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探析吉祥觀與景德鎮明清彩瓷表現的圖飾特點

      新聞
      藝術評論
      2017年09月05日 05:26

      香港文化博物館景德鎮元明清瓷器徐展堂先生捐贈 4

      袁樂輝 齊霞

      遠古時期先人們就存有對生命生存的希望與祝福,不僅希望得到物質生活的殷實和豐收,還(會)祈求安居樂業,吉祥納福。人們的吉祥崇拜是永恒的,它被以耳濡目染的方式代代相傳。同時,中華民族追求“至善至美”的吉祥審美觀,善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征等手法寄予吉祥寓意,并創造了許多希冀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隋唐宋元時期,吉祥圖案日臻完善,逐漸普及,吉祥圖案被廣泛應用于宮廷建筑、民居、日用器物、染織刺繡等裝飾領域。明清時期,吉祥圖案已走向成熟,工藝美術中的紋樣裝飾必定樣樣如意,個個吉祥,即“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由此,景德鎮陶瓷中的吉利祥瑞題材相當普及,裝飾圖式豐富多彩。事實表明,這類在景德鎮瓷器中寄托吉祥寓意象征的圖式裝飾手法,流行于明清時期,清中后期已達到巔峰。

      景德鎮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經過宋元時期數百年的發展,已成為“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全國性瓷業中心。經元制瓷工藝技術的突破,到了明清兩代,景德鎮制瓷生產已達到了極高水平,瓷器產量高、品種多、質量好,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宮廷生產用瓷,代表了整個時代的制瓷特征和藝術風貌,成為制瓷業中心。以此同時,中國畫的繪畫技藝和文人繪畫的思想已融入明清瓷器中,使得彩繪瓷發展空前繁榮,各種品類的彩瓷、顏色釉瓷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其品種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斗彩、素三彩、粉彩、琺瑯彩等,而且圖案內容豐富多樣。本文主要從“彩瓷”的狹義概念來闡述明清彩瓷中的斗彩、五彩、琺瑯彩、粉彩等釉上五彩所表現的圖飾特點與傳統吉祥寓意觀的對應關系。

      一、吉祥觀與明清彩瓷藝術的審美風格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進程中,由儒、佛、道三家思想貫穿于中國傳統吉祥文化的始終,蘊含了濃厚的吉祥世俗化觀念,并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明清時期,伴隨著國內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頻繁和外來文化的大量進入,使得民俗文化呈多元性、普遍性發展,對世俗生活的追求影響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群體審美情趣。由于社會世俗化生活的崇尚與奢靡,“福、祿、壽、禧”等世俗化的吉祥觀念鮮明地反映于景德鎮彩瓷的器型與紋飾之中,吉祥圖案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清代,官窯器和宮廷用瓷都大量使用吉祥圖案。

      (一)圖飾的寓意象征

      吉祥文化,不僅顯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集體表象和精神氣質,而且形成了一系列寄予吉祥寓意的成語、意象、紋樣等圖式符號,代代傳承。尤其明清時期,社會盛行奢靡世俗化的生活情調,深深地影響著民族審美習性與情趣,致使吉祥寓意化的圖飾風靡于所有傳統工藝美術,形成了畫中有意,意傳吉祥的普遍現象;與此同時,伴隨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祈求人壽年豐、多子多福等民俗心理,常以寓意喜慶富貴、平安長壽、富裕多子等圖飾表現于瓷器上,形成多以龍鳳花草為主,還有嬰戲、八仙、麒麟、鴛鴦、云鶴、石榴、桃子等內容題材表現,以及盛行捧字紋,即由花草植物枝干纏繞成“福”、“壽”等字圖案。顯然,受歷代統治者奉行宗教信仰的影響,各時期的陶瓷器物雖彰顯出鮮明各異宗教思想的圖式特點,如仙人騎鶴、芝鹿長生、八仙捧壽、龍鳳捧壽、農耕圖等圖飾,但始終寄予“至善至美”的吉祥寓意和美好生活的祈望。

      (二)彩繪的濃艷媚俗

      縱觀中國瓷器發展的歷史文化,色彩已成為歷朝社會文化的觀念性闡釋和象征性比附,賦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帶有強烈的社會文化烙印。于是,色彩便成了一定社會狀態的外在表現符號,成為瓷器形式表達的象征性符號和比附性圖式,與自然、社會、人生諸方面觀念相關聯,體現出一種審美吉祥觀念。從明清彩瓷設色的整體觀念和特征來看,其色彩絢麗喜慶、濃艷甜俗、對比鮮明,既遵循了民族習俗的色彩象征性和比附性,又凸顯了社會道德、思想、信仰等方面內涵。諸如明清彩瓷裝飾工藝中的紅、綠、黃、藍、黑、紫、褐等顏色,已形成了人們極為喜好的重要裝飾色彩,表達了莊重、喜慶、吉祥等象征氛圍;特別是明代嘉慶、萬歷彩瓷裝飾設色,多為紅、淡綠、深綠、黃、褐、紫及釉下藍色常見,濃翠紅艷、華麗雅俗,紅色特別突出、盛行,俗有“紅色為貴”,含“紅紅綠綠、圖個吉祥”之意,如從斗彩瓷、紅綠彩瓷、五彩瓷等足以表明;同時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彩瓷裝飾設色,常用為紅、藍、綠、黃、紫、褐、黑、金及釉上玻璃白色,五光十色,色彩濃艷鮮潤、富麗華縟,賦予“太平景象、繁榮富貴”之寓意。

      二、明清彩瓷表現吉祥寓意的圖飾特點

      眾所周知,在漫長的制瓷發展歷程中,明清景德鎮彩瓷輝煌燦爛,大放異彩,獨領風騷。它無論在工藝手段、成型方法、繪畫手法上都有所創新突破,并日趨成熟,同時在表現的內容題材上也達到前所未有的豐富。因而,其品種繁多,彩繪裝飾煥然一新,爭奇斗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精雅細膩、明快艷麗”藝術風格。事實表明,明清彩瓷器不僅顯現中華民族追求“至善至美”的吉祥審美觀,展現了濃厚的傳統“以象寓意、以意構象”的造物美學思想,體現了豐富的“言志寄情”的象征寫意特點,創造了眾多經典的吉祥寓意圖飾,還凝聚了民族的文化習俗和審美心性,賦予鮮明的時代特征,深深地影響著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審美取向與表現形式。縱觀這些寓意吉祥圖飾的經典瓷器,筆者主要從民族崇尚“福、祿、壽、禧”等吉祥寓意觀念方面,來分析明清彩瓷所表現的常見圖飾特點。

      (一)表現寓意“福”

      常見有 “多子多福”、“五福臨門”、“五福捧壽”等題材圖飾。由此,明清彩瓷常以寓意“多子多福”為題材的吉祥圖案豐富多彩,表現于“麒麟送子”、“榴開百子”、“瓜瓞綿長 ”、“嬰戲”等寓意圖飾。像“麒麟送子”,因麒麟已被視為中華民族理想化的送子神獸,多借用麒麟表現此象征寓意,明萬歷青花五彩麒麟紋罐,腹部四面開光,內繪麒麟、盆景、山石、花卉等,紋飾裝飾飽滿豐富,明快濃艷,其圖的題材特點寓意“喜送貴子”含義(見圖 1);還會以石榴一果多子,比喻“多子”,即“榴開百子 ”,或花卉(蓮花、寶相花等)與瓜果(葫蘆、百瓜、葡萄、荔枝等)組成過枝籟瓜吉祥圖飾來表達“瓜瓞綿長 ”、“子孫萬代”寓意。嬰戲圖應用于歷代瓷器裝飾, 含象征人類延續生命之寓意,明嘉慶五彩嬰戲圖杯,嬰戲圖內描繪的小童或執荷葉,或拿荷花、或正嬉游,手舞足蹈,天真活潑,稚趣可愛,寓意 “人丁興旺,多子多福”,流行于清代彩瓷,有蓮生貴子、喜報多子、五子奪魁、五子登科、十六子、百子等圖式;并且,清代彩瓷器中由五只蝙蝠象征“福、祿、壽、禧、財”,與壽圖飾(壽字紋、壽桃紋、壽仙紋)所組成的一種常見寓意“五福臨門”與“五蝠捧壽”的吉祥紋樣,清光緒粉彩描金五福捧壽紋盤,盤內壁繪有四個折枝桃實紋,中心繪顏色不同、圍一“壽”字對首而望的蝙蝠五只,構圖簡明疏朗,艷麗精美,寓意鮮明(見圖 2)。

      (二)表現寓意“祿”

      “祿”通常示意“官、名、富、財”等方面,常見有“連中三元”、“鯉魚跳龍門”、“功名富貴”、“升官發財”等題材圖飾。通常明清彩瓷多借以鹿與祿諧音手法,以百鹿與花果等組合成圖案來寓意“受天百祿”;借喻鷺與“路”諧音,白鷺與芙蓉花組合,寓意“一路榮華”,或者白鷺與牡丹花組合,寓意“一路富貴”;在魚藻類中,鯉與禮諧音,魚與裕諧音,寓意“功名富貴”,如明嘉慶五彩魚藻紋蓋罐,內繪鯉魚與水藻,圖案裝飾層次分明,色彩紅艷明亮,寓意“鯉魚跳龍門”、“富貴有余”;還有三只雄雞代表“三公 ”(太師、太傅、太保)圖案,寓意“加官得祿”,雄雞齊鳴與紅艷的雞冠花組合圖案,寓意“升官發財”、“功名富貴”等。例如清康熙五彩花鳥紋尊,器物造型像似鳳尾張開,畫面裝飾采用通體繪蓮塘景色,荷花亭亭玉立,翠鳥棲于葉梗間,鷺鷥游在水中覓食,寓意“一路連科 ”,并成為清代常見的吉祥圖飾(見圖 3)。

      (三)表現寓意“壽”

      常見有“延年益壽”、“福壽雙全”、“五福捧壽”等題材圖飾。顯然,松鶴、靈芝、壽桃、蝙蝠常見于彩瓷圖案中,作為堅貞和長壽的象征,并寓意“福壽雙全”。還常以石榴、桃子、佛手組成吉祥圖飾,表達 “多子、多壽、多福”寓意。明代彩瓷器上常見以靈芝、藤蔓、八寶、八吉祥、壽桃、如意、仙鶴、八仙等圖案組合,寓意“延年益壽”,明中期以后形成了常見的八仙人物圖案,八仙圖已作為祝壽的吉祥圖飾,盛行于清代;并且,清代彩瓷器基本上沿襲明代寓意“壽”圖飾,還有萬壽花、松菊、山石等花草圖案,八仙慶壽、麻姑獻壽、西王母獻壽、福祿壽三星等人物圖案,壽字紋、萬字紋、萬壽無疆等文字圖案。例如康熙琺瑯彩瓷器,在彩繪裝飾纏枝牡丹花朵中,填寫“萬、壽、長、春”等吉祥語;清代雍正彩瓷紋飾多以奇石、桃樹、蝙蝠等寓意“壽山福海”或者以靈芝、壽石、蘭花寓意“壽山靈芝”等;清代乾隆、嘉慶彩瓷紋飾盛行由萬福花卉、纏枝番蓮紋、如意紋等組合圖飾,寓意“喜慶祥瑞、富貴長壽”;清同治彩瓷也出現大量的蝠紋與“壽”字組成的紋飾,以及“禧”字均為常見題材內容,寓意“長壽、長久 ”。

      (四)表現寓意“禧”

      常見有“喜相逢”、“喜上眉梢”、“鳳穿牡丹”、“鴛鴦戲蓮”、“龍鳳呈祥”、“吉慶有余”、“富貴平安”等題材圖飾。自古以來,喜鵲、鴛鴦、龍鳳都被人們比作忠貞的愛情,夫妻的象征,寓意“喜相逢”。顯然,喜鵲與梅花、鴛鴦與蓮花、龍鳳與牡丹等圖案常用于明清彩瓷中,作為夫妻和諧美滿與吉祥富貴的象征。明代彩瓷器上常見以荷蓮、鴛鴦、鳳凰、纏枝蓮、龍鳳紋、團龍紋、團花紋等圖案組合,寓意“鴛鴦戲蓮”、“龍鳳呈祥”,像明成化斗彩的鴛鴦蓮池圖、萬歷紅綠彩的纏枝蓮紋、萬歷五彩的龍鳳花草紋圖、萬歷五彩的鳳紋鏤空圖等寓意鮮明。然而,清代彩瓷器在承襲明代寓意“禧”圖飾基礎上,還有鳳凰牡丹、百鳥朝鳳、喜鵲登梅、竹梅雙喜鵲、獅子繡球、花蝶紋、百花錦紋、四季花、山石、燕子、鵪鶉、草蟲、十二生肖、戲曲人物等圖案。諸如清康熙經典的五彩十二花神杯,題材為水仙花、玉蘭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蘭花、桂花、菊花、芙蓉花、月季花和梅花,一杯一花,腹壁正面繪畫,反面題詩,器型精巧絕倫,胎體輕薄晶透,色彩鮮艷亮麗,寓意“四季平安、吉祥富貴”。乾隆彩瓷流行纏枝百花紋(牡丹、蓮花、菊花、虞美人、壽桃等)的重疊式與錦地開光式組合裝飾,常以“壓鳳尾紋”或稱“粉彩軋道”裝飾,色彩富麗濃艷,裝飾多樣繁縟,寓意“錦上添花”、“盛世景象”,并成為歷后精典的吉祥裝飾圖式風格。

      結語

      明清兩代,景德鎮的彩繪瓷空前繁榮,品種豐富,爭奇斗艷。其器物圖案裝飾成熟完美,賦予鮮明的時代特征,蘊含豐富的吉祥寓意,形成獨其一格的“精雅細膩、明快艷麗”藝術風格。事實表明,明清彩瓷器不僅顯現中華民族追求“至善至美”的吉祥審美觀,還凸顯了“以象寓意、以意構象”的象征寫意造物思想,創造了豐富經典的吉祥寓意圖飾并代代秉承。

      參考文獻:

      1.葉佩蘭:《明清彩瓷鑒定》,印刷工業出版社2011年版。

      2.孔六慶:《中國陶瓷繪畫藝術史》,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鄭鵬:《景德鎮陶瓷縱觀》,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版。

      4.潘魯生、唐家路編著:《民藝學概論》,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 吳戰壘:《圖說中國陶瓷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

      6.楊學琴、安琪:《民間美術概論》,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寓意 平安 如意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99视频都是精品热在线播放| 韩国免费乱理论片在线观看2018|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www.伊人.com|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国产一级片播放|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91制片厂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对白真实伦视频在线|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网址你懂的在线观看| 冻千秋的堕落h污文冬妃|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最漂亮夫上司犯连七天|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新婚娇妻1一29芷姗txt下载|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 成人免费视频69|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 中国一级黄色片子|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a| 884aa在线看片| 国产在线2021|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适合一个人在晚上偷偷看b站|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