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鵬
摘 要:現代藝術設計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生活的方式,提升著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可是我們許多年輕的設計師或者學生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往往只是將好的設計作品或者素材相互拼接或者無意識的堆砌,設計作品沒有應該有的視覺內涵。追根溯源,根本原因還是由于基礎造型能力薄弱所致。造型是一種視覺表達形式,設計過程體現了設計師的創造性和主體性,造型基礎包括素描、構成知識、創新思維和理念,都是設計者不可缺失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造型基礎;藝術設計;設計思維;能力培養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不斷突破推動著人類世界的進步與發展。但浙江大學教授、博導應放天建議:“從現在起,一定要加上一門設計科學,同時兼顧科學、道德與美學,這幾大科學形成共同作用,社會將出現新的大進步”。我們不斷感受到隨著社會文明的高速發展,設計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內容,設計不斷地提升了人們物質與精神層面的追求,現代藝術設計越來越多的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近來短短的幾十年,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已經是翻天覆地,與從前大為不同。
于是近20年里出現了如火如荼的我國藝術設計教育,我們先不去評價這背后深刻的社會原因,我們只來談談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具體問題。
在現階段藝術設計專業一般分為視覺傳達,環境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設計,動漫設計等幾個專業方向。但是現實是我們現在的學生由于專業學習時間短和知識范圍小這樣一種先天和后天的雙重不足,再加上專業學習中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使學生顯得明顯的創新能力不足,實際完成項目的自主能力嚴重不夠。我們許多年輕的設計師或者學生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往往只是將好的設計作品或者素材相互拼接或者無意識的簡單堆砌,設計作品沒有應該有的視覺精神和豐富內涵。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基礎造型能力薄弱所造成的。
不論是工業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還是動漫設計都是離不開造型藝術基礎的。毋庸置疑,學生獨立個體的全面發展應該是建立在認識基礎知識的基礎之上,強調能力的培養。這個能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指的是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能力,也就是基礎造型能力。其次,這個能力還指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力素質是一個藝術人才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質,是其成為設計人才的根本要求。一個設計者如果沒有真正的造型基本功,即使他有再好再創新的想法,其設計理念和思想也是很難表達出來呈現在人們面前的。
造型基礎是具有實用價值的設計基礎課,因為它不僅能迅速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其眼、腦、手得以協調發展,而且能真正做到與專業課程的無縫銜接。造型基礎以造型為主要目的,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在此基礎上培養新型的造型設計人才。
所謂造型就是塑造形體,是在特定的空間,以一定的點、線、面、體、形狀呈現出某種藝術形象。造型是一切藝術及藝術設計的基礎,造型其實質就是點、線、面、體、形狀按照一定的美學形式和法則組合起來的具有獨特形式美感的復合體。
20世紀80年代末期,德國的包豪斯造型基礎教育引入我國,影響了我國傳統的設計類專業的基礎教育,由此,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在內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與立體構成成為我國發展設計教育的切入點,形成基礎課程的新趨勢。包豪斯設計思想的發展對我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逐漸使我國設計教育界接受了西方的現代設計基礎教育思想。
包豪斯設計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造型基本功,研究構成物的結構關系,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造型基礎最主要的課程是素描以及延伸出的設計素描。素描不僅是收集素材的手段,也是練習基本功的方法。它可以成為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藝術設計教育中素描的內涵和外延還有更新、有了更廣泛的認識和理解。 素描是一種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活動的心智操作,其中主要是思維活動的操作方法。設計素描更是對所表現的造型客體進行視覺認知,再通過分析、抽象、聯想和幻化的思維活動,逐步掌握藝術設計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 、空間構成、圖案基礎、圖形創意、透視、解剖等知識更是學生形成設計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礎造型知識。這些內容可以使學生明白造型諸要素之間的組合規律,明白造型與設計之間的關聯性,不斷提高造型分析、創造能力和高度靈活的設計素質。比如已經有教師在設計教學中導入設計透視學,在動漫設計原畫設計中就具有相當的必要性。
總之,設計專業的造型基礎是為了學生在今后的設計活動中,能夠根據各類設計的需要有效的運用藝術造型形式、傳達、記錄、轉化視覺信息的結果,并且有扎實的造型能力來應付各種設計的需要。
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設計是一種創造行為,它是在創造一種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創造力是建立在觀察、想象、思維和操作等諸多能力基礎上的一種更高的綜合能力。
在當今教學環節中,造就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潛能是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任務,也是為藝術設計做了思想和能力上的準備。因為藝術設計教育強調每個學生的作品的個性和原創性,未來的設計者主要任務是創造一種新形態,而不是對客觀事物的再現和復制。有正確的思維才能更好地駕馭自己的才能完成最終的作品,用戶不過是憑著一眼的直覺去審視我們的作品,但不知背后那是多少思維在設計師的腦子里的過濾。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概括和間接反映。創造性思維,是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聯系并指引人去獲得對問題的新的解釋,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思維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方式。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坦伯格將人的思維分成三類,分別是批判性思維(分析和評價事物的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想象、創造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實踐性思維(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的思維能力)。設計中的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就是獨特巧妙的構思和個性的思考,如發散思維、聚合思維、逆向思維、正向思維、靈感思維、聯想、想象與幻想等具體的實踐探索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我們能夠點燃思維靈感的火花,突破固有思維定式,打開思維的空間。而在基礎造型學科中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可以開展案例教學,利用異形同構、打散重組、矛盾圖形、置換、時間延續、多視點構圖等課題展開創意訓練。
設計的本質是把思想和概念轉變為視覺形式并為信息帶來秩序的能力,基礎造型能力起到了核心的主導作用。設計體現一種人文關懷的精神,人的思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是當代設計的宗旨,也是當代設計的基本特征。
參考文獻:
[1] 田崴.思維設計:造型藝術與思維創意[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 彭建斌.創意思維與設計素描[M].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3] 何志明.追尋思維之美——《造型設計基礎》教學改革探索[J].裝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