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波
【摘 要】地方戲是我國民間文化的重要內容。地方戲顧名思義,就是各個不同民族區域、民族生活區產生并且發展出來的富有當地特色的戲種。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地方戲這種取材于民間,扎根于民間的戲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原始生態環境的逐步消失,當然地方戲也就沒有了發展的根據地。如何面對這種困境,如何走出去,這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地方戲;發展;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025-01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推進,目前我國處在一個多元文化復雜的大背景下。由于物質的越來越豐富,精神的開放化多元化,人們的思想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況。各種外來思潮的不斷沖擊,我們的地方戲受到了許多挑戰,難以生存。這種挑戰是多方面的,比如人才的缺失,市場的萎靡,制度的不健全等等。因此說,關于地方戲如何走出困境,是一道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值得我們每個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去思考。本文嘗試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和作用。
一、地方戲的特點
首先地方戲具有語言的共同性。地方戲一定是反映當地人們生活所使用的語言特色的。它的唱字、腔調都和當地人們生活語言貫通。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產生共鳴。比如陜西的秦腔,用的就是陜西當地方言,它很符合當地人的語言腔調和風格,因此才能獨具一格。
其次是地方戲展現民族生活特色。地方戲是一種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取材于民間,從民間的生活元素里面汲取養料,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藝人加工,然后整理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戲曲種類。人們在聽地方戲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濃濃的當地文化特色。比如黃梅戲,那種悠揚纏綿的曲調,很容易讓人想起黃山的那種煙雨蒙蒙的感覺。
總之,每一種地方戲都具有當地民族生活特點和風格,它集中地反映了當地民族居民生活的原貌。
二、地方戲遇到的困境
隨著物質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地方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
第一,地方戲觀眾群體的缺少。時代的變遷,地方戲的主要受眾是上了年紀的人群,而這部分人群也越來越少。目前作為年輕的一代,很少有人去關注傳統的戲種,對于傳統的地方戲興趣不大。所以,地方戲的觀眾群體出現了問題,這是地方戲生存的主要困境根源?,F在看地方戲的大多都是當地農村居民,而他們并沒有消費意識,覺得看戲免費是正常的,因此地方戲的市場也不斷萎縮。
第二,地方戲劇種新劇目的創作人才不足。地方戲的發展主要依靠生活素材的積累,如果守著傳統的幾出戲來回演,這是自取滅亡。地方戲的人才培養方面,目前機制比較落后,有的人才由于教育程度不足,很難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新劇目。人才的匱乏陷入了惡性循環。
三、地方戲走出困境的對策
針對目前地方戲所遇到的問題和困境,要想讓地方戲重新煥發文化藝術魅力,就必須要進行改變,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第一,從制度上面入手,要提出振興地方戲的制度方案。任何藝術劇種的發展、市場繁榮都離不開健全的文化制度。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選擇更多具有了主動權,而市場經濟又是魚龍混雜,許多良莠不齊的新鮮事物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和視線,對于地方戲這種傳統的藝術門類受到的待遇,甚為遺憾。我們必須要在制度上面尊重傳統,正確引導人們從事文化消費。比如建立劇場,要通過制度進行約束管理,培養小劇場的不斷出現和發展。
第二,地方戲本身要革新,要不斷地自我蛻變。所謂與時俱進才能煥發青春,永葆活力。藝術正是如此。事實證明,傳統藝術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要從源泉上入手,從生活取材上面入手,陳舊的藝術內容不能適應新的生活需求和要求,這是不爭的事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地方戲藝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期,在歷史發展的過程里,融合了當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內容,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最喜愛的戲曲劇種,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雖然目前面臨到了許多困境,但是我們看到許多有志于發揚傳統地方戲藝術的人在做著許多努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只有與時俱進,既繼承又發展,才能讓古老的地方戲煥發新春。事實證明,一些地方戲的重新火熱就是由于不保守,敢于創新,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因此,我們說,只有認真研究地方戲藝術的特點,才能抓住關鍵,讓它獲得新生,繼續為老百姓的生活發揮作用,繼續創造歷史和輝煌。
參考文獻:
[1]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2-26.
[2]孟祥寧.地方戲曲如何解決生存危機[J].中國藝術報,2006-6-16.
[3]孟憲玲.地方戲曲為什么離我們越來越遠[J].中國民族報,2004-6-18.
[4]杜波,行樂賢,李恩澤.蒲州梆子劇目辭典[M].北京:寶文堂書店,1989:30-45.
[5]李艷.地方戲曲的保護及振興之道[J].中國文化報,2004-12-4.
[6]曲潤海.雜說戲曲的民間保護生存與發展[J].中國文化報,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