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多彩多夢:今日柴達木

      新聞
      現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08月17日 02:11

      由青海省海西州委、州政府、青海民族文化促進會、《大昆侖》雜志社共同舉辦的“全國作家采訪團走筆柴達木”活動近日在海西開展。來自全國19個省市的30位作家、詩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刊總編尹英希應邀參加了此次采訪活動,并策劃了本次專題報道,深入挖掘海西歷史文化內涵,展現海西新亮點,帶領讀者領略今日“聚寶盆”的風情。

      鏡像里的“聚寶盆”:青春柴達木

      在青藏高原,當你看著天邊那靜靜矗立的雪山之時,你不會有一絲一毫要“征服”它的念頭。

      因為,這大雪山,在很多人眼里是用來頂禮膜拜的,是不能去驚動的,更不用說去征服的了。

      鏡像中的理想盆地,柴達木,可以喚起你的什么想象?我的記憶中是“聚寶盆”,當然是很早從課本上知道的,這一回,我踏上“尋寶之旅”,帶你瞧瞧今日柴達木。

      初涉青海,西寧的大街小巷都有標語:西寧,中國夏都;大美青海歡迎您!剛看到“大美青海”四個字時,還覺得“大美”二字過于直白,沒有韻味,你看“彩云之南”多么詩情畫意啊。去過柴達木之后,這才感覺似乎“大美”二字形容青海之美也還行,全國很多地方都是這么說,形容青海我覺得應該改一改,叫“高美青海”,而在她懷中的柴達木盆地呢?應該說“彩夢海西”。

      《莊子》(外篇)中,“知北游”有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

      在山東泰山,站在巍峨高山之巔,詩人杜甫發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可在柴達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當你看著天邊那靜靜矗立的雪山之時,你不會有一絲一毫要“征服”它的念頭。因為,這大雪山,在很多人眼里是用來頂禮膜拜的,是不能去驚動的,更不用說去征服的了。

      走進高美青海,走近醉美海西,走近夢幻柴達木,你會更懂得什么是“嚇死寶寶”。

      海西州:絲綢之路上的“金色世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因地處青海湖的西邊故而行政名稱為海西州。海西州位于地處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四省交匯的中心地帶,南通西藏、北達甘肅、西出新疆、東臨青海湖。古為西羌地,作為“絲綢之路”輔道,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海西州總面積30.09萬平方公里,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42%。州域主體為中國四大盆地之一的柴達木盆地,盆地面積占全州總面積的79%,故柴達木又成為海西自治州的代稱。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德令哈系蒙古語“阿力騰德令哈”音譯,意為“金色世界”,是歷史上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主要驛站。德令哈的歷史文化厚重。十三世紀,蒙古崛起,滅金亡宋,建立了元帝國,德令哈亦被置于元朝統治之下,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之后,明正德五年和明崇禎九年,蒙古族兩度進入柴達木地區。現居住在德令哈地區的蒙古族為厄魯特蒙古禾碩特部(西蒙古)首領顧始汗之后裔。現在的德令哈,多民族聚居,各民族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元素。

      作為青藏鐵路旅游帶和絲綢之路旅游帶上的重要節點,海西州有著獨特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資源,雪山冰川、雅丹地貌群和境內眾多的高原湖泊、沙漠戈壁以及濃郁的民族風情、厚重的文化積淀,是開展生態觀光、戶外探險、高原自駕車旅游的最佳場地和理想區域。加之州內公路交通便利,沿途風景差異大、豐富多彩,非常適合自駕車旅游靈活性、體驗性和多樣化的要求。

      近年來,海西州積極開發以109、315國道為主的青藏線健康風情旅游線路,柴達木自然奇觀旅游線路,昆侖山道教尋根旅游線路,馬可波羅探險旅游線路,哈拉湖、團結峰冰川探險旅游線路等精品線路,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高原特色和濃郁民族風情的“柴達木自駕車旅游”品牌。目前,海西州主要旅游景點104處,有國家A級景區10個,其中AAAA級景區1個(格爾木昆侖山旅游景區),AAA級景區6個(德令哈可魯克湖——托素湖旅游景區、烏蘭茶卡鹽湖旅游景區、烏蘭金子海旅游景區、都蘭國際狩獵旅游景區含吐谷渾古墓群和班禪行轅、都蘭大漠紅旅游景區、天峻縣神湖之源旅游景區),AA級景區3個(烏蘭哈里哈圖森林公園旅游景區、都蘭英德爾海寺草原旅游景區、德令哈哈拉湖旅游景區)。

      柴達木盆地:獨一無二的“聚寶盆”

      今日柴達木盆地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生機勃勃和令人向往的地方。

      在柴達木盆地放眼四望,“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不論是從車上望出去,還是停下車來四處瞭望,一個人影都沒有,距離觀念在這里也失去了。

      過去有人總喜歡給柴達木盆地涂上一層荒涼可怖的色彩,說它是“天空無鳥飛,地上不長草,瀚海八百里,人去活不了”,又說“南昆侖,北祁連,山下瀚海無人煙”。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八百里瀚海,卻是我國罕見的“聚寶盆”。地下礦產豐富,地面鹽湖棋布,草原長著“高空草”;牧場奔馳著“高空畜”。盆地東部和東南部,從五十年代起就陸續建立了六個國營農場(德令哈、希里溝、都蘭、香日德、諾木洪、格爾木)。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南面是昆侖山,北面是祁連山,西北是阿爾金山,東為日月山。當然,和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這些大山相比,日月山僅僅是小土丘。“大鵬展翅九萬里”,也只有在昆侖山這樣的西王母游玩之地才能領略。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內陸高原盆地中地勢最高的盆地。

      香日德農場出產的春小麥,創造了中外春小麥畝產最高記錄,農場已成為“柴達木的糧倉”。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2400萬公斤。盆地的畜牧業,現在也有較大的發展,綿羊、駱駝、牦牛等各類牲畜總數已超過158.4萬頭,平均每個牧業人口占有75頭,每年為國家提供大量商品肉食、羊毛等畜牧產品,成為青海省最大的畜牧業基地。在工礦方面,柴達木還建起了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石油等幾十種經濟部門,正在發展成為我國西北新興的工業基地。

      許多新建的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地成長起來,特別是有“西藏門戶”之稱的格爾木,自青藏鐵路修至柴達木后,一躍變成擁有11萬人口的青海第二大城,40多萬株綠楊垂柳,如塊塊翠玉,鑲嵌在建筑群之間。

      鹽,是“聚寶盆”中最大一“寶”。這里有許許多多鹽湖,有水的、干涸的、埋在地下的,鹽類形態有的潔白如雪,有的晶瑩透明,有的色灰質硬,有的酷似鐘乳、珊瑚、珍珠和水晶,真是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的“鹽類世界”,據地質工作者考察,柴達木盆地在二三億年前,曾是一個大湖,雨水不停地沖刷著周圍山系的巖石,徑流地表,潛于地下,貪婪地吞噬著可溶鹽分,最后匯集于湖內。到了兩三千萬年前的新第三紀,盆地氣候開始變干,湖水迅速蒸發、濃縮,湖底沉積了大量鹽分。至第四紀(距今二百萬年前)時,逐漸縮水的柴達木古湖被解肢成幾十個小湖。大約三萬年前,氣候再次急轉干寒,湖水含鹽量劇增,形成了鹽、鉀、硼、鎂、鋰、銣、溴、碘、鍶、銫、石膏、芒硝、天然堿等多種鹽礦床。

      目前,柴達木盆地尚有湖泊32個,其中24個是鹽湖,7個是半咸水湖。鹵水中已發現的礦物達34種。除少量屬氯化物、碳酸鹽外,大多數是鈉、鉀、鈣、鎂的硫酸鹽、硼酸鹽或其水復合鹽。其中鉀鹽、硼、鋰、鎂、鹽、溴,占全國之冠。如氯化鉀已經探明的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97%;鹽的遠景儲量約有1000億噸以上,難怪人們把柴達木盆地稱為“鹽的世界”,就連“柴達木”這一名稱,在蒙古語里也是“鹽澤”之意。

      我國地質工作者加強了鹽礦的勘探,探明儲量600億噸。這些鹽簡直可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架設一道6米厚、12米寬的鹽橋。其中以察爾汗鹽湖藏量最大。察爾汗系哈薩克語“白灘”的音譯,現包括九個有水的鹽湖和一個干鹽灘,東西長168公里,南北寬40公里,面積5800平方公里,湖內鹽蓋厚度30米左右,最厚處達60多米。鹽的儲量達400多億噸,可供全國人口食用八千年之久,是全國最大的鹽湖。

      如果你去那里旅行,將會看到許多從未見過的奇景:這里有30多公里長的公路建在鹽湖上,路面鋪著如同柏油那樣光滑的鹵水,號稱“萬丈鹽橋”;青藏鐵路有32公里的鐵軌架設在鹽湖之上,成為以巖鹽為路基的獨特的“鋼鐵長虹”;鹽湖表面有大面積的堅硬深厚的鹽蓋,最厚處達15米,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壓16公斤,人們可以在上面起落飛機,并用鹽塊壘砌房屋。目前,我國正在這里建設全國最大的鉀肥廠。

      除了察爾汗鹽湖外,其他著名鹽湖還有:茶卡、昆特依、柯柯等。

      “茶卡”蒙語即鹽海,是鹽湖中最小的一個,目前已探明鹽的儲量為8億噸,可供全國吃三百年。這個鹽湖很奇特:已經開采三百多年了,可鹽的儲量不見一點減少,真是一個挖多少、長多少、隨挖隨長的“聚寶盆”。它所產的大青鹽、水晶鹽可用于雕刻工藝品和制作紅外線高空照相機的鏡頭。

      大柴旦:柴達木精神的發祥地

      在青海省的西北部,柴達木盆地的北緣,有一塊富饒而古老的土地,這就是柴達木精神的發祥地大柴旦。

      大柴旦,蒙古語稱伊克柴達木,意為大鹽湖。由于特殊的地質結構,區內礦山資源十分富集,目前編入青海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3種,鹽類礦產7種,礦產資源探明保有儲量潛在經濟價值達57560億元。

      大柴旦工業園以能源、煤炭綜合利用、鹽湖化工產業發展為核心,依托區域比較優勢和資源組合優勢,堅持“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永續發展”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的實踐方式,涌現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產業特點的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園區已形成有色金屬、煤炭開發、鹽湖化工、新能源4大支柱產業,初步構建“一園三區”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飲馬峽產業區。以鹽湖化工與煤炭資源清潔利用融合發展為核心的能源、化工產業區。

      二是錫鐵山產業區。以冶金和鉛鋅尾渣與鹽湖資源綜合利用融合發展為核心的精細化工產業區。

      三是大柴旦產業區。以鹽湖化工和精細化學品為核心的化工產業區。

      50多年來,幾代大柴旦人,用青春和熱情、用勤勞和智慧、用血肉和汗水、用柴達木精神創造出了柴達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大柴旦面貌煥然一新。

      外星人真的來過?

      這里有各種奇形怪狀的巖洞和沙漠怪圈,讓人懷疑這里是否就是外星人在地球的棲息地。甚至此地因為被傳成外星遺址而成為旅游勝地。

      關于外星人降臨地球的傳聞層出不窮,隨著不少外星人的新聞被揭造假,人們對于外星人的傳說開始抱著可疑態度,人們試圖用各種科學的證據來證實外星人是否真的曾到過地球,而在中國最出名的莫過于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遺址,這里有各種奇形怪狀的巖洞和沙漠怪圈,讓人懷疑這里是否就是外星人在地球的棲息地。甚至此地因為被傳成外星遺址而成為旅游勝地。

      外星人曾降臨?

      在位于柴達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有一對孿生湖,克魯克湖和托素湖,一淡一咸,在這一對孿生湖中還留有美麗動人的傳說。傳說中的德令哈外星人遺址就坐落于托素湖南岸。

      白公山山高200余米,山腳下有三個不規則的三角形巖洞。中間的巖洞最大,洞深約6米。這個洞與通常所見的天然巖洞不同,有明顯的人工開鑿痕跡。洞內除清一色的砂巖外,不見任何雜質。洞內一根直徑40厘米的大鐵管從頂上通到洞內,足有百余米長。雖然經過多年的銹蝕,鐵管仍然清晰可見。在洞口處還有10余根鐵管穿入山體。這些鐵管與巖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鑿好洞再放入,而是直接將鐵管子插入堅硬的巖石中。打個比喻,山體像個饅頭,鐵管像根竹筷,山與鐵管的結合的確令人驚嘆。

      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這里不遠的中國第二大有色金屬冶煉集團——西部礦業下屬的錫鐵山冶煉廠進行化驗。化驗后結果顯示,管片樣品成分中氧化鐵的成份占百分之三十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鈣含量較大,這與砂巖、沙子與鐵長期銹蝕融合有關,說明管道的時間已久遠。此外,樣品中還有百分之八的元素無法化驗出其成份。

      這一化驗結果更增加了管道的神秘程度。加上柴達木盆地自然條件差、人煙稀少,除了白公山北面草灘上的流動牧民外,這一帶從沒有任何居民定居過,更談不上有什么工業開發了。而且在德令哈外星人遺址這樣的地方空氣非常稀薄,如果說是當時的人類建造的鐵管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樣的地方根本不能制造出鐵質的東西來。專家稱這8%的元素也許是來自外星,或者來自深海,又或者來自于地心。

      揭開神秘面紗

      白公山下有神秘的鐵質管狀物的消息一經傳播開來,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一些專家學者認為這是外星人的遺存物。他們的依據是柴達木盆地地勢高,空氣稀薄,透明度極好,是觀測天體宇宙極理想的地方。依據這種觀點分析,托素湖一帶是星際交往的最好地方,外星人如光臨地球,托素湖應該是首選地點之一。遠遠望去,在托素湖邊高出地面幾十米的黃灰色的山崖在烈日和紫外線的襯托下,白公山猶如一座金碧輝煌的金字塔。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鐵管中含有植物碳化后的殘留物,研究者認為這是植物被沉埋后通過化學反應形成的植物化石,通過光譜測試分析,這些鐵管在顯微鏡下的結構酷似樹木年輪,并且有的管狀物從外部狀態看,呈現出樹狀結構。如果這些管狀物曾經就是樹木,那么,今天已是戈壁的柴達木,昔日眾多的樹木又是來自哪里呢?

      原來這是源于柴達木獨特的地理環境,柴達木處于亞熱帶環境,在距今數百萬年前,當時青藏高原還在隆起,邊緣卻有高山圍繞,印度半島的暖濕氣流進入盆地,使柴達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斷。激流攜帶泥沙覆蓋了樹木,大樹從此進入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后來,喜馬拉雅山急劇升高,印度洋季風帶來的雨水被擋在喜馬拉雅山南坡。柴達木盆地氣候變干變冷,水面逐年縮小,而諾木洪一帶是盆地的低洼處,后來湖水枯竭,青藏高原的隆起帶給柴達木盆地沙漠化和干旱。托素湖一帶的地層開始了劇烈的沉積作用,使大樹被土壤和礫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數百米甚至上千米深。這個過程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地表下的樹木經過脫水,自由氧逐漸消耗,環境由氧化轉為還原,這是鐵質管狀物形成的關鍵時期。管狀物周圍的鐵質,由三價鐵變成二價鐵,逐漸向疏松多孔的木質結構流動。按照地質理論,地層下每一千米深度,溫度就要增加33℃,在這樣的溫度和化學的條件下,樹木發生了一種有趣的變化:疏松的木質部逐漸腐爛,鐵質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吸附在了不易腐爛的樹木韌皮部,這就是鐵質管狀物最初的形狀。

      在經歷了百年的洗禮之后,柴達木所謂的德令哈外星人遺址的神秘面紗終于被揭開,原來并不是什么外星人登陸地球,而是來自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神秘怪圈” 仍是不解之謎

      雖然關于德令哈外星人遺址的傳說已經解開,可是在德令哈外星人遺址附近的沙漠中一夜之間出現了直徑近2000米的巨型規則圓環圖案,這讓人們想起了分布在歐洲的麥田怪圈,但是這個怪圈明顯比麥田怪圈直徑要大得多。沙漠怪圈雖然不是存在于麥田中,但是其內容建造同麥田怪圈相差無異。關于這種沙漠怪圈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還沒有解開。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青海德令哈就以外星人遺址聞名世界,給這次沙漠怪圈的成因更加蒙上了一副神秘的面紗,再一次讓這一地區與外星人聯系在一起,專家稱沙漠上的怪圈在中國還是首例,而且是“最令人難以想象的”。

      沙漠怪圈特指那些一夜之間出現在沙漠地帶或荒漠化的農田或牧場里的奇特圖案。這些圖案錯綜復雜,既有幾何形狀和圓形,也有抽象概念的形狀,通常是在緊貼地面的高度,然后地表的土壤與周圍土壤形成鮮明對比時形成的。有些沙漠怪圈可以解釋清楚,有些則至今仍是一個謎。無法被證明是人類杰作的沙漠怪圈通常表現出奇怪的特征,而這些特征是難以或不可能復制的。

      雖然外國也出現過麥田怪圈,可是最后被查出來是人為制造的。而沙漠怪圈至今也沒有一個解釋,究竟是人為制造還是自然形成,都還有待查證。外星遺址的形成是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天氣,經過長達數百年的變遷后所產生的奇特變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奇景,不過在地球上還有太多關于外星人遺址的傳言,人們無法解釋。

      或許,真的有超越我們地球人智慧的文明存在于另一個星球。

      水上雅丹,一個女神的名字?

      雅丹?在哪?這么美麗的名字,就像是一個女神的名字,她有著怎樣的身世和故事?她風情萬種的眼神在看誰?我想到了樓蘭古國,想到了神秘的耶利亞女郎。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西部,一望無際的荒漠里,我看見一列列,一批批,一群群,一片片,斷斷續續延伸的各種形狀的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分布的地貌組合,像被廢棄的城市,被遺忘的城市,沒有人煙,舊址斑斑,可以清晰地看見時間的痕跡,看見曾經海市蜃樓般隱隱約約的樣子,這種種奇特的地理景觀,就是雅丹地貌。 翻閱一些資料,對雅丹就會有進一步的了解:雅丹是地理學名詞,漢語譯為雅爾當,是維吾爾語“險峻的土丘”之意。雅丹,現泛指干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地貌組合。這種地質現象在新疆羅布泊東北發育很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韋沙漠在內,都有雅丹地形。作為“干旱王國”的新疆,風力對地貌的塑造具有特殊的意義。雅丹、龍城、魔鬼城等特殊地貌類型就是風神的杰作。這種地形在羅布泊周圍的雅丹地區發育得最典型,分布面積最廣。19世紀末至此20世紀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國人斯坦因,赴羅布泊地區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這個詞匯。于是,“雅丹”一詞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學和考古學的通用術語,專指干燥地區的一種特殊地貌。

      億萬年地質變遷所賦予的地球外貌,又日夜不斷地受到大自然水流與風力的刻蝕,在許多地方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態,形成了各種特殊的地貌,例如:河谷地貌、巖溶地貌、冰磧地貌、風蝕地貌等等。千姿百態的地貌造就了許多旅游名勝,如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中國云南的石林、貴州的地下溶洞等等。甲秀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在羅布泊地區,神奇的雅丹,淋漓盡致體現了大自然神奇塑造力的雅丹,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新疆烏爾禾魔鬼城,新疆最神秘的雅丹白龍堆,敦煌最壯觀的雅丹三壟沙,其實 , 最大的雅丹地貌群是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西北部,青海省海西州所轄的大柴旦、冷湖、茫崖三個行委的轄區內,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其中冷湖轄區雅丹面積最廣、發育最完整。雅丹地貌區平均海拔約2800米。柴達木雅丹地貌,集中地點在南八仙、俄博梁、西臺吉納爾、馬海湖等地。盡是些形狀奇異、大小不等、由東北向西南排列有序的土阜、土丘。有的拔地而起,有的匍匐在地,似獅、似虎;有的怪異,像神、像魔鬼;有的肅穆莊重,像城堡、像帳幔、像房屋;而在那“土丘林”的溝壑中,鵝黃色的沙堆,蜿蜒起伏,金波粼粼,猶如匹匹錦緞。每當云影飄過,或細風撩起輕沙,土阜土丘似乎緩緩漂移,像船啟航,宛如鯨魚遨游,撲朔迷離,給人以無限暇想。雅丹地貌中最為壯觀的是“龍城”。在羅布泊古湖盆地東北部有一片風蝕最強烈的地區,土丘高峻似城廓宮闕,其形似龍伏臥,所以古書《水經注》中形象地稱之為“龍城”。這是一種最典型的雅丹地形。巨大的土墩臺高達12至20米,側壁陡立,極難攀登。從側壁斷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沉積的層理;下部是厚厚的灰綠色砂層,最上面是一層淡紅色的粉砂粘土層,這是由于碳酸鈣膠結得非常堅硬,而形成一個保護層,使土丘頂面非常平坦。“龍城”的“建筑物”造型多姿多彩;有的儼然是“城堡”,端莊凝重;有的似“城廓”,龍蟠虎踞;有的像高樓大廈,頂天立地。分布在這些蹊蹺地物之間的寬闊的條條風蝕凹地猶如條條大街小巷,顯得深邃、幽靜,別有意趣。置身“龍城”,頗覺眼前的“龍城”不是古城,勝似古城,更似大自然造就的迷宮,令你在感嘆之余不免生出幾分恐懼。

      俄博梁雅丹地貌群由石油勘探者發現于上世紀50-60年代,位于柴達木腹地冷湖地區,屬于俄博梁自然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雅丹地貌最奇特、場景最為壯觀的雅丹地貌群。這里風大干燥且氣候變化多端,屬于史前海床地質結構,伴隨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泥硅化過程中風化、風蝕造就的地質景觀。

      西臺吉納爾,是德都蒙古族部族名稱,也是著名的富礦咸水湖,西臺吉納爾水上雅丹,位于冷湖、格爾木、柴旦三個行政區交界處,可謂中國西部的千島湖,也是世界絕無僅有的水上雅丹地貌群, 西臺吉納爾湖發源于昆侖山西段納凌格勒河谷,由于近現代大氣熱效應作用,湖面擴大并逐步淹沒柴達木北丘陵自然區及西丘陵自然區的結合部雅丹群,形成獨一無二蔚為壯觀的水上雅丹地貌群。

      水上雅丹,西南靠近烏圖美仁草原,北臨北丘陵自然區,天空鴨鳴雁啼,水上波光粼粼,朝陽橙霞,金色雅丹波光倒影,美不勝收。

      這兩處自然景區像兩顆明珠串聯在天上人間柴達木,過去交通閉塞,這兩個絕世景觀剛剛為外界所知曉。雅丹地貌猶如樓蘭王國的層層防線,使探險者不勝顛簸、跋涉之苦,為神秘的羅布泊增添了奇光異彩,而光怪陸離的雅丹本身也充滿了令人迷惘的謎,它的魅力卻絲毫不亞于吸引了萬千游客的許多世界名勝。

      獨有的風景

      你會感嘆,怎么會遲了這么久才發現如此美景,但幸運的是,我們沒有錯過彼此。

      如果你已經走過太多相似的山水,看過太多雷同的人造景,聽過太多似曾相識的傳說故事……或許你該換個方向,朝向偌大中國的另一端,去領略不一樣的、帶著神秘夢幻色彩的海西柴達木,用雙眼、雙手去丈量天地之奇秀,你會感嘆,怎么會遲了這么久才發現如此美景,但幸運的是,我們沒有錯過彼此。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位于海西州烏蘭縣,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鹽湖類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

      茶卡鹽湖屬典型的鈉礦鹽,所產原鹽的氯化鈉含量高達94%以上,含有18種礦物質和氨基酸,屬一類食用鹽。因其含有微量黑色雜質,鹽色呈暗白色,所以稱為“青鹽”。鹽湖鹽層平均厚度5米,最深處達15米,原鹽儲量達4.5億噸,是全國綠色食用鹽生產基地。

      都蘭寺

      藏語全稱“噶丹桑阿玉仁佩林”(意為具喜密宗益洲),因位于都蘭河畔,故俗稱“都蘭寺”,位于海西州都蘭縣的他延山上,是海西州最大的藏傳佛教古剎。寺院始建于元世祖元年(1271年),距今已有740余年歷史,是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會議首批批準開放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一,以從事牧業生產的蒙古族信教群眾為主。寺周群山聳立,山形十分奇特。

      哈里哈圖國家森林公園

      哈里哈圖國家森林公園距烏蘭縣城25公里,總面積5170.5公頃,哈里哈圖蒙語意思是“松樹聚集的地方”,是柴達木盆地中分布最集中、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園內主要由祁連圓柏、青海云杉等樹種組成,樹嶺高達300到500年,疏密有致的林木和開闊的草原,為野生動物的繁衍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森林公園地處祁連山支脈哈里哈圖山系,海拔4000米以上有冰川地貌,局部山頂有終年積雪,山體高大渾厚、群峰競高,到處可見千姿百態、顏色各異、高俊偉岸的奇峰異石,形態宛如人物鳥獸,活靈活現,構成森林公園雄宏壯麗的地理景觀。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夢幻的煙雨云霧、奇麗的六月飛雪、燦爛的繁星等組成了森林公園奇異的天象景觀。公園內泉眼密布,泉水叮咚,匯集成溪,溪水潺潺,奔流直下,森林、草地在泉水的滋潤下一派生機盎然。溫潤的環境與極度干旱的柴達木沙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就了森林公園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

      哈里哈圖公園內松柏蒼翠,山清水秀,即使夏天酷暑也清涼舒爽。林木挺拔參天,空氣十分清新,特別是柏樹散發出的獨特香味,讓人心醉。漫步公園中,多姿多彩、儀態萬方的森林灌叢以幽、翠、古、奇給人以美的享受,林間錯落有致、精心布置的一座座休旅小木屋更是為游人提供了綠樹交加山鳥啼、清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游人醉、明日酒醉畫中歸的畫中境界。

      金子海國家沙漠公園

      蒙語叫“阿拉騰布拉格”,意為金泉流成的海子,青海人把湖叫海子,兩者合一,故稱金子海。金子海既不是海,也不是一潭死湖,是一眼泉水,位于烏蘭縣希里溝鎮西南約80公里,面積約0.45平方公里,呈梳形,西向為梳背,梳齒向東。湖的西部和西北部為43.5萬畝的沙漠,近湖為不規則的新月型沙丘,湖南北兩岸各有百米多寬的草帶。湖的東部、東南部被萬余畝2米高的蘆葦所環繞。南部為10多萬畝的沼澤,水草叢生,在蘆葦叢和沼澤內,有數不盡的泉眼冒出清醇和晶瑩的甜水(淡水),沼澤地南面一條寬廣的戈壁帶。湖心一片墨綠,特別是從西側的沙漠邊向下望去,湖底景觀叫人驚訝,仿佛是幻化出的另一個世界。金子海的東邊是青銅器時代的文化堆積層,有石器和諾木洪文化夾砂褐陶罐殘片。湖面小鳥成群,昂首游戈,像一支小艦隊。出口寬80來米,向荒灘流成一條小河,湖岸蘆葦繁茂,更增秀色。

      沙山環抱之中,怎么會出現湖泊?原來湖底有泉群涌出,成了湖水之源。經水利部門探測,湖很深,至170多米還未到底呢。湖里魚多,最大的有30多斤。由于水底地勢復雜,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突然出現偌大一個湖泊,真有幾分神奇,難怪被當地人視為圣湖,也流傳各種傳說。相傳成撈收獲甚微,有常見魚群游躍而不可得之憾。

      金子海在夏秋季節,波光粼粼,魚兒在湖面上跳躍,湖邊有成群的鳥兒在嬉戲,充滿一種返璞歸真的樂趣。春天一群群黃鴨和海鷗在這里繁衍生息,秋天大雁在這里暫宿,雁群有時鋪天蓋地,遮地蔽日。冬春季節湖水冰封,可以滑雪運動。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鹽湖 東西 昆侖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第15页| 娇妻当着我的面被4p经历|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成人av免费电影| 三年片韩国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中文在线免费观看| 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顶部自由性别xx视频|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老头天天吃我奶躁我的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视频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第十页|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chinese91在线|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