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哲 潘馳宇
【摘 要】冰雪文化作為特殊的文化形態,無論在視覺、聽覺、觸覺、心理感覺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征,它在纖維藝術造型設計當中多有體現,可見兩者之間的藝術聯系十分深刻。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和研究。
【關鍵詞】冰雪文化;纖維藝術;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58-01
一、冰雪文化的特征展示
冰雪文化是指在冰雪自然環境狀態下,以冰雪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這個定義包含三大要素,首先是冰雪的自然環境。其次是冰雪生態下的生活方式。我國北方許多地區都有冰雪自然現象發生,尤其在我國東北地區,常年冰雪覆蓋,人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深深受到這種自然現象的感染和影響,在生產和生活當中,已經不斷形成了具有冰雪文化和符號特色的生活理念和具體行為方式。比如東北地區的冰燈節、冰溜子、雪橇等,都是這種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最后是處于這種生態環境下人們特殊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品格。
二、纖維藝術的造型之美
纖維藝術造型種類豐富,加工技法多種多樣,因此,纖維藝術作品的造型和結構也是各種各樣,但是都具有美感。我國傳統纖維藝術展示的是一種意向美,一般把纖維藝術造型當作具體形式,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抽象的精神和心理美感,這些造型大多以平面為主,包括絲毯、纖維畫等,但是,近年來纖維藝術的造型開始發生改變,出現了許多立體的造型結構。這種造型之美,超出了傳統的平面造型美,讓人們所接受的美感更加立體和豐富化。
纖維藝術是以天然的動、植物纖維或人工合成纖維為創作材料,運用編織、纏繞、繡塑、縫綴、環結等多種制作手段進行創作的造型藝術,它的造型理念具有多樣性,本文從冰雪文化的內在特征進行分析,探索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冰雪文化和纖維藝術的造型之間的藝術聯系
東北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片黑土地孕育了許多冰雪文化的種子,有數不清的冰雪文化形態。因此在進行纖維藝術造型設計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冰雪文化形象的平面設計,通過平面設計,產生視覺效果。由于冰雪文化形象的厚重感,將東北的冰雪文化形象作為纖維藝術造型設計的元素再合適不過了。
視覺設計和平面設計從本質上屬于藝術手段。冰雪文化形象設計當中,通過藝術手段可以很好展示冰雪文化形象纖維藝術造型。這種設計理念非常現代,符合現代潮流,它面對的人群不同,和冰雪文化形象相比,它更加具有朝氣和時尚感,對于青年人具有吸引力。
纖維藝術造型的設計,在借助了多媒體技術之后,通過冰雪文化元素的選用、加工,將其甄別,再進行平面藝術處理,借以輔助圖形,產生一種差異感和獨特感。比如,將那些富有東北冰雪文化特色的玉米、冰溜子、太陽、大麗菊、冰窗花、雪花、鹿茸、柞樹等進行分類整理,按照直觀性的原則進行符號歸類,產生可識別性,然后做成海報、賀卡、銀行信用卡等產品,讓人很快就能識別出來。另外,像霧凇這種自然風景,以主題海報的形式呈現于景區里面,代表著纖維藝術造型的名片,讓游客產生一種新鮮感,這種視覺效果可以反映兩者之間的藝術聯系。
纖維藝術造型設計在定位上也具有冰雪文化的特征。比如它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作為視覺平面設計的依據和素材。具體冰雪文化題材可以是地理環境方面的流沙河、長白山等。題材的選擇要精煉,富有代表性和鑒別性,讓人可以一看看出這是東北特色。纖維藝術造型不僅僅是具體的視覺形象,還可以包括其他的形象,比如觸覺形象等。纖維藝術造型的根本在于冰雪文化的根基,通過將這種根基符號化,通過平面設計的手段來具體直觀展現。
四、結語
冰雪文化的發展是扎根于社會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因此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遺產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冰雪文化的很多痕跡。目前關于纖維藝術造型的討論越來越多,我國由于纖維藝術造型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還不成熟,許多研究討論也都模糊不清,各種觀點也不明晰。總之這方面的研究還在初探階段,本文在參考了許多資料后,經過梳理分析,認為冰雪文化的特征對纖維藝術的造型具有內在幫助,兩者具有內在的藝術邏輯聯系,通過分析這種聯系,纖維藝術可以得到更好借鑒。
參考文獻:
[1]蔡從烈,秦栗,薛建新.纖維藝術設計[J].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6):32.
[2]蘇荷芬.現代纖維藝術軟材料形態美的研究[J].建材世界,2009,(5):120.
[3]劉建廷.冰雪文化的傳統性與現代性[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7,(1):119-122.
[4]單兆鑒,王博.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新疆·阿勒泰[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2011:5-8.
[5]胡小明.民族體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5-36.
基金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冰雪文化在纖維藝術中的造型技巧探索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2E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