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昶潔+陳力峰
【摘 要】、QQ、郵件等社交軟件已經成為當下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電子聊天信息大量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一旦涉及法律訴訟,這些電子軟件上的信息記錄,能成為有效證據來進行維權嗎?本文通過分析,解讀了電子聊天信息在法律訴訟過程中,被作為證據采信所遭遇的種種困境,以及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思考。
【關鍵詞】電子聊天信息;司法證據;采信;困境
中圖分類號:D9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273-02
2015年2月初,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其中明確表示,從2015年2月4日起,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①。不可否認,在最高人民法院頒布《解釋》后的2年里,有關電子聊天記錄曾有效維護了一些上訴者的權益,為某些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提供了有力證據。
但與此同時,也曝出了不少電子聊天信息難以作為有效證據的案例。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電子聊天信息在法律訴訟中該如何被采納?就目前的司法案件而言,電子聊天信息存在大量難以直接采信的情形,也給法律取證帶來了諸多困難。
一、電子信息不能簡單地當作法律證據
第一,電子聊天信息難以保障其合法性。電子聊天信息成為有效司法證據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現在的技術還難以驗證信息的絕對真偽。打開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輸入“聊天記錄生成器”,很快發現,從2015年3月起,有眾多網站開始推出一種名為“聊天記錄生成器”的用于偽造聊天記錄的軟件,其中包括蘋果版、電腦版、QQ電腦版等,其版本從3.3版到最新的5.3版均有。用其制作出來的QQ、聊天圖片,絕對高仿真,一般人難以分辨真假,且安裝不需要另外收費,無需PS軟件,甚至可自定義QQ、昵稱。
聊天生成器原本是為網友“娛樂”“惡搞”行為所設計的軟件,但是在《解釋》頒布后,卻成為了某些虛假信息的助推器。無獨有偶,如今不僅僅只有聊天記錄可以偽造,甚至一些網頁都可以偽造。Firebug是網頁瀏覽器Mozilla Firefox下的一款開發類擴展軟件,現屬于Firefox的五星級強力推薦擴展之一。用戶可以利用它除錯、編輯、甚至刪改任何網站的CSS、HTML、DOM以及JavaScript 代碼,即可以對網站的文本、超文本或是圖文信息進行修改,為己所用,其大小僅需1.1MB,安裝過程和使用說明在網上也有詳細介紹。Firebug本來是給網頁、網站設計者進行信息修改的一款軟件,現實中卻成為個別人的“作案指南”。
第二,電子聊天信息很難保證其完整性。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徐昕泉2015年12月20日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華為內部群聊天截圖,內容顯示華為高管對榮耀的前幾任高層有不滿情緒。曾經任職華為榮耀總裁的徐昕泉稱聊天者“數典忘祖,不擇手段”。事發之后,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余承東發表了一篇長微博,首先承認了該圖片的真實性,其次澄清了自己的本意,表述徐昕泉是想通過截圖“斷章取義”,來博得眾多網民的眼球②。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聊天記錄,余承東的個人言論沒有被證實。
不難發現,電子信息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容易造成關鍵信息和有效信息的缺失。對于提供電子信息的一方而言,它可以輕易地對原有信息進行刪除、整合、重新拼接,達到斷章取義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在對方不知情、毫無防備的條件下進行截圖。截圖后不論是曝光對方隱私,或是扭曲對方的真實意愿,都能以低技術低成本來完成。
據了解,騰訊服務器的后臺對于普通用戶的電子聊天記錄,由于數據量太大,一般僅保留3天,而對于VIP會員也僅保存1個月。即當被告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到故意截圖,只要時長超過3天,該信息在騰訊服務器的后臺將被覆蓋。這樣的條件顯然不利于真實信息的保留。
第三,因為網絡具有的不確定性,電子聊天信息很難保證發出者的身份真實。據《南方日報》2015年2月統計,春節期間發生的詐騙案件中,超過八成以上是社工類欺詐(指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好奇等心理弱點,以冒充熟人或博取同情等社會工程學的方式進行網絡詐騙),且多通過社交聊天賬號發生。
網絡中的電子聊天信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開放性。網絡中的各種資源都是開放的,只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不論年齡、性別,也不管你身在何處,你都可能訪問到網上的電子信息證據。加上現在各種軟件和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賬號密碼捆綁,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潛藏著各種風險。當一些人的私人社交賬號被盜時,其引發的造假事件往往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例如2008年奧巴馬就開通了推特為自己的選舉造勢,他的推特賬號在競選時被人入侵。當時,黑客冒充奧巴馬向選民承諾,要給他的15萬粉絲每人價值500美元的免費汽油,事后一名18歲的黑客承認對該次入侵負責。
綜上所述,電子聊天信息目前尚不宜簡單地當作法律訴訟的有效證據,而需要認真進行甄別。
二、對電子聊天記錄需確定嚴格審查制度
在英美國家,法律上是嚴格控制電子聊天信息作為證據被直接采納的,這其中主要有兩條規則,即傳聞證據規則和最佳證據規則③。傳聞證據在英美國家法律中一般是不予采納的。所謂傳聞證據規則,是指法院不承認完整原件以外的電子信息證據,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受害人時,才可以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內容的照片、錄像。再者,以Facebook為例,Facebook 公司于2017年1月28日關閉旗下的移動后臺而開發云服務,使得Facebook后臺信息的儲存量遠高于國內的網絡社交軟件后臺服務器的儲存量。科技的進步與法律相結合,既維護了被告人的權益,也保障了原告方的權利。
在社交軟件的設計上,以國外的Whatsapp為例,該軟件在聊天過程中可以顯示聊天對方是否進行了截屏,如若截屏,系統會自動提示。同時,該軟件能夠顯示對方是否閱讀了發送的消息。和國內的聊天軟件相比,國內的聊天軟件例如QQ、,一般都不顯示對方是否截圖,也大都不能顯示對方是否已看過信息。