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娜
摘 要:以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為論述載體,融合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元素以豐富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功能性和個性化設計理念,從而起到彰顯大學校園文化底蘊、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和形象、繼承地域民族文化傳統以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創新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符號;校園導視系統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當代我國大學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由此,設計師們也將視角轉向了大學校園建設中來,這樣一來良好的校園導視系統將成為校園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校園建設和校園文化的發展。但是縱觀現在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發展存在設計缺乏個性,視覺沖擊力弱以及忽視本民族或本地區的文化元素等問題。如此的大學校園導視系統很多情況下形同虛設,本文呼吁大學校園導視系統要充分融入本地區本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增強視覺沖擊力,提升校園文化的影響力。使其在滿足導向的基本功能外更好地向受眾展現民族特色文化和校園文化,并以朝鮮族延邊大學為例進行設計實踐探索以發揮大學校園導視系統在大學校園建設中的獨特魅力。
1 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在大學校園導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概述
1.1 傳統
傳統文化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是在歷史的延續中穩定起來的,又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遷的。沒有延續和穩定就談不上傳統,同樣沒有發展和變遷也就沒有傳統。它是圍繞人類的不同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是一種對社會行為具有規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時也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創造性想象的積淀。
1.2 文化符號
文化符號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內涵或者特殊意義的標示。文化符號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且內涵豐富。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可將其分為自然文化符號如長江,黃河和人為文化符號如太極,瓷器等;展進程中可將其劃分為自然文化符號如長江,黃河和人為文化符號如太極,瓷器等,按其文化內涵又可分為顯性文化如服裝,飲食等和隱形文化如生活態度,社會風氣等兩大類。
1.3 校園導視系統
校園導視系統作為一種文化或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但有著引導、說明、指示等功能,也是校園環境布局的重要環節,是營造校園風格、塑造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強調大學校園導視系統除發揮其基本指示功能外更加突出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傳播校園文化和提升校園形象。
2 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在大學校園導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設計影響因素
2.1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直觀性因素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其指引作用,受眾通過導示牌、次導視牌、方向導示等設施準確了解校園的區域構造,由此而來這些導視系統的設計必須具有直觀性特點,如在造型上導視牌可以充分利用動物、植物、圖案、文字等元素設計異形外觀;在色彩選用上可以采用一些明度較高的顏色如,深紅、淡黃、淺藍等;在導視系統材料的運用上可以選擇木質的材料。校園導視系統的直觀性不僅可以為受眾帶來便利也有利于校園風貌的對外展示。
2.2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人文因素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受眾主要是在校師生、家長、來訪者、工作人員等,因此,大學校園導視系統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增加更多的人文關懷,如在導視牌附近設置一些愛心腳印貼;根據校園人群分布和流動性特點對導視牌的位置、尺度、人與視線的距離等進行合理安排;增加校園導視的夜間照明以提高其安全性能。這些細微的設計能帶給受眾溫暖,舒適的感受。
2.3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民族地域文化傳承
大學校園導視系統除基本導向功能外也承載著宣傳民族地域和校園文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地處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學,在校園導視系統設計中應該加入這些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因素,例如充分運用當地的服飾、紋樣、建筑、飲食等傳統文化符號,這對于本地區或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繼承無疑是有利的方式之一。
3 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在大學校園導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設計探索
設計原則:校園導視系統逐漸成為大學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豐富校園風貌,成為校園文化和形象提升的有利載體。其設計原則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從主體出發原則。校園導視系統是為公眾服務的,所以其設計要充分考慮到給受眾帶去持久的視覺感受,堅持“人性化”設計理念,從人的認知、知覺、行為等方面來影響受眾。
第二,歷史文化繼承原則。導視系統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一部分從側面反映校園文化的發展,所以其設計要考慮校園環境以及大學所處地區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這也將成為大學之間相互區分的界線。
第三,多樣統一原則。校園導視系統其設計元素,設計手法等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不同的校園建筑或景觀完全可以根據其自身特色進行導視系統設計,但大學校園又是一個統一整體,各部分導視系統設計要在可變的范圍內融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
第四,尊重校園地理環境原則。校園導視系統設計中的導視牌設計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如本文介紹的延邊大學位于我國吉林省,從氣候來看此地區相對寒冷,冬季多降雪的地帶,所以導視牌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其材質的應用以防受到氣候的侵蝕,以達到導視系統持久應用的目的;從地形來看此地區多處于山地地形,道路坡度較大,在校園導視系統的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導視系統的可視角度問題。
4 設計實踐——以朝鮮族延邊大學為例
4.1 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現狀分析
通過對延邊大學校園的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分析,其校園導視系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視覺沖擊力弱。從整體來看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雖囊括了校園的方方面面,但是導視牌的體積都對較小,并且不同的指示分區也只是以顏色作為區分,在造型設計上,并未有所突破,并且在相應的建筑或景觀的文字旁未加入其微縮圖來作為輔助導示,很難引起受眾關注導示系統的存在。
第二,形式多樣缺乏統一性。縱觀延邊大學校園室內導視系統不難發現其存在形式多樣缺乏統一性的問題,指示牌無論在顏色選用上還是造型上或字體字號的應用上都很難成為一個整體,容易給受眾一種雜亂無章缺乏秩序性的視覺感受。
第三,缺乏民族地域特色。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設計較為現代化,從其整體而言并未將本民族地區的文化符號應用于設計中,縱觀其中只有一些朝鮮族文字,其他如一些建筑、服飾、飲食等傳統文化符號并未引用于校園導視系統的設計中,缺乏民族特色。
第四,校園導視系統設置不完善。通過調研發現延邊大學的一些建筑缺根本不存在指示標牌,有些建筑前竟沒有文字說明,這對于受眾而言無疑會很困惑;個別建筑周圍也缺乏一些道路標志,如注意行人等,這無論對于車輛還是行人都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延邊大學導視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
4.2 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方案設計
通過對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觀察和實地調研,發現了其存在的諸多問題,本設計方案從這些存在的問題出發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對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進行再設計。
第一,造型設計。造型是一個設計的門面,因為它最先走進受眾視線,校園導視系統設計的造型也至關重要,本文主張導視系統設計采用立體型設計如采用一些朝鮮族吉祥物、服飾、建筑等特殊造型;在導視牌的體積上對其進行擴大,以達到充分吸引受眾注意力的目的。
第二,色彩選用。校園導視系統除在其造型上有所突破外,其色彩的運用也尤為重要,多采用一些色彩明度較高的顏色如綠色、藍色、紅色、黃色等顏色,大大提升其色彩的醒目效果,增強視覺沖擊力。
第三,平面縮略圖的運用。由于校園導視系統是對校園內建筑或景觀的指示,所以單純地在導視牌中加入建筑或景觀的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本文強調平面縮略圖的應用,將校園內一些典型建筑或景觀外形進行微縮設計后應用于展示牌中,以增強導視系統的直觀性。
第四,周邊設計。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不僅僅依靠其設計作品本身,其周邊環境的設計也能大大增加設計效果,延邊大學校園導視系統設計也要注重導視系統周邊的設計,如在導視牌附近安裝公用電話、在導視牌附近設置一些微型景觀和愛心座椅等,這些都會使校園導視系統設計在整體上煥然一新,更為完善和人性化。
5 結語
民族傳統文化符號與大學校園導視系統的融合是對新時期大學校園導視系統設計的創新,立足民族區域文化,為導視系統設計注入新鮮元素,其廣泛應用有利于民族區域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將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增色,有助于提升大學校園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 楊君順.設計方法學[M].西安:陜西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 蔣原倫.傳統的界限——符號、話語與民族文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 楊春時.藝術符號與解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4] 王立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視覺傳達設計[M].沈陽出版社,2010.
[5] 金東勛,金昌浩.朝鮮族文化[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6] 孫晉泰.朝鮮族民族文化的研究[M].首爾:朝鮮文化叢書,1948.
[7]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延邊年鑒[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 金柄珉.朝鮮:韓國文化的歷史與傳統[M].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05.
[9] 劉佳蓓.導視系統設計在校園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中),2012(6).
[10] 劉佩芳.校園導視系統細節設計與人文關懷[J].藝術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