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軟件工程
李苜苒+趙詩琦+方媛媛
摘 要:軟件工程是一門基于計算機軟件開發和后期維護的工程學科,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涉及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軟件系統的開發方法和技術、管理技術,還包括軟件工具、環境及軟件開發的規范。而面對對象的開發方法是最近新出現的一種軟件工程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盡可能地按照人類的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提供更加清晰的需求分析設計,是指導軟件開發活動的系統方法。基于面對對象的軟件工程,對促進我國軟件產業與國際接軌,推動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我們就面對對象簡析一下軟件工程。
關鍵詞:面對對象;軟件工程;C++;JAVA
1 軟件工程概述
軟件工程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軟件的發展過程緊密相關的。它以計算機理論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為依據,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進行軟件的開發和維護,把科學的管理措施和最先進的技術方法結合起來,以較少的投資獲得高質量的回報。
總體來說,軟件工程研究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方法與技術。軟件開發方法主要是討論軟件開發的各種方法及其工作模型,包括多方面的任務,如軟件系統需求分析、總體設計以及構建良好的軟件結構。第二,工具及環境。軟件工具為軟件工程方法提供了支持,研究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建立軟件工程環境。第三,軟件工程管理。軟件工程管理是指對其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第四,標準與規范。軟件工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使得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以保證軟件生產率和軟件質量的提高。
為支持軟件開發、維護、管理的多樣運行,軟件工具的種類也有很多。在軟件工程活動中,軟件工程師和管理者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借助于計算機及其軟件工具的幫忙,可以更好地開發、維護、管理軟件產品。所以,軟件工程的發展離不開工具的輔助,擁有更快速、開發環境好的軟件工具是保障好的軟件工程的前提。
2 面對對象軟件工程
2.1 面對對象
對象是客觀事物或概念的抽象表達,對象技能表示具體的實體,也能表示抽象的規則、計劃或事件。面對對象的軟件開發是近幾十年推出的一種全新的軟件開發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對問題領域的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類思想的方式建立問題領域的模型,更加客觀地將信息實體進行架構和行為模擬,用所設計的軟件直接表現問題的求解過程。在實際應用中,用面對對象開發的軟件,其結構基于客觀世界界定的隊形結構,使得易復用性和易擴充性都得到了本質的提高。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以對象作為最基本的元素,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核心。
隨著面對對象的程序設計技術開始迅猛發展,面對對象的概念和應用已超越了程序設計和軟件開發。擴展到很寬泛的范圍。隨之一些新的工程概念衍生出來,如并發工程、綜合集成工程等也需要面對對象的支持。所以,面對對象的方法已經成為當今軟件開發的主流方法。面對對象的方法一般是以人類的思維方式為主,對軟件開發過程所有階段進行綜合考慮。在各階段所使用的方法、技術具有高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并且還具有良好的重用性。
2.2 典型的面對對象方法
隨著面對對象開發方法的發展,主要用的方法是Booch方法、Coad/Yourdon方法、OMT方法和OOSE方法。它們各有自己的特色,主要在描述方式、圖像方面考慮的重點不同。
Booch方法的開發模型包括靜態模型和動態模型,描述手段靈活、豐富,不僅建立了開發方法,主張在分析和設計中既使用類圖,也使用對象圖。Coad/Yourdon方法主要由面對對象的分析和設計構成。對服務的認定比較系統,可操作性強。OMT方法被稱為對象模型技術,體現了建模的思想,為每一類模型提供了圖形表示。OOSE方法主要描述了系統的需求及功能,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確定系統的功能。不同的方法都有其特殊性,當我們分析時,應根據每種方法的特點對號入座。
面對對象設計非常注重方法,它強調系統功能的逐步細化,使其產生一種與現實具有自然關系的軟件系統。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把面對對象的目標歸納為:對試圖利用計算機進行問題求解和信息處理的領域,盡量使用對象概念,將問題空間中的現實模型映射到程序空間,從而得到問題求解和信息處理的更高性能。
面對對象軟件工程是基于面對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隨著人們對面對對象技術的興趣日益漸增,面對對象語言的研究也很廣泛。SmallTalk語言、JAVA語言、C#語言都是面對對象程序的基本語言,利用這些語言可以編寫各種各樣的程序。正是有由這些大大小小的程序組成了面對對象的軟件工程,而面對對象是當前開發中最接近問題的方法,當然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我們技術人員解決。大力推廣應用軟件工程的開發技術和管理技術,提高軟件技術的應用水平,對促進我國軟件產業與國際接軌,推動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齊治昌,曾翎,彭德中.軟件工程——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邵維忠,楊芙清.面向對象的系統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3] 徐仁佐.軟件工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