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芹
摘 要:我國經濟經過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反映在服裝上的則是多元的需求、人們穿著向個性化邁進。服裝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高效地選取合適、恰當的服裝材料來實現設計思想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服裝材料的性能與服裝造型各要素的表現方法與規律作一聯結,進行探討,為服裝設計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服裝設計;材料;造型要素
我國經濟經過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反映在服裝上就是人們不僅僅要求確保服裝的加工質量,還有了更為多元的需求,人們的服裝穿著向個性化邁進。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對服裝的款式設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服裝設計者,能準確而快速適應這種需求,就可以取得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
在設計過程中,如何高效地選取合適、恰當的服裝材料去實現設計思想顯得尤其重要。服裝材料的性能有外觀和內在性能兩個方面。在設計運用中,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外觀風格與設計服裝的風格相一致,如優雅嫻靜的仿麂皮絨、絨織物適合休閑場合風格等。接下來,就要考慮內在性能是不是能滿足服裝的功能,如運動服裝需要可變形性即彈性比較好的材料,更多的時候要考慮所使用材料的質感,即材料的軟硬、厚薄、可變形性、懸垂性,能不能將款式的各造型要素充分地加以表現?
面料的質感直接影響著其造型能力,也決定其用于制作的服裝的類型。
服裝款式設計中的造型要素和其他的藝術設計的構成元素一樣,主要由點、線、面、體、材質、肌理等要素構成。因為服裝材料相對的性能統一,肌理可直接劃入材料外觀,與服裝的風格更屬同一范疇。接下來,就材料的材質如何表現服裝造型要素作一探析。
1 點的表現
點在服裝造型中有很強的相對性,是有形狀和大小的最小面積,是一套服裝中的視覺尋找中心點。通常的表現手法是:一是以配飾的方式加入服裝設計作品,如鞋、包、帽、領巾、領帶、手套、首飾等起直接的裝飾作用;二是通過服裝面料上的獨立紋樣、圖案或是輔料紐扣、帶扣來表現。
其中,服裝面料上的獨立紋樣或圖案有多種工藝表現方法。有采用顏料著色的方法進行印花、染色(扎染或蠟染)、手繪;有利用彩色線的繡花工藝,編織的工藝;對面料本身進行加工的綴飾工藝,鏤空的工藝,鑲拼的工藝,做褶、盤花的工藝。在這些工藝中,要考慮材料的性能和質感。在使用顏料著色法,面料的纖維類別,是否易著色就是關鍵;如果做褶,面料就需要比較好的成型性和穩定性;盤花要根據面料的質感選擇合適的花型和盤制工藝,柔軟的面料可細膩地表現花朵的形狀和姿態,仿真性好,而硬質的面料盤出抽象的“印象”類花朵;鏤空的工藝,需要面料本身有比較好的身骨,經緯密度適當,鏤空處理后不至于泄紗嚴重,最好的鏤空材料是皮革。
2 線的表現
服裝的廓形線、分割線、結構縫合線、拼接裝飾線以及面料所具有的線條紋樣,構成了生運的服裝造型和款式變化,讓服裝的美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比如外形線中散發女性嬌媚的X形,顯示男性陽剛之氣的V形;用于服裝分層次的劃分線,可以對服裝進行比例的分割,從而顯出美感。
服裝中線有兩種基本形態:直線和曲線。就線的形態本身來說,直線具有硬直、單純、簡潔的特征,水平線顯寬廣、垂直線挺拔、斜線有動感;曲線則相對優雅、柔美、流暢、律動。要將這兩類線的特征表現出來,材料特別是面料的選擇就尤為關鍵,集中在面料的軟硬厚薄及懸垂性這些性能上。
在直線的設計中,厚與硬質的面料更具有擴張感,能更好地表現硬直、簡潔的強大感。而軟、薄或懸垂性好的面料以其相對容易變形的性能,可以更好地把曲線忠實地體現出來,如公主線、刀背線,既是曲線也是縱向的線條,與這些面料相配合可呈現出柔美的形態和律動的特征。
3 面的表現
在服裝造型中,面是具有一定的形狀和大小的,它有基本的形狀,如方形、三角形、圓形、多邊形等。一件衣服就是由前后、左右、上下6個組成的立體形態。通常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構思:第一,外形風格的塑造;第二,運用公主線和刀背線的特殊造型功能進行新的面的構成;第三,運用門襟進行前襟面造型,如正門襟(有疊門襟和對襟兩種)、偏門襟和側門襟,并結合這三種基本門襟的造型變化去構成不同的造型;第四,側面造型:包括左右胸旁側面、后側面和袖的造型;第五,背面造型:通常也是主造型面,四后領部、背中縫和其他造型構成,一般要求造型簡潔并與前衣襟造型風格保持協調。
面的作用就是分割空間,運用線與面的變化來分割、創造造型,使各衣片達到最佳的、符合美學原則的比例。因為面的表情是通過其形狀的邊緣線決定的,因此面料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線的表達。同時面是有一定面積的二維元素,在材料的選擇時除了顏色、肌理之外,還要考慮相鄰兩個面的材料質感搭配要恰當,要符合一定的美學原則。比如輕與重的面料相鄰產生對比的效果;同色的蕾絲類鏤空面料與“實質”的面料產生既對比又調和的效果。甚至可以通過借助輔料的襯、墊使同質面料產生軟與硬的對比,產生新奇的造型。
面料的質感對面的表現還體現在它對面的形態的影響。柔軟的面料塑造的面會呈現出柔和的形態;硬的面料則可使面顯得更僵硬。懸垂性好的面料在類似經向長方形的面里,呈現出自然的波浪形態,如魚尾裙。
4 體的表現
造型要素中“體”體現空間感,它的形態有很多,基本的有球體、圓錐體、角錐體、長方體、圓柱體及多面體等。服裝的“體”的塑造基礎是人體,服裝與人體的協調是服裝設計的關鍵,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顯得尤其重要。
體要表達的是一種空間感,在服裝設計中主要通過服裝的結構、工藝來實現,如合適的省的設計、褶的運用、歸拔的工藝等。材料則從質感、光影、色彩、肌理等影響體的表現。一般,面料的手感越硬就越有身骨,在同樣的松量下比軟的面料在人體的周圍撐得更開。反之,衣料的手感越軟它就會越柔順,即使有較大的松量,衣料也趨于貼附在人體上,所以,硬質的面料適用于完成一些“埋沒”人體的夸張的造型;軟質的面料更適合于展現人體的貼身造型。
服裝是一種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的產品,它體現的是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它需要合適的材料配合造型要素恰當地使用,從而使新產品符合美學的原則,從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張巧玲.服裝材料與實訓[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 劉國聯.服裝材料學[M].東華大學出版社.
[3] 三吉滿智子等.服裝造型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
[4] “職業技能鑒定教材”編審委員會.服裝設計定制工[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