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增儀
對麗江最先的失望來自一碗米粉。
在中國南方地區(qū)最能一統(tǒng)天下的食品,大概就數(shù)米粉了,于是走到哪兒都要嘗一嘗。貴陽的腸旺粉,遵義的牛肉粉,海南的抱羅粉,松桃的綠豆粉都各有特點,都能讓人唇齒留香,難以忘懷。
但在海南久了,最喜歡的還是海南的抱羅粉。決不是因為我是海南人有海南情結(jié),我還真見過有人為了這一碗粉從海外飛回來的。
到麗江的第二天一早,就去找當?shù)氐拿追郏谑拥恼郑匆娪蟹鄣昃妥吡诉M去,叫了一碗粉就坐下來等,這一等就等得超過預計時間太多了。
像我以上說的粉,都是湯先熬好,(甚至熬上一通宵的),肉哨先做好,姜、蔥、蒜都切好,吃時只要把粉倒進沸水中燙過,再把所有的東西一一添加就可以了。這樣作法,粉的內(nèi)容雖大相徑庭,但效果卻是一樣。那就是一碗粉,湯是湯、粉是粉,佐料是佐料,清清爽爽,紅、綠、白分明,讓人一下子就勾起食欲來的。
可麗江不是,原來麗江是要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煮的,有些東西還是生的,難怪它要這么長時間。
這樣一煮,端上來的東西讓我立即就傻眼了,那是面目不清混混沌沌的一大碗,像極了一盆吃剩了的飯菜。我立刻就倒胃口了。
好歹吃了一些,就叫算賬,低頭在包里找了一張五元的,又找了一張一元的,就認為篤定,不會錯了。
叫一聲:“小姐、買單!”
那姑娘很不高興:“我們不叫小姐,叫卓瑪”。
一愣,明白了,又叫“卓瑪”。
卓瑪來了,我先拿了五元給她,心想按慣例這五塊還應(yīng)有找,她不走,又遞了一塊錢過去,想你麗江名氣再大,六元就頂天了吧。
可她還不走,我反應(yīng)不過來,問了一句:“怎么了?”
她一句“十塊”立馬把我嚇蒙了。
心想你麗江也太牛了,好不好吃都不說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全國的粉哪兒有賣十塊錢一碗的?
這是頭一遭,第二次遭遇的是“納西古樂”演出場地旁的“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云南特產(chǎn),到了這兒肯定想嘗嘗原汁原味的,那小店倒干凈、雅致,而且墻上掛的全是宣科的相片,一問之下才知這老板是宣科的親家。
問我們要吃什么?我們答:“過橋米線。”又問:“要哪一種?”我們說聽你們的。那女主人就異常熱情地推薦了一個兩人可共用的68元一份的頂尖級的米線。她很會為客人著想:“你們四人只要有兩份,一百多塊錢就足夠了,這里邊有火腿,有鮑魚、有蝦仁,粉又可以隨意加,真的是又好吃又合算呵。”
難得有這么體貼的老板,我們趕緊說好。這倒是快,一會兒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和粉以及十來個小碟就端上來了。碟子里東西太過“袖珍”,只見有切得可以透光的火腿,有鵪鶉蛋,有脆哨……至于有沒有鮑魚只有天知道了。
已是饑不擇食,待我們吃完,待我悟出其中的奧妙時,一切都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其實在海口也有“過橋米線”,我母親喜歡,就經(jīng)常陪她去,是早就見識過這些東西的。只不過同樣的東西在海口不會超過30元,而在這兒居然翻個倍了。
這家主人太有心機了,她鉆了顧客的心理空子,她知道如果她要給每一個顧客推薦這份米線,一份68元就這么丁點東西是不會有人買賬的,但如果她把同樣的東西推薦給兩個人,特別強調(diào)米粉可以隨意添加,肯定很多人都會上鉤了。不說幾乎沒有人加她米粉,即便有人加,損失的也是幾毛的粉線,但通過這一伎倆,她把一份米粉的利潤翻了兩倍。只可惜能事先能看穿的人太少,待想明白,已經(jīng)是付賬走人了。
之后見到其他東西的物價都不便宜;長得一面坡地的桃子,自己去摘要5塊一斤,冬蜜桃要8塊一斤,麗江粑粑要4塊一個,羊肉串要3塊一串,隨便吃一頓飯要一二百塊……像十幾年前我在麗江,幾塊錢可以吃一天的老皇歷早已過時了。
還有那到處可見的穿著納西盛裝的老人,他們叼著長煙袋就站在街上,站在自家門口,就等著旅游的人來和他照相。拍照完畢,少則5元,多則10元,就等著給他掏錢了。
如果這些都還能忍受,還有些事就真讓人哭笑不得了。
從麗江往香格里拉走,一路上有許多風光迷人、風景獨特的地方,如草甸那一片片姹紫嫣紅的狼毒花,如那金黃的無邊的麥田,還有那青如幃帳的苞谷林……有些景色在內(nèi)地是找不到的,于是我們不由得歡呼雀躍地朝它奔去。
停車時沒事,下車時沒事,剛拍照時也沒事,就在你欲罷不能時突然一個扛著鋤頭、戴著草帽的農(nóng)民不知從哪兒就鉆了出來,說你踩壞了他的田地,損壞了他的莊稼,賠償就是斷斷不能少的了。
這可是天大的冤枉呵,明明白白地他們的田地已經(jīng)早就被人踩踏出一條路了,明明白白他們的莊稼早就去世了,憑什么訛我們?!(我還猜是不是他們自己先踩出了路,引人上鉤的)就算認栽,就算給個一二十塊錢也不算什么,但一想到你被一雙眼睛一直盯著,想到你被當作兔子一樣被人竊喜萬分地待守著,心里總會涌出一種不快來。
喜劇的是扛著鋤頭戴著草帽的主家收了錢并不轉(zhuǎn)身離去,他會笑瞇瞇待在一旁看,他還會由衷地說:“好好拍,多拍幾張,拍得漂亮我也高興!”
還有一件事,一直讓我耿耿于懷。那天在香格里拉的老街上,突然發(fā)現(xiàn)街后面有一幢年歲很久但很氣魄的懸空的、有大臺階的屋子,雖已蒼涼不堪,但絕對是大戶人家華麗、富貴過的老宅子,我們不由得朝它走了過去。
我們正在樓下觀賞談?wù)摚诙堑囊粋€老人下樓徑直向我們走來。這老人有一種很深的悲憤在往外冒,這個老人一見我們就滔滔不絕地說起來,說這老宅子的故事,說他自己的故事。
他說他被迫害了許多年,說一直不讓他講話,說他一見到我們就有一種前世有緣的感覺……那一瞬間,我很恍惚,我很迷茫,仿佛是看見《王子復仇記》那個被謀殺的幽靈,穿過煙塵向我們走來。
老人急切地邀請我們上到他的樓上去,說要給我們展示他從不示人的史料,我正要往上走,小和一把拉住了我:“什么都去看,什么都要相信,這不明擺著是騙錢嗎。只要你一上去,他至少100塊錢就到手了,這可是100塊純利潤呵,他可是什么也沒干呵!你呵,怎么這么傻?”
我還是不甘心,但小和執(zhí)意拉我往外走,就這樣,我們和這個老人失之交臂。之后好久,我還是不能相信這個老人是一個騙子。這個老人是多么高大、體面呵,雖然他已是滿目滄桑,滿身悲愴,但看得出這個老人蘊藏了一個世紀的厚重和精彩!
我現(xiàn)在仍在后悔沒有上他的樓,聽他講故事,我在想,哪怕他是騙子,如果他如今已淪落到不得不靠出賣自己的故事來換取區(qū)區(qū)費用,那他一定有他不得不這樣的萬般的無奈和理由。
我們一定是讓這位老人深深失望了,因為當我們轉(zhuǎn)了一大圈又經(jīng)過他宅子的時候,只見通往他二樓的樓梯這么一會兒竟然就堆放了一大堆東西,那東西叫人觸目驚心,那是一大堆滿是荊棘的枯枝呵!我?guī)缀醪桓蚁嘈抛约旱难劬Γ僖豢创_是一大堆滿身是刺的荊棘!老人一定是有過太多的等待、期許和失望,幾十年來他可能都沒有等到一個可以傾聽他的人,他一定是像希臘寓言里的被鎖在魔瓶的魔鬼,幾百年過去,他剩下的只能是憤怒和仇恨了。
老人已沒了身影,可這荊棘卻劃過我的心,讓它有了一絲刺痛。
就這樣,對麗江,我有了很多的遺憾,但我無權(quán)指責他,就像對香格里拉的那位老人,我無法相信他是騙子一樣。
我寧愿相信那些守株待兔的莊稼人,相信他們的生存是合理的,相信他們的法則是通用的——既然他們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天然的絕妙的場景,那他們當然就要收回他們應(yīng)得的成本。
愿意記住那位農(nóng)民后來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愿:“好好照、照得更漂亮些,我也高興!”
也更相信: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只因有缺陷和遺憾,才能讓人永遠惦記和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