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 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鐘鼎
摘要:水墨畫是我國流傳重要藝術形式,其表現技巧手法和精神文化內涵都具有極強生命力,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具備較高影響力。本文首先分析水墨畫的文化、藝術內涵,簡單論述其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基礎,然后分析水墨畫對平面設計的影響,主要通過造型、色彩、構圖、設計四個角度分析了其運用效果,旨在提升水墨畫對平面設計的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平面設計 中國水墨畫 藝術元素 影響
中圖分類號:J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036-02
水墨畫本身是中國特色文化之一,包含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涵和審美價值,至今仍與西方的藝術作品保持一定距離以及自身的獨立性。所以,我們需要對其展開具體分析,了解其對于當代平面設計作品的實際影響。
一、中國水墨畫藝術性簡述
(一)水墨畫發展歷史
水墨畫始于我國唐朝,通常將王維認定為水墨畫的鼻祖。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其繪畫方式以及表現形式都更加成熟。現如今,水墨畫已經被認定為中國畫的代表,將寫實與抽象完美結合,突出作品的原有意境。
(二)水墨畫文化內涵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對水墨畫有很深的影響。水墨作品又被稱作文人畫,因該藝術的主要階層為文人雅士,因此在作品創作時往往能夠表現出作者的個性和氣質。同時作品本身也包含萬物之理,與美學追求事物本真的意識形態不謀而合。
(三)水墨畫藝術元素
水墨畫的藝術元素通常是指作品語言所呈現出的表達關系,既有最為基礎的筆墨形態,同時也包括藝術語言的表達形式。在堅持立意主體的基礎上,將所有形式語言重新排列組合,進而完成藝術的創作。通常而言,水墨畫的藝術元素按照形式進行分類,分別是造型元素、色彩元素以及構圖元素[1]。
二、水墨畫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一)運用體現
1.造型元素的影響
首先是力量美感,其通常以力度感以及量度感為主。平面作品充滿極強的力量感,從而給人們帶來視覺性的沖擊,如果作品力量感不足,則會缺少生命力,進而減少形式美感。例如我國2008年的奧運會會徽,在當時褒貶不一,尤其是在網絡上遭到了嚴重的質疑。究其原因主要是該作品過于追求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力量美感。
其次是整體美感,平面作品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能夠以簡潔的形象完成作品的設計,從而能夠有效加深人們的印象。因此,作品在設計的時候需要省略局部細節,突出重點,以此確保作品的整體性[2]。
再者是實像與虛像的美感,水墨畫通常以黑白兩色共同組成,用墨之處便是實像,而留白之處則為虛像。實像的運用能夠體現出作者的思想和技藝,一旦出筆便無法更改;而虛像通常起到輔助作用,以此完成對實像的襯托,進而強化作品本身的表現力。作品設計需要將二者全面結合,既要懂得實像的合理應用,也要明白虛像應有的價值。虛虛實實,實實虛虛,二者同步自然會給作品帶來獨有的感染力,進而表達相應的信息內容。
2.色彩元素的影響
水墨的墨色是最具真實表現力的色彩,甚至可以稱作為萬物之色的全面結合,虛實得當,即便墨色表面看起來滿目皆黑,在觀看者的心中也會映射出無數種色彩的光輝。
在作品設計時,需要充分了解墨色的本質,以及其帶來心理情感和傳達作用。如果作品多墨少水,整體色相會以黑色為主,往往會帶來沉重之感,深刻且凝重,濃縮了所有暗色情感的特征;如果作品少墨多水,則能體現出留白的價值,襯托出白色的純潔空靈之感;如果作品水墨各半,則會形成灰色,從而帶來淳樸平凡之感,同時還包含一份溫柔和雅致。作品中墨色的比例不同,實際傳達的含義和情感也有所不同[3]。
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墨色的明度變化,通常而言,水墨作品會以墨色為主,白色襯托,如此能夠體現出作品本身的沖擊感和力度感。同時,作品一定不能一色到底,缺乏虛實透明之感,因此需要注意墨色本身的明度變化。明度的差距越大,色彩間的對比則越強烈,圖像的立體感則越為明顯。此外,還需要注意色彩對比的實際程度,既要有強烈反差,也要有微妙變化,二者必須和諧統一。
其次是需要了解墨色與其他顏色的關系。在作品創作時,需要協調墨色本身與其他顏色之間的關系,兩者不能相互阻礙。作品本身必須突出墨色本體,其他顏色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但是墨色不可能完全替代其他顏色的價值和作用。因此,二者之間的比例一定要調配得當,充分結合后能夠進一步豐富作品的表現力。
現代作品往往著色過于復雜,盡管視覺沖擊很強,但是缺乏內涵,很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水墨色彩形式簡單,具有很強的信息傳達作用,能夠對于現代作品進行啟發[4]。
3.構圖元素的影響
現代平面設計可以對于水墨作品的構圖形式進行借鑒,尤其是空間以及留白的美感。
傳統水墨作品創作于平面空間,往往會留出大面積的物理空間,空間與空間以及空間與點的對比都能給作品帶來很強的動態感,并增加作品本身的生氣。
而留白是水墨作品的妙用,不僅能夠體現出作品原有的意境,而且能有效突出作品的主題,同時還能增強筆墨原本的效果。現代設計也需要運用留白這種藝術形式,既能有效體現藝術作品原有的品質,釋放更多的空間,有增加了視覺的清晰度,進而給觀看者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
4.綜合設計的影響
上文所提及的造型元素、色彩元素以及構圖元素,都是水墨作品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水墨作品在創作時,往往會將三者共同結合,共同圍繞作品內容本質,以此凸顯作品的魅力。
這張作品的名稱為《龍行天下》,以此希望中國足球能夠早日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因此作品的主題形象選擇了中華民族的象征——龍,而且借鑒“單龍戲珠”的藝術符號,表達唯我獨尊的含義。
整體作品藝術形式十分單純,在簡單的形象之中追求復雜性。由于運用了水墨作品獨有的“骨法”和“用筆”,使得整個形象極具生命力,不僅能夠凸顯作品的力量感,而且還帶有一定的韻律感。大面積的空白,突出動態的形象,從而促使作品更具均衡之感。
由此能夠看出,水墨藝術應用于平面作品設計時,并非以單一獨立的形式存在。需要根據當前主題,協調墨與水的搭配,通過圖形、溝通和色彩的表達,從而創作更為完美的藝術作品。
(二)運用原則
水墨畫與現代平面設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盡管水墨畫擁有自己獨有的精神符號和藝術語言,但是兩者之間仍然擁有可以互相借鑒的內容。這其中,最為重要的運用原則便是形式服務于內容。
水墨技法在運用于平面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主題是否與水墨形式契合,并非所有形象設計都適合于水墨作品。如果強行生搬硬套,只會造成作品的藝術感下降,進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其次是需要了解水墨作品中所包含的藝術思想。藝術本身往往會表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水墨作品的內涵,則在藝術表達的過程中會產生思想偏差,導致表達形式出現問題。
再者是需要將技法和美感相結合,以此尋找兩種藝術之間最佳的結合點。
三、結語
水墨畫作品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綜合表現形式,結合了各方面藝術元素,因此其對于現代平面設計作品的創作有著一定的影響。通過利用其本身的造型元素、色彩元素以及構圖元素,將其應用于現代作品的設計,從而增加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參考文獻:
[1]裴思思.中國水墨畫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中國包裝工業,2015,(17):74.
[2]陳瑤.中國水墨畫對現代平面設計影響分析[J].藝術科技,2015,(07):116-117.
[3]白松楠,薛慧峰.水墨畫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5,(06):64-65.
[4]王宇.試論我國水墨畫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0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