主,不張揚,不受世俗影響,不用華麗的色彩,堅守自我,本著這種原則去做自己的產品。
四、藝術設計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的不斷發展,必然會改變人們的精神生活。藝術源于生活,藝術設計的發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融入社會經濟來發展自己。經濟的發展,審美的變化,都會促使藝術設計不斷更新,順應潮流。藝術設計的落腳點在于為人服務,而人對美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正是這種對美的不斷追求,成為推動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藝術設計強調創新性,可以提高產品的審美附加值,得以創造出更大的市場經濟效益。它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主要在于它不僅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總之,藝術設計推動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五、結語
“無印良品”的設計不僅僅只是設計產品盈利,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理念的突破,一種對設計文化的追求。藝術設計與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從“無印良品”的設計思想和營銷理念,得以發現社會市場經濟為藝術設計帶來了繁榮,同時藝術設計也促進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兩者緊密相連。
參考文獻:
[1]朱鍔譯,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2]陳望衡,范明華.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