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淺談藝術概論教學中的情境體驗式教學

      新聞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5日 08:00

      向一優

      【摘 要】藝術概論作為高等藝術院校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理應受到相當的重視,然而由于其抽象性、開放性、綜合性和跨學科性等特點而極易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情境體驗式教學以其教學情境的參與性、互動性和開放性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它需要以思維情境將課堂實際教學情境、多媒體圖文聲像情境、數字媒介情境、現實生活情境統合起來,讓學生進入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多維的藝術概論學習情境之中。

      【關鍵詞】藝術概論;情境體驗式教學;思維情境;開放;參與;互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84-02

      “藝術概論”作為高等藝術院校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是學習藝術學理論的入門級課程。一方面,時代和學科都需要培養不僅有高超藝術創作技能,而且具有寬厚人文素養的高素質藝術人才;另一方面,藝術專業的學生也需要由技進道、道技合一,由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透過藝術現象體悟其背后深刻的藝術和哲理意蘊,從而在分析評價各種藝術現象中從更加高遠和精細的視野洞悉其背后的深刻意味,進而創作出時代需要的能夠真正慰藉人心的優秀藝術作品。[1]

      然而,作為所有藝術學科的基礎理論,藝術概論具有基礎性、綜合性、開放性和超學科性,而這也成為文化基礎普遍薄弱的藝術類學生的巨大障礙。藝術概論的理論性使形象思維突出而抽象理論思維偏弱的藝術專業學生望而生畏,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很難擺脫死記硬背理論的條條框框的窠臼,記住這些理論難度頗大,而即使記住了這些理論,這樣記住的理論仿佛恰好證明了它們就是脫離實踐的,這樣的理論反倒成為學生學習的包袱,很難與其藝術實踐融合,就更難達到所謂打通各門藝術壁壘進而透析藝術普遍規律的目的。解決這一難題涉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考核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在此,筆者僅就情境體驗式教學在藝術概論教學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情境體驗式教學與藝術概論課程的相融性

      情境教學的概念,首先由 Brown,Collin,Duguid在1989年一篇名為《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論文中提出。他們認為“知識只有在它們產生及應用的情境中才能產生意義。知識絕不能從它本身所處的環境中孤立出來,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進行。”[2]有別于簡單的知識灌輸和技能培養,這種情境式教學在人文藝術教育中的運用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引導其進入一種學習情境中,在其整體生命感知中提升其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藝術教育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培育全面發展的人,培養具有敏銳感知力、豐富想象力、深刻理解力和自由創造力的人,培養具有健全審美心理結構的人。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分工日益專門化精細化的現代,人們面臨被工具化、被橫流物欲所淹沒的危險,而藝術教育要起到抗拒工具理性和物欲沖擊對人的異化進而恢復人的自由本質的作用,就不能停留在培養一個只會唱歌、跳舞、畫畫、寫字的工具化的人的層面。

      然而,藝術同樣被分為眾多門類,藝術類學生同樣只能專攻一門藝術,藝術學理論旨在打通藝術門類壁壘,透視眾多藝術現象背后的普遍規律,正是要引領學生由技進道進而達到道技合一的境界。

      藝術概論課程合理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有助于為學生打開一扇進入這樣的審美自由境界的窗口。所謂情境,“情”既關聯人的情趣、意志、感知等主觀因素,亦關聯情況、情景等客觀因素,總體上來說是人從主觀方面觀照客觀方面所觸發的情志、意趣;真情源于實感,“境”就是觸發主體產生情志、意趣的空間、范圍,但真情源于實感,“境”卻不限于物理意義的實境,這在藝術概論課程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時尤為需要引起注意,因為藝術概論作為理論課本來就要求培養學生透析藝術現象的理性思維,這就需要藝術概論課程在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時綜合運用思維情境。

      總之,情境體驗式教學力圖建構一個師生共同參與體驗的場域,在此場域中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以或實或虛的“境”觸發學生真實的情志、意趣,從而啟發學生去思考各種藝術現象背后的普遍規律,在此過程中要注重情境的參與性、互動性和開放性,力圖讓師生共同去體會藝術規律是如何活生生地在其境域中生發出來的,而不是去記住一句無關痛癢的正確的定理,以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對紛繁的藝術現象產生一種困惑進而激發他們的主動思考也更為重要。

      二、情境體驗式教學在藝術概論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情境教學較為強調直觀形象的情境創設,而藝術概論以其所關涉的藝術的形象性和理論的抽象性的特點,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參與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由此需要以思維情境將課堂實際教學情境、多媒體圖文聲像情境、數字媒介情境、現實生活情境統合起來,讓學生進入一個開放的、互動的、多維的藝術概論學習情境之中。

      綜合的藝術概論教學情境需要由思維情境統合課堂實際教學情境、多媒體圖文聲像情境、數字媒介情境以及現實生活情境而成。思維情境主要由語言文字的問題等構成。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全面覆蓋的當下,聲像符號興盛,所謂的讀圖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的理論課教學面臨巨大壓力,“數字媒介時代所具有的信息生產的自由性、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即時性、信息交流的互動性和去中心化”[3],對于藝術概論課程教學情境的開放性、互動性具有巨大的補充作用。但是在爆炸式的海量碎片化信息浪潮下,年輕人快速點擊刷屏,往往在那些最能吸引眼球的圖片、視頻信息上稍作停留繼而快速略過,如此很難進行持續深入的理性思考,并且數字媒介環境中的互動不同于現實原生環境中的互動,很可能是二度三度甚至N度加工后的環境的互動,學生在此互動中很難有效切合學習實際進行交流學習。由此,課堂實際教學情境就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課堂實際教學情境是師生在場的、原生的、即時的互動環境,而這種情境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聲像情境所生發的藝術的可感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性。在數字媒介鋪天蓋地的包裹中,我們的眼睛更多地關注于各種屏幕之上,近在眼前的人生事項我們視而不見,而聲像制造的虛擬影像卻好像近在咫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忽視現實生活情境的作用,應盡可能地鼓勵甚或帶領學生走進劇場、走進展廳、走進藝術現象生發的現實生活情境之中。而如此種種情境的統合均需要思維情境的統攝方能較好實現藝術概論課程的教學目的。

      比如以彭吉象版《藝術學概論》教材的體例為例,藝術的本質與特征放在開篇第一章,這也是學習藝術概論必然遇到的一個首要的、核心的然而也是極其艱深的問題,如果一開始給學生體系性地灌輸關于藝術本質的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模仿說再現說以及藝術生產理論等,學生會一頭霧水,而主要側重于藝術創作實踐的學生甚至會覺得莫名其妙,我畫好畫唱好歌跳好舞就可以了,我為啥要去學習這些莫名其妙的理論啊?此時,我們不妨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經典藝術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材料建構一個多媒體圖文聲像情境,先讓他們進入那些經典的藝術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同時把那些令人看不懂搞不明白的后現代藝術現象展示給他們看,然后用一系列問題所構筑的思維情境將這些圖文聲像情境串聯起來,引起他們的思考,比如問他們這些都是藝術嗎?如果是,那么這么多不同門類,甚至同一藝術門類但卻在不同時代地區顯示出巨大差異的藝術現象,為什么都被稱為藝術呢?而這就涉及藝術的本質問題。如果學生對某些藝術現象疑惑甚至不認可,那么你們又憑什么否定它們是藝術呢?如果任何人都打著前衛藝術的旗號涂涂畫畫唱唱跳跳甚至干一些很黃很暴力的事情,美其名曰行為藝術,那在座的各位專業藝術院校的同學花費數年精力勤學苦練,將來如以藝術謀生又將立足何處呢?而這正是我們要對藝術的本質進行追問所必須面臨的切身的、現實的問題。然后我們再結合教材介紹歷史上幾種關于藝術本質的觀點。當然如此眾多的問題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很難回答,即使我們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不能終止對這類問題的討論,而我們這樣做主要的目的正是讓學生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主動去思考這些問題。而借助數字媒介情境的開放性可以更好地拓展并支撐這種宏闊的思考,因為數字媒介時代的人們尤其是大學生更習慣于在電腦、手機等各種移動客戶端上進行閱讀,同樣的東西放在書本上一拿來他們就頭痛,但放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上以圖文聲像的綜合信息形式傳播他們卻樂于接受,為更好地利用數字媒介情境,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如何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通過中國知網、維普、超星等數字資源進行檢索,可以和學生建立群學習小組,在群里向大家推介關于藝術學方面的,可以就大家接觸到的各種有趣的藝術現象的圖文聲像資料并進行討論。由于大學生接受新生事物的敏銳性以及他們對電腦、手機等各種信息設備的熟稔,他們往往能夠接觸到一些更新的藝術現象,加之藝術概論課老師也不可能具備多種藝術創作技能,而作為藝術專業的學生術業有專攻卻往往能找到一些更有價值的材料,在此交流互動中不僅促發了教學情境的開放性,同時也有利于真正的教學相長。同時也很好地將課堂實際教學情境拓展到更加廣闊而又貼近學生的數字媒介情境之中。此外為拉近藝術學理論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還應盡可能鼓勵甚或帶領學生走進劇場、走進展廳、走向藝術現象生發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藝術現象背后的規律。

      總之,在藝術概論教學中運用情境體驗式教學,需要以思維情境統攝其他諸情境以保持其整體性和思維的連貫性,以多媒體構筑的圖文聲像情境突出其可感知性,以數字媒介情境激發其互動性和開放性,以課堂實際教學情境注重其參與性和互動性,在師生共同參與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相長,力圖達到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簡圣宇.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的理念轉換——從培養藝術學院學生評論寫作能力談起[J].美術教育研究,2014,(11):124-126.

      [2]Brown.J.S,Collin.A & Duguid.Situated Con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1),32-34.

      [3]杜曉杰.數字媒介時代藝術概論課程改革探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50-52.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情境 藝術 生活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台湾香港澳门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爽新片xxxxxxx| 午夜性伦鲁啊鲁免费视频|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手机看片国产免费永久|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校园激情综合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明星ai换脸高清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乱子伦xxxx| 撞击老妇肉体之乱小说|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新版bt天堂资源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精品欧美军人同性videos| 免费黄色一级片| 欧美激情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强行交换配乱婬bd| jizz18日本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露脸国语对白视频| 啦啦啦中文中国免费高清|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