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3 3系功能性研究報告 -更加成熟的外觀設計
袁意斯揚+陳洋
摘 要:功能動效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動態效果,它有明確的、具有邏輯性的目的,能夠幫助用戶與界面更好地進行交互。根據不同的功能將功能動效進行分類,以明確不同功能動效的性質與作用。同時,將樊超然教授提出的“和逸性”概念運用到功能動效的設計中,分析其和逸性因素,并總結出和逸性設計方法,以尋求功能動效最具和逸性的存在形式,達到提升用戶體驗的效果,從而實現“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三者間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功能動效;用戶;交互界面;和逸性
在專注于用戶體驗的交互界面設計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界面動效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于是功能動效便從中細分出來。它起著引起用戶注意新目標出現,并提供視覺反饋的作用,能為下一步的跳轉做準備。然而,一些功能動效并沒有以提升交互體驗為目的,只是單純地追求自身的功能性或者視覺效果,不考慮交互過程中用戶的心理需求,結果適得其反。因此,研究功能動效的和逸性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使“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三者之間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
1 功能動效的分類
功能動效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動態效果,是交互界面設計中的一部分。與一般動效不同的是,功能動效有明確的、具有邏輯性的目的。它的存在是為了幫助人們在與界面進行交互的過程中快速定位并建立視覺關系。根據不同的功能,可將其分為以下七大類:
第一,轉場型。轉場型功能動效存在于整體頁面或視圖之間的切換中,這種切換通常帶有一種邏輯關系,如整體構架中不同層級之間的跳轉。通過頁面的轉場動效來緩和界面轉換的突兀感,讓用戶感到愉悅。[1]
第二,定位型。定位型功能動效存在于隱藏層級之間的展開與收縮,這個過程也帶有一種邏輯關系,如點擊一個圖標之后便向四周展開各項下級圖標。通過這種帶有定位功能的動效,能幫助用戶看清一個系統的邏輯關系,維護其方向感。
第三,引導型。引導型功能動效用來向用戶說明某項功能如何操作,特別是在系統更新中加入不常見的功能時。這種動效能引起用戶的注意,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某一功能的操作方式,帶來雪中送炭的感覺。
第四,提示型。提示型功能動效用來提示用戶系統中某一進程的狀態,如下拉刷新、下載完成打鉤、進度條的走動等,這種動效能讓用戶實時監控系統狀態,增強其操縱感。
第五,反饋型。反饋型功能動效用于系統對用戶的操作作出回應的情況,加載、登錄和等待界面需要重點審視動效中蘊藏的反饋屬性。[2]通過這種動效使用戶感受到系統的回應,加強界面的交互性,也讓用戶安心。
第六,強調型。強調型功能動效用于頁面中有需要強調某一功能或狀態重要性的情況,此時的動效設計得比較顯眼,甚至有些夸張。但這種動效能牢牢抓住用戶的眼球,讓視覺焦點在混亂中得到突出,加深用戶對此功能的印象。
第七,其他。其他不常用且瑣碎的功能動效暫且歸為一類,如一鍵多用功能、增強體驗功能、趣味功能等。
2 功能動效的和逸性因素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樊超然教授首次提出了“和逸性”的概念,是指滿足于消費群體的某一產品(包括物質化的和非物質化的),能夠達到消費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即讓消費者具有品位和價值的享受。[2]“和”表征人與產品、與環境和諧融洽的關系,“逸”表征人在享受產品與環境所創造的和諧時空中擁有積極的精神體驗。將此概念植入動能動效研究中,就是要尋求“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三者間的和諧,讓用戶感受到某功能動效出現得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因此這三者也成為和逸性的因素。
第一,“用戶”因素。某一產品是否具有和逸性是由用戶評價的,因而用戶是功能動效乃至整個交互界面存在的基礎。在這個多媒體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廣泛普及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會用到這些科技產品,可以說用戶是全民化的,我們應該著重研究用戶的心理需求。
第二,“功能動效”因素。功能動效是此次研究的主體,是交互界面中有目的性地發生運動的部分。迪士尼動畫師Glen Keane說:“當一個觀眾看屏幕上的東西時,他們預計事物移動的方式都是自然的。”[3]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會因為外力而被擠壓、拉伸,這些形變反映了物體的重量、材質、受力大小等。可見一個具有和逸性的功能動效,除了具備基本的功能以外,還應考慮其運動時可能存在的真實物理特性。
第三,“交互界面”因素。交互界面是“人”與“機器”互動過程中的重要媒介,它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了用戶與產品的信息溝通。同時,它也是功能動效的載體,因而其內容、色彩、布局、交互形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著功能動效的和逸性。
3 功能動效和逸性設計方法
通過分析功能動效的分類及其和逸性的因素,可以明確設計一個能讓用戶感到恰到好處的功能動效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以此作為切入點,探索功能動效的設計方法,指導功能動效在交互界面設計中的和逸性設計,以求得“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三者間的和諧。其設計步驟如下:
第一,設置功能動效單元。進行功能動效和逸性設計的第一步,是要了解整個應用或產品的邏輯框架和交互流程,進而設置功能動效單元,即明確哪一步驟的跳轉需要加入功能動效,并在交互流程圖中標注出來,使隨后的設計工作內容清晰。
第二,定義功能動效類型。根據功能的不同,按照上述功能動效的分類定義設置的每一個功能動效,明確其所屬類型,為確定其表現形式提供理論基礎。
第三,調研目標用戶特征。根據不同的項目確定其目標用戶,并調研目標用戶的心理需求、認知特征、操作習慣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此可以利用調查問卷、文獻參考等方式去了解用戶,這對指導功能動效的和逸性設計具有重要和指導意義。
第四,設定功能動效形式。為每一個功能動效制定相應的設計方案,明確其表現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三者間的關系,確定功能動效最具和逸性的形式。
第五,制作功能動效。設計師利用可掌握的軟件技術制作功能動效,盡可能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之前設定的功能動效表現形式。在此過程中需反復演練,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第六,設計師與工程師準確對接。設計師要準確輸出功能動效設計,并隨時與工程師進行溝通交流,便于工程師理解其設計意圖,實現零誤差結果。
第七,考量并優化功能動效。將已成型的功能動效提供給一定數量的用戶進行體驗,記錄他們的體驗感受,對功能動效進行考量,并不斷優化還存在不足的功能動效。
4 結語
在這個功能動效日漸頻繁進入我們眼簾的時代,研究其在交互界面中的和逸性設計是十分有意義的。將工業設計中的“和逸性”概念植入其中,并圍繞其和逸性的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來探索其和逸性設計的方法,為設計一個具有和逸性的功能動效提供理論指導。保證功能動效在正確發揮其自身功能作用的同時切實提升用戶體驗度,真正做到“用戶——功能動效——交互界面”之間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 孫浩.動效作為一種微體驗在APP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6(1):106.
[2] 周睿.啟動時態界面中動效的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36(8):83-86.
[3] 樊超然.工業設計概論[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4] Glen Keane,Rebecca Ussai . The Principles of UX Choreography[J] . Medium,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