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油畫材料和繪畫技法為藝術表現所作的貢獻
王強山+張浩
摘 要:繪畫藝術中的材料語言作為藝術表現形式的肌理載體,不同的材質呈現出極為豐富多彩的肌理效果,材質的比較使其不同的特性在作品中相映生輝,不斷刺激著人的視覺神經。
關鍵詞:綜合材料;語言;繪畫藝術;表現
中圖分類號:J2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35-01
繪畫藝術發展到現在,綜合材料雖還沒入主流,但在繪畫藝術方面頗受到畫家們的青睞,大多數畫者是為了起到更好的裝飾效果而采用的復合材料,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力求與內心產生共鳴。在筆者看來,綜合材料就是界定現代繪畫中那些非傳統材料的作品。比如,在畫面上粘貼金屬 紙張 麻繩等等,甚至在不同介質的畫布上作畫,然后再用顏料上色。綜上,他不僅僅是是靠畫筆和紙組成,而是借用多種材料來完成,以求更好的藝術效果。
藝術家在選擇和運用材料時,最先是被它們的肌理痕跡、質地品質所吸引,受到啟發激起繪畫創作的欲望。在現代藝術創作中,自然材料被藝術家非常自覺、能動地加以運用,并用多樣的結構方式創造出新的藝術風格與種類。中國畫家朱進根據泥土質地與色彩的差異將其涂繪到畫布上,形成自然樸實而鮮明的視覺效果。在這里,藝術家的個性與風格都通過自然材料的物質屬性呈現出來,自然材料直接成為表達情感的語言載體。
造型、色彩、材料是構成繪畫語言的三大要素在傳統繪畫中材料作為造型和色彩的載體一直處于從屬位置和技法層面發揮著間接的技術和媒介作用。進入20世紀后材料語言本身的直接性凸顯出來成為演繹情感與觀念的主體語言。繪畫語言的內在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整個演化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從物質到精神再到文化的思維發展過程,它們共同構成了材料語言表現的三個層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材料作為繪畫語言所涵蓋的基本屬 性——物質屬性、精神屬性、文化屬性是我們解讀和進入綜合繪畫創作的主要途徑。
在傳統繪畫中,大量地運用材料是為了增加繪畫表現力,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材料已經逐步演變為畫家的一種藝術語言。在紙本繪畫作品中的材料多種多樣,主要有鉛筆材料、色粉筆材料、毛筆材料,油彩材料等。繪畫作品從單一材料到多種材料的綜合運用,從傳統的繪畫材料到各種生活材料或工業材料,甚至直接在人體上繪畫的行為藝術,這些都體現了材料的變化在繪畫藝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藝術家可以選擇適當的材料來表達作品的內容,因為材料有軟件,有硬,有干,有濕,有透明,有不透明等等各種各樣的差異。
例如,克里姆特巧妙地運用了金箔和金粉等新型材料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好的表現了物體的神韻,增加了作品的美感和感召力。藝術家們不僅能巧妙地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而且能夠在材料的原始屬性上挖掘出它們特有的潛質,表達出原始的繪畫材料表達不出來的效果。
綜合材料進入繪畫的影響不單單是表面那么簡單,它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材料的不同所導致的畫面也不同,它呈現的可以是這樣的古典,也可以是那樣的現代。這些當然都取決于運用材料的畫家們,他們想要呈現何種畫面效果,就會思考如何用這些材料進行繪畫藝術的表現。與此同時,也要把這些材料與自己的繪畫特點和個人經歷相聯系并要找到契合點,總體而言,材料即是表現手法,又是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體。
綜合材料進入繪畫語言以不是一朝一夕,現在畫家們認識到,材料與技法作為觀念載體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否則,觀念得不到落實與實現。另一方面,在材料與技法范疇上,轉變了以往的單一認識。它是伴隨著繪畫不斷發展及完善,而藝術家們如何能夠更好的利用材料來表達自身的藝術追求,是一直在探討和研究的課題。其影響不單單是材料質地本身也包含著精神層面的表達,使其材料能更好的融入于繪畫語言之中,其影響也是深遠的。
關于綜合材料繪畫,我現在的理解是——使用非常規材料的繪畫 一切的精神產物,都可以泛泛地算作藝術。只要能突破普遍認知,形成創造性,再經過意象物化,將這種創造性體現在某個介質上,就是藝術品。
藝術是創造性的體現,與之相對的就是平庸。平庸是我們的日常,平庸會讓我們的感知不斷機械、固化直至退化。人要生活,指望藝術思維,不見得頓頓果腹,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平庸。而作為藝術家不能平庸。平庸是藝術的大敵,平庸的思維,會讓人類失去無限的可能性。正是這些可能性,使人類不斷進步。藝術家的本質就是要不斷地杜絕平庸,體現創造性,讓這種飽含創造性的作品,激發觀者的腦細胞,促使其思維沖出機械、固化的舊世界,找到新角度,找到新世界。
一切的藝術作品,能夠為大家接受也好,過于前衛不能為大家接受也好,只要觀者看了有觸動,就是好的。每個藝術家擅長的藝術形式不同,不能為了讓大家接受,就平庸地創作,修正自己的藝術形式。純粹的藝術思維體現,才是藝術家應該做的。
參考文獻:
[1]蔡廣斌.綜合繪畫材料表現[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2]塔皮埃斯.世紀歐美非具象藝術[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6.
[3]陳心憋.綜合繪畫—材料與媒介[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4]藤菲著.材料·藝術·設計[M].山東:青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