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教育改革的重視,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學校正常教學工作開展,以及學生自我健康成長和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這其中輔導員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分析,就目前在干預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筆者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229-01
一、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意義
(一)是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就包括輔導員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危機干預指的是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免會遇到很多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習成績方面的問題,比如情感上的,處理人際關系上的,或者是對未來計劃上的。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就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就需要學校的輔導員進行適當干預,包括心理危機發生前的心理健康宣傳,危機發生后的指導和人文上的關懷等。
(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既然作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意味著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同時,也是在幫助學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解決自身無法解決的困惑,從消極的心態中走出來,培育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此外,也可以強化學生的某種精神信念,比如本來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存疑,對未來的人生方向感到迷茫,通過輔導員朋友般的關懷和支持,使得學生樹立信心。
二、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現狀
(一)危機信號發出后才進行干預,比較被動。雖然現在大多數高校都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各個輔導員也在開展自己的心理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自身的或者學校方面的原因,這種對大學生的心理干預往往顯得比較遲緩,經常要在學生的心理危機信號發出以后,甚至已經產生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之后才去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
(二)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的機制不健全。學校方面,雖然也有成立心理教育的課,也有設立心理咨詢室,但是普遍存在著不重視心理課的問題。有的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根本就是為了應付,學校是為了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教師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學生是為了湊滿學分。
(三)輔導員綜合素質不高,角色定位不清。有的輔導員可能在某方面的知識的確豐富,但是在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上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根本是無心無力。比如輔導員缺乏心理危機干預的技能或者經驗,不知道如何和學生打交道,讓學生敞開心扉和自己溝通交流。有的輔導員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不清晰,有的認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就是他輔導員一個人的職責,有的卻認為心理工作和輔導員無關,是學校心理老師的工作。
三、改善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措施
(一)及時主動地關心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是學生生活中的老師,這也意味著輔導員需要和學生搞好關系。首先,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去,比如去學生宿舍查看,開展一些座談會,或者平時多和一些學生聊聊天,正面側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現在的學習生活狀況,也需要清楚心理危機的表現,一旦發現學生在某方面和心理危機的表現有相近情況時,指引學生從不正確的心理狀態中走出來。
(二)健全心理危機干預的有關機制。學校方面必須要給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夠的重視。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要重視起來,比如在老師的評獎體制中,把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也要考慮進去,在學生的考勤上建立獎懲機制,嚴格要求學生來上課,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心理小測試并和成績掛鉤。老師的上課形式也要豐富起來,讓學生參加討論,分組比賽,做一些心理有關的模擬測試等,這可以提高學生興趣。
(三)提高輔導員自身素質。輔導員要熟練掌握心理危機的表現形式,要學會正確的傾聽、交流等技巧。最好是選拔一個心理委員,通過這名心理委員一方面更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現況,一方面也有助于輔導員更好地融入學生群體,傳達輔導員在心理指導方面的實用性建議。此外,最好定期地開班會、座談會,傳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四、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是目前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自身都關注的問題。如何通過輔導員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綜上所述,當今學校在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學校、輔導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輔導員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所以輔導員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清楚自己的職責,掌握干預的技巧。相信學生的健康問題一定會得到妥善解決。
參考文獻:
[1]楊靜.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現狀的調查分析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
[2]阮值華.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探討[J].才智,2015,(09):102-104.
[3]劉建軍,陳國印.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策略研究[J].新西部,2011(06).
作者簡介:
李靜宜(1983-),女,漢族,河南魯山人,管理學學士。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酒店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