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頡
摘 要:構圖的好壞是繪畫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副好的作品中包含著“數”的運用,它是有規可尋的,是和諧美與秩序美的統一。F型構圖是一種常見的畫面形式,其長短邊的比例為1.236∶1,它的分割靈活多樣,符合人的視覺審美要求,是一種很容易掌握和運用的畫面形式,并在西方繪畫中得到充分適用。
關鍵詞:F型構圖;數;分割;西方繪畫
0 引言
構圖的實質就是構成,它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要用最有效的畫面形式去強調和表現畫面內容。這就意味著作者要探求最佳的結構,使構圖在形式上是符合美感的。黃金分割是從古至今繪畫及設計中最長用的分割方式,在構圖中,黃金矩形廣為運用,其寬與長的比例是1∶1.618,而F型矩形是由兩個黃金矩形構成的,其寬長比例為1∶1.236,比較接近正方形,是歐洲油畫內框的標準尺寸,也是畫家們最喜歡使用的畫面形狀,其構圖給人以樸素,安定,自由的動感,很適合表現人物畫創作。
1 F型畫面在繪畫構圖中的重要性
如果有一副完美的構圖,那么繪畫則成功了一半,因為構圖的整體程度是繪畫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構圖布局是決定繪畫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尋求一種與科學、哲學相結合的“新秩序”也變得尤為重要。要綜合造型的物理規律和直觀形態的心理規律,科學并理智地運用黃金律的數理法則去分割畫面,使構圖能更好地體現繪畫的美感和邏輯感,從而創造出更加豐富,完美的構圖形式。
畢達哥拉斯學派指出“和諧是數的結構,它是最重要的數的規定性,它規定事物,使事物能夠被認識;和諧是最美的。”和諧體現了整一,和諧與整一涉及比例與尺寸,比例與尺寸就是數的關系。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只有把形式美的視覺法則和黃金律的數理比例關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斷靠近比例、秩序以及和諧的內核,才能使構圖的設計形式和方法更為豐富和便捷,使畫面更加完美和堅實。
運用黃金律的數理比例來對畫面進行分割構圖,實際上就是在畫面的組織和構圖上再現秩序和數量比例上的和諧,通過數的法則,科學的精度在畫紙上再現三度空間的實體和形狀,這樣,再復雜,博大的組織結構,我們都可以較輕松的掌握,對構圖在形態上進行總結和歸納。
F型畫面是以黃金律為依據,以黃金比(1∶1.618)和靠近黃金比的數量比為基本準繩,運用幾何法對畫面進行分割,通過數理比例關系進行構圖布局,使得畫面的組織結構更為協調統一。掌握了這種構圖方法,將會讓我們更為理性地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探討,能動且有效的創造各種有機秩序的形色組合,達到完美的構圖。
2 F型畫面的構成及分割
F矩形是由兩個黃金矩形(長寬比為1.618∶1)組成的,這是一種便于分割和運用的畫面型,在當今各國美術界廣為推崇。F型畫面的分割與 “數”有著很大的關系,“數”本身是嚴謹的,代表著秩序,所以這種規律性分割構成的重要依據就是數的比例,借此來表達構成的節奏和韻律,使構圖中的重復、漸變、發散等構成形式富有特點。F型畫面的分割不僅具有節奏感、韻律感,還具有嚴謹的比例關系,F型矩形的長寬比為1.236∶1,(即長邊為2,短邊1.618),我們把它稱為F矩形。
F型畫面可以化分成許多的矩形,包括黃金矩形、F型矩形、P型矩形(√2矩形:長寬比為1.414∶1)、√4矩形、√5矩形以及正方形(S型矩形)等規則矩形,力求達到最美的分割。這種分割的特點是借助對角線以及垂線,和分割相交的交點進行橫向或縱向的再分割。它是一種嚴格按照數學規則,不完全依賴想象而進行的一種分割。按照黃金律的數理比例關系對各類型畫面進行分割能避免自由分割帶來的混亂與無序,幫助我們更輕松,更從容的掌握大型畫面和復雜畫面的組織結構,在變化中獲得統一,給人以完整的數的美感。
3 F型畫面在西方繪畫作品中的應用
塞尚,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他十分重視畫面的黃金分割,常常對一個題材進行若干種分割形式來進行構圖。F型構圖是他常用的構圖方式。在他的《玩紙牌者》中,基本采用了對稱的方式進行構圖,給人產生靜感,但絲毫沒有呆板的感覺。
巴爾丟斯被畢加索推崇為“20世界最偉大的畫家”,他對運用黃金比分割畫面而進行構圖十分贊許,在他的作品中,無處不隱藏著“數”的奧秘,體現著比例的和諧。《鏡前的少女》就是F型畫面分割,通過分割可以看出,畫面的構成表現出了運動與靜止的統一,人與物的弧線和直線的生硬性在構成上表明了種種特定的分割,形成了非穩定的造型模式。他的布局安排和人物姿態的擺布是十分特殊的,都是運用黃金律來分割畫面的,最終形成了作品中通過對角線布局和人們普遍遵從的數的秩序。畫面中的斜線可以引人入目,并帶給人們輕快的動感,但對斜線的控制也比較困難,需要通過空間對比,加強整體變化的節奏等。
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三杰之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對數在繪畫中的價值有著很深刻的認識,他們在繪畫的構圖中引入了數理的概念,注重比例的協調。《卡尼吉亞尼的圣家族》在形式上是以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人物組成了一個F型畫面,形成相對的對稱和穩定,從圖形上構筑著和諧和肅穆,強調主題的寓意,通過中線和對角線,將畫面分割成若干矩形,自上而下分為了4個部分,天使,老者,圣女和圣嬰。人物的組合和穿插都被賦予一種秩序化,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畫面規矩卻不呆板。有效地運用了人物動態的差異,來謀求畫面的明朗,肯定,強烈的突出了主題。
F型畫面在西方繪畫的發展過程中始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既包含了嚴謹、規范、秩序和理性,又包含了激情與感性,為多數大師所采用,形成了永恒的秩序。
4 結語
第一,看似無章可尋的繪畫作品其實暗藏著比例和秩序,F型畫面構圖是符合視覺審美規律的。
第二,構圖是繪畫的關鍵,而F型構圖是西方繪畫常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形式。
第三,F型矩形是由兩個黃金矩形組成,且長短邊的比為1.236∶1,它具有多種分割形式,可將畫面分割為各種不同的且具有規律的矩形。
第四,F型構圖的分割是復雜多變的,不同的分割給西方繪畫帶來了不同的審美體驗。運用這種分割方式構圖會使得畫面具有理性和秩序,但它并不是呆板僵硬的,而是在變化中具有統一。
F型畫面的分割方式豐富多樣,它是一種易于分割和運用的畫面,也是畫家們最喜歡用的畫面形式,這種構圖看上去給有一種樸素和安定的感覺,卻又賦予了它自由的動感,將動與靜相結合,變化與秩序相統一。由于長寬比例為1.236∶1,比較接近于正方形,很適合于表現人物畫的創作等,是一種符合人類審美又便于掌握的畫面形式。學會這種構圖方法有利于我們把握復雜的場面,將繁雜的事物進行歸納和總結,合理的布局在作品當中。
參考文獻:
[1] 彭善秀.構圖中的數與分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0-90.
[2] 周正.繪畫構圖原理[M].陜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88:10-56.
[3] 汝信.西方美術史[M].二十世紀美學,2008:16-83.
[4] 徐人平.設計數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0-102.
[5] 黃啟榮.世界名畫欣賞[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